“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为之一震。
我总觉得陪伴孩子的时间还有很长很长,仔细想来,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间又有多少呢?等我们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时候,殊不知孩子已经长大了。
我也是两个女儿的爸爸,所以,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作为孩子的爸爸,你会陪孩子玩吗?
不用着急给答案,咱们先看一个小故事:
邻居有个5岁女孩的爸爸问我:“我这两天有空,陪孩子玩了一下,可是没陪多久,要么她不高兴,要么我发脾气,这是怎么回事?”
我追问他:“你们玩什么了?”
“就是去公园和游乐场。”
“那她在玩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我在旁边看着她。”
“那就对了,你只是在陪她,但没有玩。”
其实,大多数爸爸都是这样的,对吗?当然不对,因为我们还有很多的爸爸工作太忙,根本就没有时间“陪孩子”,又哪有时间“陪孩子玩”呢?
我们可能会因为无法陪伴孩子而心生愧疚,自然就会用物质来弥补。所以,我们会给孩子买玩具,却不会陪孩子玩;我们会带孩子去游乐园,却不会陪孩子玩;我们会拼命的挣钱,给孩子报一个又一个的兴趣班,却不会陪孩子玩……但是,这些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吗?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丧失了看似最简单的能力,玩的能力,陪孩子玩的能力。我们所谓的“陪伴”,通常就是带出去走走,看看风景,晒晒太阳,在家读读故事书,我们真的不知道和孩子在一起可以玩什么吗?
如何有效陪伴孩子?
“人在心不在”,是无效陪伴的典型例子,因为,这时孩子没法感受到“陪伴”。
工作了一天,好不容易下班,还得陪孩子玩?
不如拿电视 / 平板电脑 / 手机做"保姆",自己乐得轻松?
边陪孩子边玩手机,孩子跟自己说话也听不到,这样的"陪伴",肯定不是有效陪伴。
英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做过一系列非常著名的婴猴实验。通过婴猴实验,哈洛总结说:“这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一个在自己的孩子拿着玩具来问自己问题时,还顾着自己玩手机的爸爸,他又怎么能满足孩子“触摸、运动、玩耍”的需要?
事实上,所谓的“有效陪伴”很简单,用心的陪伴就是最好的陪伴。
用心感受下面的情景,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正在家里写文章,3岁的小女儿自己走了过来,安静的看着我,我想了下……她是想让我陪她玩。
我伸出我的大手,遮住她的眼睛,再快速拿开手。然后再快速遮住她的眼睛,再快速拿开手。不到三十秒,和我一起玩这个游戏的女儿就已经笑得乐不可支了。女儿和我玩了一会,就自己走到我背后远一点的地方,带笑意,继续看着我。我写几句话,就快速转头看一下她,她就会又一次笑得合不拢嘴,然后我就回头……如此往复,屡试不爽。
这个游戏很简单,却每次都能在的孩子身上奏效。为什么?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自己被“看见”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感觉到我有在关注她,陪伴她,她的心理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如果有大段时间陪伴孩子的话,在出发之前和孩子一起做个计划,列个任务清单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举个例子:在大女儿五岁、小女儿三岁的时候,我带着她们俩去附近一个森林公园玩。
那天,吃午饭的时候,我问俩个女儿“咱们下午去搭帐篷好不好?”俩个宝贝异口同声的回答“好! 好! 好!”。我又问“那咱们去森林公园搭帐篷好不好?”答案也是“好”。午饭后,在两个女儿一致同意的情况下,我们三个人一块讨论了下午的具体任务,并让女儿自己准备相关的玩具和颜料,而我负责一个背包,包括足够的开水、零食、纸巾、帐篷和防潮垫(这个很重要的)。我们的任务清单是这样的:
- 第一目标,到山顶搭一个帐篷;
- 全程自己走,不能抱,不能“骑马马”;
- 和孩子一起挑战一口气走100个阶梯;
- 看谁先收集二十片不同形状的叶子;
- 每人找三块漂亮的石头并用颜料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 玩一次“人工降雨”的游戏;
- 完成一万步挑战;
活动总结:我们总共玩了3个小时,爬山、山顶玩耍、下山各用了1个小时,两个女儿全程都是自己走,任务清单全部完成,她们玩得很开心、也很累,上车不到两分钟就睡着了。晚上,我奖励她们在家里玩了约1个小时的“泡泡浴”(孩子玩的一身汗,也需要洗澡)。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会发现去到某个地方,你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触摸、运动、玩耍”的需要都会得到满足,而你和孩子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亲密。
任何职业角色都可被替代,但父母角色无可替代
“对于孩子来说,陪伴永远是最重要的”。平日里,我们都在职场打拼,也常常是事情缠身,大人忙加班,孩子忙学习,大家都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忙碌奔波......
我们的时间就那么多,如果想事业成功,就得在工作上花大把时间,自然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少了,再加上我们其实并没有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陪伴孩子。
有调查显示,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时!每天跟孩子有效的沟通时间不超过6分钟!
所以,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都是不合格的。
事实上,你说你不会陪孩子玩,那是你根本没花心思。如果是陪老板、陪客户呢?工作很重要,事业很重要,赚钱也很重要,但是,生活不重要吗?家庭不重要吗?孩子不重要吗?
其实,我们只需要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到底什么更重要?
我的选择是陪伴孩子更重要,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如果你也和我一样,那么请记住这一句话: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后记: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其实,用心陪伴孩子只是作为爸爸的底线,想要做好爸爸,我们必须学会“如何陪伴孩子成长”。
没人陪伴的孩子会怎样? 【冬冬和怪兽的故事】是一个爸爸必须知道的故事。
**“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
推荐阅读:好爸爸必读 | 冬冬和怪兽的故事
推荐视频:一个澳大利亚妈妈怎样陪孩子玩?
个人微信公众号:活在100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