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鲜轶事

作者: 艾冰台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06:04 被阅读17次
网络图片

上海常见的河鲜除了四大家鱼,鳙鲢草青以及鲫鱼、鳊鱼、鲤鱼和不怎么受人待见的昂刺鱼(学名叫黄颡)和塘鳢鱼外,贝壳类也是人们喜欢的河鲜。最有名的当然是河蚌、蛏子、蚬子和螺蛳。其实除了这些外,还有一种类似于小河蚌,长得和河蚌很像,但是比河蚌小很多。具体叫什么名字,至今找不到学名。凭着儿时的记忆,当地人称之为“蛏”。

当时的农村每到车沟时节,在裸露的河床上满是螺蛳,在河床的软泥上还会有一汪汪小小的水迹,用手往下一挖要么是河蚌,要么是蛏。

到了城市以后,在菜市场却从来没有看到它的身影。它不是菜场里常见的花蛤和文蛤,这些贝壳类都呈三角形,而这个蛏是细长的卵叶型。

它们确实很像菜场里卖的蛏子,但这蛏子,它们的壳近乎透明,看上去是那么薄,好像一捏就碎的样子。而蛏的壳是黑色或棕褐色,上面有一条条黑色细线。

它的壳相当结实,而且还有一定的厚度。简直就是小一号的河蚌,只是没有河蚌长得那么饱满圆润,丰厚肥实。(我这里说的河蚌不包括产珍珠的珍珠蚌。珍珠蚌有一个标志性的三角旗)

蛏是河鲜,味道却有点像海鲜。比常见的河蚌肉要细腻得多,味道也更为醇厚。蛏简单的做法就是水煮,放几根小葱,就像煮文蛤花蛤那样,煮熟的蛏张开了嘴巴,汤汁乳白而鲜美。当然也可以把蛏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把肉挖出,与春韭同炒,那是一道美味佳肴。


蛏在农村还有一个最大的用途,也是给我留下最深记忆的,就是加工它的壳来做一件农村厨房离不开的去皮工具,我们称之为“蛏壳”。

吃完了蛏以后,挑选没有破损的蛏壳,洗净,然后把它厚实的壳放在磨刀石或者家里水泥板上打磨。一边磨,一边在磨的地方洒上水,以免“烫”手。

慢慢的,壳下白色碳酸钙随着水流出,磨不多久,那壳就被磨破,出现一个细长的小口子。随着打磨时间增加,那口子逐渐增大。

口子内侧边缘被磨出了壳的本质,近乎透明却很锋利,有点宝剑锋自磨砺出的味道。根据各家的需要,这口子磨到合适即可,一下子可以磨好几个。这个简易的去皮工具就已经完成,用清水洗一下,就成了厨房里的好帮手。有时突发奇想,这是不是古代石器时代先民生活的残存痕迹?

那时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蛏壳,用它来给黄瓜、茄子、丝瓜葫芦等去皮相当给力,丝毫不逊于现在的不锈钢刨刀。而且还可以根据你去皮对象的不同,随意打磨你需要的蛏壳口子大小。

如果某种蔬果的皮比较厚,那留的口子就大一些,否则就小一些。所以厨房中一般都摆放着大大小小几个蛏壳,按照需要使用。一旦哪天发现某个蛏壳已经钝了,去皮效果不好了,那等下次有机会再做一个,简易方便。小小的蛏壳给农家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惜现在的河里几乎已经看不到这种可爱的小贝壳,或许是水质的缘故,也可能是捕捞过度的原因。如今农家的厨房里也无法寻觅到这天然去皮刀的影子,一切只能在回忆中。

今天偶然看到汪曾祺的散文中提及硨螫的短文,想起了小时候看到过的蛏。硨螫在上海农村没见过,所以也不可能像汪先生小时候那样磨了以后可以吹小曲,我的蛏只能把壳磨了以后做去皮刀,但似乎更加便民利民。

2019.3.20 草作

2019.3.23 修改

相关文章

  • 小河鲜轶事

    上海常见的河鲜除了四大家鱼,鳙鲢草青以及鲫鱼、鳊鱼、鲤鱼和不怎么受人待见的昂刺鱼(学名叫黄颡)和塘鳢鱼外,贝壳类也...

  • 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

    从小就爱吃小螺丝小龙虾这些河鲜,可是新加坡没有河鲜,就只能就地取材本地的一种海螺丝;凭着记忆去复制妈妈的味道,竟然...

  • 小轶事

    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之一是过年买新衣服新鞋,大概在七八岁年龄时,老爸在农村的大集上,为我过年买了一双,那时候很新潮...

  • 邨夫说小河鲜

    小河鲜 二他妈妈说:“天天吃河鲜,胜过活神仙”。这沽上的小河鲜!“贴饽饽熬小鱼,”那绝对是一道接地气的天津靓...

  • 吃河鲜

    吃海鲜要去大海船上,吃河鲜也该去小舟上,靠水而生的人在日复一日里对湖海的秉性有了掌握,总能用最简单的料理方法制作适...

  • 小红书里明喻与暗喻等

    轶事 轶事是修饰观点的小故事。例如,假设你正在写“为何我们要走自己的道路,而不应过多被他人的建议左右”。你写道...

  • 小贾轶事

    我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把《吐槽大会》的段子手李诞压缩一下,让他变得又矮又胖——那他当然就不是李诞了,而会成为另外...

  • 生活小轶事

    学生放暑假了,开始就是几个急训,一点儿不比上学轻松,赶上这接二连三的连雨天,忙于接,送,接,送,又接又送,时...

  • 毛泽东小轶事

    1960年3月17日,在西湖边,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冷月下散步,两个人谈起 了遭迫害的印尼华侨回国的事。毛泽东说:“...

  • 小团圆轶事

    1.魔仙棒里电池的电不足了,“妈妈,魔仙棒是不是感冒了?我们带它去打针。” 2.幼儿园里班上有个小朋友的妈妈是隔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河鲜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bz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