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婉君子心相交—论语贯通18

作者: 璞文1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09:31 被阅读22次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前面我们讨论了《论语》开篇第一段话,也是《学而》篇的第一段话。

    有个朋友给我回复留言,她说她一直觉得“有朋自远方来是指与书中的先贤神交”,“人不知而不愠”指的是读书时的孤独状态,只有书可以慰藉,只有书本才是朋友。

    读书,一乐也。对于她的理解,我竖起大姆指,点赞!我觉得怎么理解都可以, 只要自己心中快乐,则有所获也。对文章的理解得,自己心里舒服,不亦乐乎!我的讨论能得到朋友的思考与回复,并予以讨论,也算得上是“有朋自远方来了”,不亦悦乎!

    温婉君子心相交—论语贯通18

    但站在《论语》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学”,这个“习”,则不是读书,我个人觉得,应该理解成修道,是孔子一直强调“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值得去死的东西,也只有道了,其它的东西是不值得去死的。

    读书就是这样,如盲人摸象,各有所获。但欲窥全貌,则非道不可也。人生也是这样,各有各的理解,纷纷扰扰,但欲窥全貌,则非道不可也!

    有朋自远方来,当然是指心灵相契的朋友,以道为依的朋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不亦乐乎!禅宗禅师们的胡言乱语,岂是文字可以理解的,岂是逻辑与义理可以推敲的,一问一答,尽是机锋转语,惟心相印则可知也,这个就是“朋”了。古代禅师行脚参禅,遍访丛林,只为问友也,只为办道也。

    “人不知而不愠”,道的孤独也!道德君子,当然是孤独的,不然为什么说“德不孤,必有邻”,是真孤独了,才强调不孤!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利益的相聚永远是热热闹闹的,你坚守道德,当然是要孤独的。

    温婉君子心相交—论语贯通18

    既然孤独,那可能要吃亏,吃亏为什么不愠呢?这里面当然是有更深一层的道理。

    道理一:好人一生平安,只要你修养到,真做好人,安乐自在一生也。所以,德还要有智,要懂因果,懂世事推移的道理;

    道理二:修养是可以上身的,不上身不能算修养。培根有句话,学问可以改变气质。学问为什么可以改变气质?因为思想变了,心变了,所以气变了,五脏之质也变了,所以整个人的精神与状态也变了。这个就是修养上身了,所谓的“腹有读书气自华”。这个是修养自己的所得。也许有商界巨子,也许有市井小人,蝇蝇于利,我们看到的是骄纵之气,看到的是苟且之气,看到的是粗糙的愉快,哪里能看到那种精神的恬淡从容的逸乐。吃亏是福也!

    道理三:修养自己有更大的精神安乐。 《法华经》有一品,叫《化城喻品》,说这个世界是个“化城”,是佛菩萨幻化出来的,给大家当玩具的,玩得开心了好回家,回到那个真正的本来面目。所以,佛菩萨弄出来好多玩具,包括我们现在很多人吹得神乎其神的静坐、禅定都是玩具,是佛菩萨幻化出来给小孩玩的玩具,不是真的。不要崇拜那些什么大师,吹牛什么禅定,《法华经》讲了,那是玩具!那些大师也许还是玩着玩具入迷了的小孩。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些玩具还真好玩。肯定比大家最喜欢的“食”与“色”好玩。人生就这二个大欲了,最好玩的就这二个了。每天有新花样吃,有最好的东西吃;有新的美色可以欣赏,有最好的美色可以享乐,人生最大的刺激是这个了。当然,还有的人追求功名与事业。其实,这种劳心劳力的功名与事业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一种尊重与自信的享受。还是在玩!玩自己的自大的享受。

    这些东西都很好玩,但与修养自己相比,那只能算是低等级的玩具了,修养自己更好玩。修养自己当然也是玩具,只是更高级的玩具,更好玩的玩具!修养自己,得到的禅定的安乐,是来自气与脉的快乐,是空与喜的快乐,是来自深层次精神的快乐。到达了无我,那才是真正的享受,寂寞才玩得不会累!因为你没有什么可以累的了。

    所以说,人不知而不愠!我有更大的快乐,我为什么要生气。

    温婉君子心相交—论语贯通1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温婉君子心相交—论语贯通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jh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