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书友会中国传统文化能感动自己的好文章-收录原创好文章专题
【王阳明传略】17 君子以道行,王阳明与安贵荣的故事

【王阳明传略】17 君子以道行,王阳明与安贵荣的故事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2-09-24 06:00 被阅读0次

自唐代以来,朝廷就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宣慰使或宣抚使,由中央任命,宣慰司或宣抚司是省和县之间的中转机构,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从功能上讲相当于现代的“地区专署”。在明代,宣慰使一般由当地的土司(土官)担任,可以世袭。

宣慰使掌握地方武装,有维护一方安定的职责。偏远地区的行政体系一般不很完善,看王阳明的行程就可以发现,他进入贵州以后,经过平溪卫、清平卫、兴隆卫、平越卫,最后达到龙场驿。“卫”,是朝廷军队的驻扎地,卫所的长官即“总兵”。当宣慰使不能有效履行职责或者起异心的时候,朝廷在当地的驻军就会奉命出兵协助或进行平叛。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一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省一级,则设立都指挥司(主管军事)、承宣布政使司(主管民事行政)和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司法)等三司。除此之外,朝廷还向地方派遣巡抚、巡按代表皇帝视察各地,巡抚一般由六部侍郎充任,逐渐由临时官员演变为常住地方官,设立府衙,成为一省的最高行政、司法和军事官员。巡按则由都察院十三道御史充任,但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受都察院领导。巡按的级别很低,但权力极大,主要负责考察官员,代天子出巡,“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明朝在边远地区的治理体系比较复杂,一是朝廷常设机构,如三司;二是临时派出巡察的官员,如巡抚、巡按等,三是地方自治组织,如宣慰司等。

当时贵州设两宣慰司,安贵荣世居水西,辖苗民四十八族;宋然世居贵州城侧,管水东、贵筑等十长。

灵博山下有一座象祠,是苗民的神庙,安贵荣重新修葺祠屋,事成请王阳明作记。王阳明于是作《象祠记》。

龙场驿应该在安贵荣的辖区内,王阳明以逐臣不敢见冠裳之官为名,没有主动拜访安氏。安贵荣却派人送来了粮食、禽肉和柴薪,王阳明退了回去。安贵荣加重礼物,又额外送来金帛、鞍马等贵重礼物。王阳明这才收下粟米、柴炭和禽肉等日常生活物资,其他都退了回去。

适逢安贵荣因为参与征讨香炉山有功,被朝廷加封贵州布政司参政,但他不满意,意欲奏请朝廷削减辖区内的朝廷驿站。为此,他写信请王阳明出谋划策。

王阳明回信说,即使君主也不能违法礼法制度,随意处罚忠良之臣。如果驿站可以随意增减,那么,皇上看到您安贵荣的地盘广大、人丁兴旺、富庶强盛,是否可以废了您的宣慰司,改设郡县呢?

另外,宣慰使是守土之官,所以世代相传拥有土地和人民;现在您又作了参政,那就是“流官”了,无论东西南北,只要诏命到,您都得去,所以,我劝你把参政的职务给辞了。

宋然非常贪婪,十二码头的苗民都深受其害,导致阿贾、阿札等叛乱,成为当地的一大祸患。

安贵荣认为,宋然自己惹的麻烦,应该宋然自己搞定,凭什么牵累自己。总兵施瓒发出檄书,请安贵荣出兵协助平乱,安便称病不出,悄悄地把自家的部队都撤回辖区内的寨堡内,甚至乘机劫掠,浑水摸鱼,加重了民怨,局势更加恶化。

王阳明揭穿了安贵荣的恶行,告诫说,朝廷让安、宋同守这片土地,如今发生变乱,两人都有罪过,怎么可以委过于宋氏一人。奉劝安贵荣尽速出兵,平定反侧,这样才能消除各种传言,将骚乱消灭在初始阶段,从而絶难测之祸,补既往之愆,要将来之福。

一直到施总兵发出第三次檄书,安贵荣才出兵参与平叛,但施瓒、安贵荣和宋然并未能平息叛乱。王阳明又上贵阳与巡按徐文华等谋划平乱计策,最后徐文华出面,多方筹划,不假兵戈,而兵尽平,贵州人都称颂他的功德。

王阳明曾说,仕以道义行,并非虚言,而是言出而行。他以后在南赣和广西剿匪屡建奇功,绝不是偶然的。这次的经历肯定是很有帮助的。

施瓒和王阳明也有交往,他曾将收集的《七十二候图》呈交王阳明,请王阳明为之作序。

王阳明没有停留在图册本身,而是发微论道,称赞施瓒之举是从政之本,乃善端之发也,戒心之萌也。王阳明说,施瓒身为武将,却能够关注四季物候的变化,这是贤能的体现。因人事以达于天道,因一月之候以观夫世运会元,以探万物之幽赜,而穷天地之始终,皆于是乎始。

王阳明做事,皆从道义出发,而无关乎自己的身份,也不会先计较利害得失。多年以后,他迅速平定宁王之乱,并没有君命在手,游戏皇帝朱厚照就怪他多管闲事,害得他不能御驾亲征,为了过瘾,他让被俘虏的朱宸濠重新披挂上马,亲自将他擒于马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略】17 君子以道行,王阳明与安贵荣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on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