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六十四卦,只有一卦六爻皆吉,那就是「谦」卦,所谓「谦卦六爻无凶德」。所以古人非常重视「谦」德,周公认为一个「谦」字足以守己一身乃至于守天下国家,阳明先生则说「谦」是众善之基。
据《韩诗外传》记载,周公曾告诫他的大儿子伯禽说:「《易》曰,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周公说这番话的背景是,周成王想分封周公,周公坚决不接受,于是周成王就将鲁地封给了周公的儿子伯禽,伯禽就成了鲁国的开国之君,临行前周公对伯禽进行了一番教导。周公还说:「天道毁满而益谦,地道变满而流谦,鬼神害满而福谦,人道恶满而好谦。」意思是无论天、地、鬼神、人都恶满而好谦,这句话还见于《易传》。
《周易》「谦」卦是由艮卦和坤卦两经卦构成,下艮上坤,艮代表山,坤代表地,所以谦卦就是象征地中有山,为以卑蕴高之象。从德性来讲,山代表止,地代表顺,所以谦卦的德性就是「内止而外顺」。
所以「谦」不是外表恭恭敬敬、见人就点头哈腰,单是表面的恭敬和口头的谦让古人叫「象恭」。很多大恶人都是这样的。实际上大奸大恶的人很少是那种不可一世、盛气凌人的,只有官二代、纨绔子弟才这样,真正爬到高位的大恶人外表都是非常恭敬的,内心却很凶残,但他们弄虚作假的本领恐怕连鬼神都被蒙蔽,所谓虚伪至极。
真正的「谦」是内止而外顺。止于什么呢?止于至善。至善在每个人心中,那就是良知。顺是顺什么呢?顺于物,也就是「物来顺应」的意思。
良知即是至善,即是天理,止于良知就是「得理」,但如果得理不饶人,那就不是「谦」。「理」原本是天地间公共的东西,你得理并不代表你就比别人更高明,并不是你盛气凌人的理由;相反,要想让对方也「得理」,也得到这个「天地间公共的东西」,你的姿态就非常重要。你态度温和,对方就可能反躬自省而得理。这其实涉及到「谦」卦一个重要的思想内核——平均主义。
「谦」卦的《大象》曰:「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这是孔子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效法「谦」卦地中有山之象。「裒」是「取」的意思,「平」就是「均」,「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就是损有余补不足、让事物能够趋于平均。
对于这句话,明朝大儒王龙溪(王阳明第一高弟)有一段振聋发聩的解读。他说:「以善同人,则贤不肖平矣;以财分人,则贫富平矣;以位下人,则贵贱平矣。」
后两句讲君子把财产分给别人那么贫富的差别就消除了、以较高的社会地位屈就于人那么贵贱的差别就消除了,都很好理解。但第一句「以善同人,则贤不肖平矣」则有点匪夷所思,可见古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大不相同。财富和身份感或许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分给别人,「善」怎么分给别人呢?
王龙溪说,君子把「善」分给小人,那么贤与不肖之间的差别就消除了。当然,他用了一个「同」字,意思是和同。人人都有良知,君子的良知与小人的良知相同,良知就是善,所以君子「同人」之道只能以善同人。如果说恶言恶行,那么人人都不同,如何能「同人」呢?所以这里「以善同人」就是用我的良知去引诱对方也致良知、去恶为善的意思;即便对方冥顽不灵,那么我也不要去激发对方的恶,就像碰见毒蛇,避开就可以了。
龙溪先生点出的通过善来消除我与他人德性之间的差别,可以说是《易》之「谦」道的核心内涵。孔子之道讲究爱人,所以谦固然绝不是表面做个恭顺的样子、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也不是只求洁身自好的冷漠,而是要「以善同人」。
「谦」道在于「内止而外顺」,心存善念,才是「内止」,如果是私欲、恶念,正是思绪纷纭、心烦意乱,如何得止?有「同人」之心,才是「外顺」,如果自以为是、自以为比别人更高明更高尚,又怎么能顺呢?
如果说有一个字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用无穷,那就是「谦」字。天地鬼神尚且不违,何况是人呢?古之圣人,尧之允恭,舜之温恭,孔子之无知,老子之如履薄冰,只是谦到极处。
我们平时为人处世,但凡觉得自己博学多闻、自以为是,就是不谦;但凡自私自利、动怒动气,就是不谦;但凡贪财好色、必欲占有而后快,就是不谦;但凡惑于得失毁誉、郁郁寡欢,就是不谦。
《易》云「谦谦君子」,谦谦意思是谦之又谦。不能谦之又谦,又怎么算君子呢?外貌庄敬而里面只是一颗自私自利的心,又怎么算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