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后来吴家要修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县衙。县官一看两家都是名门望族,谁也惹不起,不敢轻易了断。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信给张英,希望他出面干预。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于是回信写了四句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主动将围墙后移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房基,举世闻名的“六尺巷”就此形成。现在巷道口立有石牌坊,刻着“礼让”。展览馆里挂着一位的领导的题词: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礼让”与“和谐”,紧紧相连。
让他三尺又何妨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可以翻译为:礼的作用,以和为贵。前代圣王的规矩,以此为美。不论大事小事都是如此。如果为了和而和,不用礼来规范,那也是行不通的。
这句话说得比较拗口,核心意思是“礼”与“和”的关系。“礼”是礼仪,是尊卑上下的制度和规矩,是约定俗成的社会秩序,就是要大家安心,各安其分。“和”是和顺从容,和谐融洽,是尊卑上下之间的调和。“礼”以能达到“和”为目标,“和”又必须依“礼”而行。“礼之用和为贵”流传得比较久远,江主席、胡主席、习主席,都曾引用过。在老百姓口中日常念叨的“和为贵”,也是打这来的。
西方讲究人人平等,中国认为上下有别。中国社会自古以来是一个等级社会,国有君臣、家有父子,外有朋友、内有兄弟,这些不同的等级和关系都要靠礼仪规矩来调节,不能乱了名分。儒家按照这个名分,构建了一套理想社会的运行体系,协调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与人、人与国家、集体、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等之间如何交往;三是人与自身,即身体与心灵如何协调。这就是儒家讲的“礼治”。
在调节和治理的过程中,不仅强调外在礼仪规范的强制性的“礼”,还重视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情感认同的“和”。把原则和和睦调和在一起,既要原则的坚守又要关系的和谐,如此说来,当然甚好。比如,为人父母,既要陪孩子玩,跟他们打成一片,也要有规矩有底线,不能没大没小,不然在真正改管教的时候就没威严了。但分寸把握好难!
这就回到了儒家所极力倡导的“中庸之道”, “恰当”为“和”、为“美”,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度”的把握很好。这也是中国人朴素的辩证法,“过犹不及”,《论语》里面说的“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恭而安”等,都是这个意思。这种“度”的把握,更多的是在反复实践中的“分寸感”掌握和火候的拿捏,完全不同于西方哲学抽象的思辨。难怪南怀瑾先生说中国有哲学,但都是“做人哲学”,真是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是毁是誉,见仁见智。
网友评论
有朋友是安徽桐城的,楼主图二是不是有盆铁海棠😀😀😀
鄙人认为"礼"是落后文化,无法无理之道,实在是不能用于之现代社会,也不可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