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今日看点古代文化
在这个懦弱的时代,宋江成于斯亡于斯

在这个懦弱的时代,宋江成于斯亡于斯

作者: 布衣行伍 | 来源:发表于2017-03-26 12:18 被阅读0次

梁山好汉渐成气候,宋朝派出一拨拨官军,死伤无数,回回铩羽而归。于是,朝廷使出招安之计。第一次,因为宋江对条件不满,这个一心想当官的人也横了心,居然没买账。一伙土匪竟然敢和政府讨价还价,宋徽宗也是丧尽了脸面!

宋徽宗是北宋末代皇帝,其人品德行,大家多有描述,不再累赘。我想说,事穷势蹙之人,要原其初心。不管换作徽宗还是什么鸟宗,对宋江之流,宋朝都会打不过就谈,谈不拢就撒钱就招安就苟且。

撒下什么种子,就会种出什么果实。赵匡胤缔造了一个懦弱的朝代!

赵匡胤治国治军理念的温和色彩,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在当时五代十国分裂已久的时代,这种理念顺应民心,符合潮流。但他靠政变得国,他的战略重点始终是严防内患,虽有削平天下之志,但本质就是守内虚外。

赵匡胤设一机密内库,对近臣说:石晋苟利于己,割幽蓟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

以金钱换和平,历史告诉我们,这完全是痴人说梦!素以中华正统自居的辽国,一直努力要吞灭四海八荒,要的是你的土地你的人民,而不是无用浮财。赵匡胤也从此为自己的子孙烙下了懦弱的基因。

纵观北宋,与辽与西夏与金,皇帝们屡屡色厉内荏,不断地开打,不断地议和,不断地割地,不断地赔款,整个朝代就是在战战兢兢中苟安。

宋江能在一座小小的山头,与政府叫板讲条件,实在是得到了赵匡胤的荫蔽。从皇帝到官员,只求我这一朝平平安安即可,哪管后人生死,哪管社稷根基!有句话叫让他三尺又何妨?可这种让,是有底气有底线的,否则就是懦弱。宋朝何止让了三尺,三丈三里,最终让掉了万里江山!

如何平衡长期与短期的利益收益,又如何做到理想和现实的平衡,是一个恒定的国家难题。隐忍是中国人的特性,让他三尺又何妨就是最精准的概括。但是,无论何种隐忍,都要屈从于国家利益和民族荣誉,否则只是政治口号或干脆就是笑话,绝不是严肃的战略。“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历史为何总是在兴而衰、衰而兴中往复,全在于千古风流人物对“运命”把握的成败得失而已。

中华五千年,也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透过肃杀之气,我们可以从中找寻到历史给与我们的答案。

我们常冠以汉朝“大汉”“强汉”之称,就在于汉人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充分展示了文弱“泼墨汉家子”的铮铮铁骨与撼天血性,将汉民族的武功发挥到了极致。

刘邦刚刚建立汉朝,民不聊生,百废待兴。此时隐忍多年的匈奴,在雄主冒顿单于带领下,于公元前201年进攻今朔州,南下直取太原。战胜了西楚霸王的刘邦,此时正处在气吞万里如虎的巅峰状态,自是不把被赵、秦揍得满地找牙的匈奴放在眼里,不顾国力虚弱,亲率32万大军御驾亲征。匈奴诱敌深入,骄横的刘邦被包围于平城。被困七天七夜,眼见就要饿死之际,陈平灵光乍现,出了个馊主意,秘密命人给单于老婆阏氏送去很多财物和一副美人图,谎称要献给单于一名美女。当时,燕赵娇娃很是出名,于是阏氏醋意大发,当夜即劝单于撤兵北归。

死里逃生的刘邦明白了暂且“让他三尺又何妨”的道理,回来就接受了刘敬“和亲”的建议,现在打不过你也确实没那个底气打你,那你我就结为姻亲,世代和睦吧。行不去处,当知退一步之法。汉朝清醒了,匈奴却是得意忘形了。刘邦死后,冒顿给寡妇吕太后发来国书,大概就是说我没了妻子,你死了丈夫,两人都不快乐,不如咱俩结为夫妻,共享快乐吧。老天叫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现在轮到了匈奴忘记“让你三尺又何妨”的道理。以强悍著名的吕太后保持了足够的清醒,回信说自己“年老气衰,发齿坠落”,无意改嫁,但她强调和亲政策一定要维持。于是,屈辱的和亲政策一直坚持了下来,汉朝得以全力经营内部,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准备未来的反击。

公元前140年,文韬武略的汉武帝即位,此时汉朝国力臻于极盛,仅战马就增加到30万匹。而匈奴却丝毫没意识到汉朝的变化,每年都会例行南下敲打汉朝一下。

汉朝把拳头收回来,只是为了打出去更有力量。公元前133年,汉朝反击的大幕正式拉开。刘彻的外甥霍去病两次出击,杀得匈奴人黯然神伤,悲唱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40年金戈铁马,匈奴被幅员辽阔、人口6000万的汉朝消耗殆尽,最终部族分裂,走向衰落。

赵匡胤真得从棺材里爬起来,好好翻翻历史书。他完全改变了宋朝乃至宋后中国人的性情,深植了软弱苟且、随波逐流的基因。罪过深重呀!

让他三尺又何妨?但愿此中哲理尽昭天下,而不是沦为懦弱之理由!

相关文章

  • 在这个懦弱的时代,宋江成于斯亡于斯

    梁山好汉渐成气候,宋朝派出一拨拨官军,死伤无数,回回铩羽而归。于是,朝廷使出招安之计。第一次,因为宋江对条件不满,...

  • 成于斯败于斯

    千百年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慨叹一直流传于民间。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的事情也一直发生在我们身边。

  •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起初我以为我已经搞清楚了我们这边几十户人家的历史脉络根源,结果今天在听一个七十多岁的爷爷讲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了解...

  • 生于斯,长于斯,梦于斯

    我孤独地蹒跚在沙漠旅途上 多么渴望前方会出现一汪清泉 我似乎能闻到空气中 渗透着的缕缕水汽分子 尽管大面积的干热风...

  • 勇立潮头建新功,党员干部当先锋主题讨论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浙江这片沃土也处于历史的新方位。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学习于斯、工作于斯的浙江人,我无时...

  •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1900为什么不能踏上陆地? 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如何能离开。 属于海上,属于钢琴,属于天才,属于孤独。 音乐...

  • 2018-03-09

    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亦死于斯。

  • 生于斯,归于斯

    18汉本2班 邢琳娜18336764313 《中国文化概论》课上,讲宇宙始,讲万物生,讲儒家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

  • 生于斯、长于斯

    我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小县城,传说,那个地方有山有水人杰地灵,现在,世人一般称之为龙虾之都盱眙。 那是一个另我魂牵梦绕...

  • 始于斯,止于斯

    现在是2015年6月5日,下午2点22分。我在UQ是图书馆写下这一切。 这学期就马上结束了吧,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这个懦弱的时代,宋江成于斯亡于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xk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