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智慧课程》读书笔记:序言
【在本书中,我对儒释道文化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诠释,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体系,其中既有心性学说的营养,也有人格修养方面的智慧。我的目的,是让大家能更加体系化、更加方便有效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灵魂和人格的营养,用老祖宗传承、验证了数千年的智慧来培养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善、更幸福、更明白、更快乐的人。】
【雪漠智慧课,离相重精神。文化为载体,贯通古与今。随缘得自在,安住光明心。妙用大手印,行为利众生。慧当有体用,体大则用宏。大道本是体,儒释成妙用。儒为道之基,修道升华生。佛慧可超越,三教归一融。】
【我讲的智慧课程,本质上都是远离一切名相、概念和标签,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教或教派的,它没有立场和角度的局限,学习的对象是整个人类。简单地说,它是我吸收所有宗教、教派和文化的营养之后创造出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具有共同价值的。拥有这种智慧的人能随时学到好东西,不会因为成见,拒绝一些不该拒绝的营养。】
【光明必然会伴随黑暗出现,没有黑暗,也就没有光明。无论是人的内心世界,还是外部世界,都是这样。】
【人一定要有开放的胸怀和眼光,及时汲取国内外所有关于人类智慧开发的优秀成果。否则,你的格局和境界肯定大不起来。因为,你始终会在成见的影响下,拒绝一些不该拒绝的东西。】
【文化要想走向世界,必须汲取全人类的营养,假如你拒绝其中的一种营养,就一定会有一扇门对你关上。】
【你还要学会自在随缘,守住自己的智慧之心,不要让各个领域的文化和信息扰乱你的心,要在安住于本体智慧的前提下学习和吸纳。】
【我们希望达成某个结果,于是作出相应的努力,但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事情不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发展,我们也随顺它,不去执著,也不强求。】
【光明心是没有任何愚痴、仇恨和贪婪的境界,那种境界中没有任何负面的因素,也没有一丝黑暗。想要找到光明心,必须首先去除自己的欲望和愚痴,让自己的心一天比一天更加敞亮。】
【《雪漠智慧课程》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找到智慧主体、安住于智慧主体、妙用智慧主体,这是《雪漠智慧课程》的教学内容。这种训练需要老师有实实在在的智慧境界,老祖宗称之为“内证”。没有内证,不能用自己的磁场去磁化听课的人,让他们直观地体验那种智慧境界,训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也起不了真正的作用。】
【“光明心”是智慧主体的另一种称谓。写《瑜伽心性学》的时候,我用了一种现代人能听懂的方式来诠释它:“大”是大胸怀、大境界、大包容;“手”是实际行为;“印”是超越后的破执智慧。】
【“无缘大慈”是没有任何条件地对世上所有的生命慈悲,“同体大悲”是把所有生命都看作跟自己是一体的。这时,伤害任何人、任何动物,都像是在伤害自己;任何人、任何动物受到伤害,也像是自己受到了伤害。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也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地方。】
【中国文化认为,所有的胸怀也罢,发愿也罢,都必须体现为相应的行为。没有行为,胸怀和发愿就没有意义。】
【东方哲学认为,你必须用行为来实践你认可的哲学,用行为来显示你的价值。而佛教所说的菩萨,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神明,而是利益社会并实现了超越的人。没有行为,就没有佛菩萨;没有行为上的放下,也算不上真正的超越。】
【决定价值的,永远都是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的外表,也不是他的语言,更不是他的名声。所以,很多人向我表白他自己时,我总会告诉他们:“要用行为告诉我,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要用语言。”】
【除了“大”和“手”之外,我们还强调“印”。前面说过,“印”是破执后出现的超越境界,也是佛道文化独有的智慧。其中,又以佛家的“印”最为究竟,因为道家的智慧还没有超越智慧本身,佛家却连智慧也超越了,没有任何局限。】
【“大手印”最完整的含义,是把破执智慧用起来,以实际行动贡献社会,以实际行动给别人带来利益,也就是“妙用大手印,行为利众生”。】
【智慧有两个方面:一是体,二是用。“体”指的是智慧的本体,它属于道的层面,是你确实达到的一种境界;“用”则是你在这种境界里的种种行为,它又可以分为方法和技术两种。】
【如果你想承载传承千年的智慧宝藏,就必须让自己的心大起来,拥有很大的胸怀、发心和梦想。这时,你就是汪洋大海,不仅能承载一叶小舟、一艘渡轮,还能承载航空母舰和无数的海洋生物,而不是一条小小的溪涧。】
【所以,你一旦有了远大的志向,就必须消解心里的小东西,打碎所有的狭隘和局限,让自己的格局大起来,而且一直坚持下去,锲而不舍。努力到最后,你就会在不经意间变成大狮子,拥有万兽之王般的大力。】
【大道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也是我们的智慧本体,我们要守住大道。但是,在守住大道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儒家的做事方法。因为,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它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科学系统的应世方法,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人性。】
【·在中国,无论传播什么文化,都必须精通儒家文化,必须汲取儒家文化的营养,与时俱进地升华自己。】
【所有想要传播中国文化的人,必须将儒释道三家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以儒家文化的智慧打好应世做人的基础,学会如何让社会认可自己,并且以佛道文化的智慧升华自己、实现超越,以免陷入世俗追求,失去心灵的主体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可能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来传播文化、影响世界。】
【文化土壤非常重要,它相当于一个人的生命程序。要塑造一个人,必须改变他的生命程序,将他原有的狭隘的生命程序格式化,植入一种大格局的生命程序。这时,他的思维和选择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他的生活方式和命运轨迹也会随之改变。相反,如果不能改变他的生命程序,不能让他形成一种大气的生命本能,对他的塑造就会失败,因为没有人能把内心的黑暗压抑或隐藏一辈子,它终有一天会因为某件事而爆发。所有人都是这样。真正能将崇高精神守候一辈子的人,心灵必然已经发生了变化。】
【我讲的智慧课就相当于一种智慧的生命程序,它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集合了儒释道三家的营养,甚至涵括了我研究过的所有文化的营养,读这本书或听我讲课,就是在格式化旧程序、植入新程序。但即使新程序安装成功,也只是一个开始,你未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为跟安装程序同等重要的是启动程序,让它像永动机那样运作下去,为自己的生命创造一些非常壮美的风景,为世界贡献更多的美好。】
【在我写的这本书中,儒释道文化不再是相互独立的三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的三个次第,它们将共同作用于超凡入圣的过程,让人在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同时赢得社会的认可,从而能更好地介入社会、贡献社会。】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儒家文化的训练,学会基本的社会礼仪、行为规范和沟通方法,尽量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儒家的标准;同时汲取佛道文化的营养,实现人格和智慧上的升华与超越,做到积极进取而不执著结果,永远不做欲望、仇恨和愚昧的奴隶,让心永远属于自己。】
【换句话说,我们既认可儒家所追求的“圣”,也认可佛家和道家所追求的“圣”,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终极目的。】
【中国既不能没有儒家文化,也不能只有儒家文化。因为如果没有强调治世的儒家文化,中国就不会蒸蒸日上、越来越繁荣有序;但如果只有儒家文化,没有追求超越的佛道文化,中国人就会变得过于实在,越来越功利,失去让灵魂飞翔的可能。中国文化必须脚踏实地,也必须能自由地翱翔于世界、人类、历史的上空。】
【一定要明白,无论什么文化,都是人类的生命程序,其最本质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指导人类的生活。任何远离这个目的、缺少实践性,或不能把握其根本的解读和学习,都没有真正的意义。文化一定要经世致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