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刊物精选圣贤智慧集哲思
传习录上24——下学是功夫,上达是境界

传习录上24——下学是功夫,上达是境界

作者: 无住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7-03-06 09:09 被阅读585次

    原文

    问上达工夫。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译文

    陆澄向先生请教如何通达天道的功夫。

    先生说:“后世的儒者教导人,才涉及精深细微之处,就说这是‘上达’的学问,现在还不到学习的时候,然后就去讲‘下学’的功夫。这是将‘下学’与‘上达’分开了。眼睛能看到、耳朵能听到、嘴上能表达、心里能想到的学问,都是‘下学’;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嘴上说不出、心里没法想的学问,都是‘上达’。就好比是种树,栽培、灌溉即是‘下学’;树木日夜生长、枝叶繁茂,即是‘上达’。人又怎能强制干预呢?所以,那些可以用功、可以言说的都是‘下学’的功夫,而‘上达’就包含在‘下学’里。但凡圣人所说的道理,即便再精深、微妙,也都是‘下学’的功夫。为学之人只要在‘下学’上用功,自然能够‘上达’,不必去别处寻找‘上达’的功夫。”

    【上达、下学】,参邓艾民注,出自《论语·宪问篇》“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日夜之所息】,参陈荣捷注,出自《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邓艾民注,《全书》本此条下有一条:“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因与第95条重出,故删去。

    笔记

    上达不是功夫,是境界。上达这个境界是要通过下学这个功夫来达成的。

    以草木比喻,对草木的栽培、灌溉是下学,栽培灌溉到位了,树木自然日夜生长、枝繁叶茂,是上达。

    要在下学处用功。但是人们往往看见别人上达的境界,就想问上达的功夫是什么?在致良知上面,人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把本体当功夫,听了个“人人都有良知”,就觉得自己已经良知光明,发挥自己的良知就可以像王阳明一样洒脱自如、建功立业。王阳明曾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

    王阳明是经过百死千难才得良知之说,才能运用自如,“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

    王阳明在出征思田的途中曾对学生讲“尧、舜生知安行的圣人,犹兢兢业业,用困勉的工夫。吾侪以困勉的资质,而悠悠荡荡,坐享生知安行的成功,岂不误己误人?”(《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四)

    所以,有志于修身的人,不要问上达的功夫,要兢兢业业下学,功夫到了,自然能上达。

    好比在简书写文章,认认真真写,功夫下到了,文章自然好,文章好了,自然读者喜欢、关注、赞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上24——下学是功夫,上达是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xtq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