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一场文艺梦

作者: 狸小猫 | 来源:发表于2017-04-08 23:45 被阅读956次


    民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其独特的时代特色。

    列强侵入,军阀混战,文化处于强烈的变革之中。西学东渐,新旧交替,他们是旧学的最后继承者,也是新学的最早接触者。

    电光石火的碰撞让人文与科学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大师辈出,其思想作品即便在当代学术界也备受推崇;群星璀璨,那些如歌如泣的流年,谱写出一段段传奇的佳话。

    近些年来,民间涌现出的“民国热”如火如荼,女学生们毕业典礼身着民国服饰,回归双马尾的质朴。纵观影视圈,《京华烟云》、《黄金时代》等民国历史背景的影视剧深受好评,带领人们回到那个浪漫主义的黄金时代。

    中华民国,这个在大陆社会中几乎沉没的记忆符号,再一次涌入了人们的视野。

    “民国之后再无大师。”很多人如是说。

    胡适、陈寅格、王国维、季羡林.....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闪耀在中华文化的大幕上,成为公知们望其项背的里程碑。或漫步昆明湖畔,或泛舟秦淮河上,名士风度堪比魏晋风流。为那个风雷激荡的变革时代,无疑增添了一抹人文气息。

    民国期间多元化的教育机制,是知识分子赖以生存的土壤。科举的废除,封建文化断裂,再加上西方思想的传入,使得民国学术有了自由发展的天地。

    20世纪初,第一批中国留学生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教育,为混沌的文化市场注入了一丝活力。

    比如将杜威实验主义哲学引入中国的胡适,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在传统文化断裂的现实中探求民族自由、文化重光、国民新生的道路和方法。

    而优渥的经济待遇,更是让民国的知识分子一跃而成社会的贵族。1918年毛泽东曾就职于北大图书馆,负责图书管理的清闲差事,月薪8块。而同时期著名海归胡适领着240块的大洋,中文系主任陈独秀的月薪则高达400块,为毛泽东的50倍。

    相对于工农大众,大学教授的家中均有仆人伺候,社会地位堪比现在的一线明星。

    有别于清一色追捧网红与明星的当今社会,撅弃浮躁与娱乐化的民国时期可谓是思想领域中的一片净土。崇尚知识与学术,敢于质疑权威。

    比起当今迎合体制的高校职工,20多岁就能被提拔任职北大哲学教授的梁漱溟,不得不说是时代的幸运儿。

    但是,我们的社会注定不会掌握在知识分子手中。政客们拥有权力,财团们拥有财富。这两个因素,恐怕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可能性。

    如果说知识分子对民国的追捧,是对中华文化的致敬与缅怀。那么政客们的民国热,更是人心思汉的证明。

    每年的10月10日,是台湾地区的“双十节”。中华民国这个在历史洪流中烟消云散的梦,在宝岛台湾保留着最后一块碎片。

    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国家历经沧桑。而中华民国,在统独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华民国于1912年在南京成立,因国共两党内战,新中国成立后迁往台湾,敌对的双方均坚持自己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而在国内政坛与民间,随着中华民族主义的淡化和台湾主体性意识的上升,民间社会开始以“台湾”作为通称。

    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中国”主张的影响,中华民国参与国际活动被迫使用其他称呼,如奥利匹克运动会中的“中华台北”。

    这层华丽的外衣,终被永远的呈列在历史博物馆中。

    是否还存在中华民国?

    众说纷纭,也许这是一场注定逝去的文艺复兴。那些风华绝代的少俊才女,道不尽的前尘往事,都蘸染着时光的笔墨,镌刻在滚滚历史的红尘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国,是一场文艺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br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