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这一关

作者: 芒果_ | 来源:发表于2022-02-28 17:22 被阅读0次
人老这一关,既是老人的关,也是孩子的关。
01

老杨头今年80多岁了,在养老院住了两年有余。他一点都不喜欢这个鬼地方,总盼望着有朝一日孩子能接他出去。具体地说,是盼望女儿能接他出去。

这位身材瘦削、表情刻板的小老头,退休前是单位里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性格有些孤傲。他和老伴育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中间是女儿。

老伴在世时,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老伴操持,他就是个甩手掌柜。老伴去世后,孩子们考虑到老父的独立生活能力太差,加之他和老伴住的这套房子是房改房,已十分老旧,于是建议他卖掉自己的房子,女儿在城郊有一套装修很好的空置度假房,可以给他居住。

他听取了孩子们的建议,卖了自己的住房,并将房款均分给了三个孩子。他老了,以后就指着孩子们照顾他的晚年生活了。

其实,他跟多数老人一样,重男轻女,他也想多给儿子一点,尤其是大儿子,这些年做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做什么亏什么。女儿的经济条件不错,不差钱,但这些年照顾他们老俩口生活的都是女儿,尤其是老伴生病住院那一年多、包括老伴的葬礼,都是女儿女婿忙前忙后地张罗,现在自己又住她的房子,不平分房款,他对女儿女婿没法交待。

那年他76岁,生活还能自理,度假房设施齐全,住起来很舒适。女儿每个周末过来照顾他。唯一不好的就是太过冷清,学会上网后,他就每天在网上打发时间。

这样过了好几年。两年前的一天,他从客厅的沙发上站起来时,莫名其妙地跌了一跤。最后是他自己挣扎着爬起来,给女儿打的电话。医生说他患有轻微的老年痴呆,不宜继续独居。不能独居,那跟谁一起住呢?大儿子这些年的生活很不顺遂,先是生意失败,后离婚又再婚,把日子过得一团糟,小儿子前几年就到外地做生意,然后就地定居了,也指望不上。女儿还在上班,关键是家里还有个刚出生不久的孙女,请了住家阿姨在带,也没有他住的地方。

就这样,81岁的老杨头无奈地住进了养老院。

02

这间养老院是女儿为他精挑细选的,说性价比很高,口碑很好,女儿深知父亲的孤傲和洁癖,特意给他订的单间。女儿在政府机关工作,情商又很高,跟养老院的上上下下关系处理得很好,养老院的人对他格外关照。

养老院的生活平淡有序,万事不用自己操心,有活动场所,有同龄人聊天,若有个小毛小病还有住院医生及时处理。除了伙食吃久了有些寡淡外,还真说不出它有什么不好。

但是老杨头就是不开心。

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一生事业有成、儿女双全,晚年也只能跟那些孤寡老人一样,不得不在养老院了此余生。他觉得自己被子女遗弃了——尤其是他寄予厚望的女儿。他很伤心。

关于养老院的种种不好的传说,如护工虐待老人等,也让他心生忌惮。

因此,无论养老院的员工及护理人员如何热情地待他,在他看来,都是虚伪做作,他只冷冷地回应、小心翼翼地防范。那些看上去邋邋遢遢没文化没修养的老朽邻居们(尽管他也很老了),他也不屑与他们为伍,他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多数时间他都是闷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电视,或者在阳台上抽烟、发呆。

女儿仍然是每个周末来看他,有时还会做点好吃的给他。

一年后,疫情起来了,养老院实行封闭管理,所有探视取消。

屋漏更遇连夜雨,老杨头在下床时又摔了一跤,这次比较严重,大腿股骨颈骨折,在床上扎扎实实躺了三个月。不得不说,养老院对他的护理很到位。三个月后,他勉强可以自己下床了,依靠助行器能在室内慢慢地行走,但外出得坐轮椅。

他的心情更加阴郁,他不想在这里等死,日思夜想地想出去。

疫情解封后,见到久违的女儿,老杨头说,他要回家。因为他知道,女儿刚刚把小孙女送走了。03

女儿的心里翻江倒海、五味杂陈。只是老杨头一无所知。

在女儿眼里,父亲是个很自私的人,母亲照顾了他一辈子,他从来就不会体谅母亲。母亲去世后的这些年,照顾父亲的事她一个人扛了下来,她的辛苦付出父亲不仅视而不见,反倒对她有了各种不满……,最大的不满是她管了他的银行卡,好像她照顾他是图他的钱似的。他住她的(房子)、吃她的用她的,,却想把工资存下来给他的大儿子。百事不管的大儿子难得来看他一次,他要高兴好几天。

远香近臭,吃力不讨好,照顾老人好像多半是这个下场。

父女间的隔阂在一点点生长。

两个兄弟的所作所为,更是寒了她的心。

自从她收下了父亲分给她的房款后,一向跟她走得很近的弟弟,断绝了跟她的来往;哥哥借了她10万块钱做生意,从此不提还钱的事了。同为儿女,女儿就该少拿甚至不拿的,如果平分,女儿就得多付出。这就是他们的逻辑。所以,由她来照顾父亲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后来,当她不得已把老父送进养老院时,兄弟俩都跳出来反对,骂她不孝。老爷子心里不也这么想吗?想想就觉得憋屈。……可是,如果不满足老父的心愿,自己以后会不会有遗憾呢?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呀。

04

春节前两个多月,女儿和女婿把老杨头接回了家。

女儿还在上班,请了个住家保姆照顾他。她家是七楼没电梯的单位老公房(上班近),回家的那天,老杨头是由一个小辈亲戚背上去的。

女儿对他不可谓不好,为了方便阿姨照顾他,女儿主动把自己住的卧室套间让给他住,自己和老公住小客房。

阿姨每天换着花样做好吃的给他。

他好开心。

然而不久,父女之间的矛盾还是开始显现。

女儿有些洁癖。

那天女儿下班回来,发现沙发和地上到处都是皮屑,一下子就头皮发麻,一个劲地喊恶心。她知道是老父白天边看电视边抓痒搞的后,“劈头盖脸”地把他教训了一通,说什么皮肤痒不能瞎抓,要抹润肤霜,瞎抓没有用,等等。气得他一天没有出卧室门,几天没给女儿好脸色看。

后来女儿不敢随便说他了。

还有阿姨,狗仗人势,对他也是爱理不理的,说起话来,永远只那句:要多喝水呀。好像她是医生似的,那么居高临下。

女婿呢,当年他的第一份工作还是自己帮他安排的,以前还老陪他喝酒,现在也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

每天晚饭后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也恰恰是他最难受的时候。大家都在客厅看电视,有说有笑。他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他不出来的话,没人会进来搭理他。

终于回家了,他却找不到家的感觉。他总算明白了,这里是女儿的家,并不是他的家。从老伴去世、他卖掉自己的老屋起,他就没有家了。

网上说,人老了,得有四件宝:老伴、老屋、老友、老狗。

他现在是一无所有。他突然羡慕起先走的老伴来。

05

回家一个多月后,老杨头的老年痴呆症状突然严重起来,大小便乱拉,半夜三更不睡觉,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家里被他折腾得鸡飞狗跳,保姆换了三茬。

三个月不到,女儿身心俱疲。

她突然想起老父春节期间说的一句话,虽说是话赶话,但联想到父亲平时的郁郁寡欢,那也未必不是老父的心声。

大约是大年初二,客人来家里拜年时,问,老爷子,家里好还是养老院好?老父居然不假思索地说,各有各的好。客人不解。老父想了想,说,养老院还热闹些。

她气闷,怼道,养老院好,那送你回养老院去?

老父道:回就回。

……

或许,老父当时说的是肺腑之言,他说话从不会转弯抹角,从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

于是,她尝试着问老父,你现在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养老院更适合你,护理更专业,要不要回养老院?

老杨头轻轻地点了点头。

06

养老院的单间还在。

在女儿家住了三个月后,老杨头心里不再对养老院那么抵触了,在哪里不是住呢?只要女儿经常来看他,他再对护工好一点,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家不会对他太差吧。

想到这里,他看女儿的眼神也柔和了许多,这些年还是多亏了她。

目光交汇,女儿接收到了父亲的善意,心微微颤了一下,其实父亲也曾是一个温柔的父亲啊,不知怎么就这样了呢,自己真的做得还不够好吗?

父亲真的是老了,就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不知道以后还能看他几回……?

她有些莫名的伤感。

两个兄弟爱怎样就怎样,她就尽自己的本分,多来看看父亲吧。

相关文章

  • 人老这一关

    人老这一关,既是老人的关,也是孩子的关。 01 老杨头今年80多岁了,在养老院住了两年有余。他一点都不喜欢这个鬼地...

  • 2017-08-21

    因为过了这一关。

  • 人老了

    人老了,人老了, 人老没有形象了, 发白了,脸皱了, 腰弯了,背,舵了, 遇冷遇热流涕了。 人老了,人老了, 人老...

  • 人老了!人老啦……

    人老了,有了心灵的归属。年轻时,天涯何处无芳草,顾不得家里,管不得家人,日日笙歌,夜夜狂舞,把家当旅馆,转眼间,失...

  • 不平常的一天,愿一切早点过去

    希望很快可以过掉这一关!

  • 《人老》

    午饭后,已经是一两点的时间。幽静的小山村,时间过得慢悠悠。 树间知了声开始沸腾,我和奶奶收拾好碗筷,因为我的需求,...

  • 人老

    你想聊什么?死亡还是爱?我知道人苟活着就是一条命,死了就是一把呛鼻的灰。生命它存在于无意识中,直到你死去才发现活着...

  • 人老

    人老学会享清闲, 莫管闲事心会安, 放开手脚留后辈, 养好身体最可贵。

  • 人老

    人老学会享清闲, 莫管闲事心会安, 放开手脚留后辈, 养好身体最可贵。

  • 人老

    人过中年百病生, 不支体力弱精神。 诸多事务相侵扰, 常忆人生少壮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老这一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gl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