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第九章)
治国平天下很难,但通过“均”可以实现。均,即调节。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帝君可以分封诸侯,把土地和臣民划归诸侯,让渡部分权力和利益,诸侯可以调节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则百姓安居乐业,财散而民聚,国治而天下平。这是大仁。
爵位利禄人人喜欢,一般人很难拒绝。但是尧帝要让位给许由,许由却坚决不受;庄子视相位如腐鼠,宁愿曳尾于涂;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成功,范蠡却挂冠而去;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退而耕作,种菊南山,古代有很多很多隐士高人,他们可以称为有大知(一般意义上的,不是儒家的大知)。
上刀山下火海,难不难?难!但历史上并不缺视死如归的英雄,这是大勇。
孔子说,治国平天下很难,需要有大仁;不被高官厚禄所诱惑很难,需要有大知;赴汤蹈火很难,需要有大勇,但历史上并不缺乏大仁、大知、大勇之人,但能够做到中庸的人却很少,可见中庸有多难。
朱熹解释说,大仁、大知、大勇是天下至难之事,但它们不一定合乎中庸之道,类似的行为都可以努力做到。中庸看似没有三者之难,但是如果不能尽最大限度的努力,仁至义尽,做到没有一点私欲,就不可能做到中庸。大仁、大知、大勇三者看上去难,其实容易;中庸看上去容易,其实很难,所以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第三章)
大仁、大知、大勇之事,都是大事,中庸却往往都是小事,壮举只在一时,所以实际并不难,而中庸之道却要求时时处处合乎中道,始终戒慎恐惧于不睹不闻,慎独于隐微之处。轰轰烈烈地做一件大事并不难,难的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事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但是人们往往追求干大事,不愿意做小事。
《周易·系辞传》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
易而不易,简而不繁,这是天下之大道。懂得并践行这个道理,人就能立于天地之中,天地人三才,人只有合乎天道,才能有亲有功,可久可大,此圣人是德业。中庸之道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是我们往往要把事情搞得复杂,所以中庸真的很难。
------《中庸章句》审读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