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这才是刘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连载小说
【连载】《这才是刘邦》第十七章 这一年的长平之战

【连载】《这才是刘邦》第十七章 这一年的长平之战

作者: 小司空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11:19 被阅读269次
项羽vs章邯

试探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一月,正式成为楚国上将军的项羽立刻率军马不停蹄的开赴赵地。因为他知道,楚军的速度一定要快。否则巨鹿周围的赵军断然是坚持不了太久的。

现如今的赵军最需要的也许并不是援军到来立刻解救他们,而是有援军肯真正的出击秦军!那样的话,困守巨鹿的赵军就会知道,他们并没有被人抛弃,依旧有人愿意为救助他们而奋力一战!这样一来,对于赵军的士气提升无疑具有莫大的好处。深明此点的项羽没有丝毫的犹疑,很快,气势高昂的楚军开进了赵地。

来到了赵国的项羽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一方面整合休整楚军,另一方面仔细的分析了当前赵地敌我双方的情势。

诸侯军方面,此刻汇集在赵国的军队除却项羽手下的六万楚军以外。比较强大的有着燕国臧荼、齐国田都、齐国田安、魏国魏豹以及巨鹿北部的陈余、张敖等七支人马。以上六支人马除却知道陈余的军队拥兵数万、张敖的手下有着万余人之外,其他人的部队人数一概不明。

但实际上,诸侯军的人数还是能够大体推算出来的。

根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所载,巨鹿大战之后,项羽确立了在诸侯之中的地位。那时他所率领的诸侯军总兵力在四十万左右。而《史记 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前夕项羽亦拥兵四十万。

另一方面,《汉书项籍传》对于此时项羽手下诸侯军兵力的记载则为三十余万。其实这里的四十万人、三十余万人,除却并不是完全的隶属于项羽之外,还应该有着大战之后新吸收、招募的大批士卒。

所以,除却这些新招募的人数、再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战损人数,再加上当时困守巨鹿的赵王小歇和张耳。因此,据保守估计,在巨鹿大战前夕诸侯联军的总人数很可能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

此刻各路诸侯军虽然并未进击秦军,但是他们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在自己大营的周围筑造了坚固的壁垒,用以抵御秦军,等待时机。

对于秦军方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方面由王离率领涉间、苏角以及边防军死死围困巨鹿城。另一方面由章邯率领司马欣、董毅和剩余大军驻扎在巨鹿之南。在为围城秦军运送粮草的同时对各地诸侯军施加强大的军事威慑,另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在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下,那便是秦军的总人数是多少?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的说法都是四十万人。那么这个四十万的说法见诸于目前已知的较权威的那一本古人著作呢?其实《史记》、《汉书》甚至是《资治通鉴》对于这一段的记述,都是很难确切考证出详细的总人数的。但是东汉末年荀悦的《汉纪》却是明确的写出了当时秦军拥有四十万众。

所谓的《汉纪》,指的便是记载西汉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共计三十卷。此书以《汉书》为主要参考对象、效《左传》之编年体例,于建安三年开始编纂,至建安五年书成。其可信度还是相当高的。

但是对于秦军的总人数,也有着很多的不同说法。在武国卿所著的《中国战争史》第二部中,先生认为秦军的总人数当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万之间。还有人数三十余万、三十万等多种不同说法。其多依据《史记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史记 匈奴列传第五十》来推测王离所率边防军的人数。

至于章邯部下的总人数,则是根据他手下的兵士来源以及之后秦军投降后的二十余万人来进行合理的推测。可以说,大多数说法都能为自己提供比较有力的证据,还是相当合理的。正是因为史籍之中并没有着确切的记载,所以才会激发大家专心致志地去探索。

研究历史,需要这种敬业、专一的态度。

因此,对于秦军总人数大致确定在二十五万到四十万之间。而笔者很幸运得以借鉴前人以及众多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在这里取秦军总人数近四十万这个数字。

到了现在,项羽已经充分的分析过现场的形式了。接下来,他便要再一次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对比着现如今两军的实力,诸侯军这一面虽然也是人数众多。

但是项羽也明白,这些诸侯军到此时日早于楚军,却并未进击秦军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们要在看不清局势的情况下选择自保实力。

试想一下,连张耳之子张敖都没有出击秦军,其他人又怎么会这么积极呢?所以,此刻的项羽根本不指望自己进攻秦军的时候这些诸侯人马会提供怎样实质性的帮助。

但是有一点,他的确需要这些人马的帮助。而现在他所要做的事,有一件便是使得这些人不得不帮他或者说听命于他。其方法,自然是用他项羽的专属方式!

这一刻,项羽已经决定了。章邯,他是一定要打败的。但项羽并非鲁莽之人,他并没有率领手下这六万楚军去硬拼。很显然,对面总共四十万秦军,这种情况下,若是想取得胜利,除非楚军战士以一当十,发挥超人的战斗力。

但就目前条件来看,先不说弄不到那么多的超人内裤标志,就连粮草都无法持续的供应。所以,这种情况,暂时显然不可能实现。

项羽仔细分析了章邯的战术。自周文以来,一个一个的起义军将领以自己的失误成就了章邯的凶名,大意轻敌。这是起义军败退的一大重要原因。但除却装备后勤的对比,章邯的确通晓将略,尤其善用奇兵突袭,那真是一打一个准儿。

戏亭的周文、临济的田儋、定陶的项梁均是败在了这一战术下。这一切另得项羽不敢大意。在冥思苦想后,他从军需官处得知粮草已经严重不足。

突然间,他想到了什么,并没有理会军需官。下一刻,项羽已经在大帐里召集了诸将。

楚军缺粮,可秦军未尝不是。虽然秦军现在士气高涨,但是,对于六国故地来说,他们终究是客。他们的家不在这里,脚下的土地是如此的陌生,但又不得不碍于军令而驻守于此。

因此,这个时代的秦军在此地的战斗,也仅仅是为了交差。早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征服。锐气,似乎已经不见了。但六国故地的各国后代就不同了,他们的家在这里,前面是虎狼,后面是深渊,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因此,他们的选择就是向前进,与虎狼一搏!战至最后一刻,自去深渊!

拼、或有一线生机。弃、则从此任人宰割。

无论什么时候,面对何种险恶的环境,总是要拼过、战过才会知晓结果,也才有资格去知晓。因为机会不会平白无故的出现,是创造出来的。

所以,这是诸侯对于秦军的一大心理优势。因此,面对着章邯王离最为得意的甬道,项羽也胸有成竹的笑了。因为,那将是他的突破口。

话虽如此,可四十万秦军仍旧卧在那里。在项羽看来,这场战斗,很有可能是击溃战。可后来的发展证明,他不仅击溃了秦军的刀枪,更击溃了秦人的心。

两千年后,欧洲有一位反人类的野心家。在开战几周内,降服了当时欧洲大陆的几乎全部国家。而他的战法,也为军事史所评鉴、闪电战。可他不知道的是,大他两千岁的项羽,巨鹿一战里,正是应用了这一速战法。

章邯,用兵善奇谋、擅奇袭、长于速战。那么在项羽看来,击败章邯,所要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章邯最引以为傲的速战。因为他要击溃的是章邯的斗志。

十二月,思虑已定的项羽开始动手了。他调集猛将英布、蒲将军,率军两万,先行渡过漳水。一方袭扰,一方迷惑。为的就是骚扰粮道,挑战秦军的耐心,让他们疲于奔命。

英布不愧猛将,渡河之后与秦军短兵相接,连战连胜。对秦军甬道造成很大的袭扰且游刃有余。围困巨鹿的王离军开始出现了军粮不稳的状况。这时候,原本作壁上观的各诸侯救兵也全部陈兵四周。尽管他们依旧不会轻易出手,但是帮个忙镇镇场子、壮壮气势这一方面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一刻,数十万大军云集在这一地区,就连天空的空气似乎都因即将到来的大战而惊吓不已。

破釜沉舟

探听到到楚军到来后,陈余先生高兴了。这下子终于有人冲锋陷阵了,于是他派遣使者来到楚军大营请求项羽出兵救援。也正在此时,英布的战报传回。秦军粮道受到威胁,章邯正在组织兵力应对。

天生的军事敏感让项羽知道,决战的时机来临了。也许那一刻他的头脑里会出现很多,但最多的可能是一道身影。尽管很是模糊,但是项羽依旧看得真切。

叔父!

那模糊的身影仿佛在冲着他微笑,似乎是已经认可了他的羽儿。但随即,项羽的内心里,一条大路再次出现。顺着视线望去,也许那一条路很是迷茫,但是此刻的项羽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答案。

擂鼓,聚将!

很快,一位位将军从项羽的大帐中走了出来。紧接着,项羽的身影出现了。当他的目光落在昂首站立在自己面前的楚军众将士身上的时候,他的将校、士兵也同样在看着他。一时间甲光粼粼、戈矛闪烁,整片天地很静很静。

接到了作战任务的士兵们也是知道,他们要过河决战了。是的,他们要正式奔赴对岸,与素称虎狼的四十万秦军拼命!

这一战很可能有去无回,那样一来,他们的父母就会无人赡养、他们的妻子便会孤苦无依、他们的孩子也会看着别家孩子的父亲哭着喊着要找自己的爹爹。

我想,那一刻他们的内心会有着一丝悲戚。但随即,那数万将士的眼中皆是闪现出一抹决绝与坚毅。因为他们是军人,只有他们屹立不倒、勇往无前,自己的家园故土才会安定!因为他们是男人,只有他们昂首挺胸、无所畏惧,才会更好的守护自己的挚念亲旧!

他们必须冲下去,这不是儿戏。无论面临怎样的险境,只有战胜所有的对手,才是存活之路!他们必须要赢!

看着他们的将军,那一刻的楚军众将士无所畏惧,遵守着军令。很快便是组织有序的渡河。

刚刚登临对岸,正当楚军集结的时候。他们听到了很大的敲击声音,仿佛是在凿打着什么。他们回过头去,却是惊讶的张开了嘴巴。因为他们发现,原本还在自己身后的船只,炊具等一系列军用物资全部被销毁了。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就在此时,项羽出现了,他并没有过多的进行战前动员,他的做法很简单。

首先他发布了一条军令,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之后就再也没说什么,而是转身纵马挺枪向前冲去。

杀!

楚军在犹豫了一刻后,在大家互相决绝的眼神里,相视点了点头,咆哮着毅然决然的冲了上去。

杀!

我相信,那一刻的楚军已然了无牵挂而无敌于天下。因为他们相信前面的那个人,这一刻起,这支无畏的军队必将名留史册。

虽然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名字,但,他们是西楚霸王手下最精锐的部队。他们,彰显了军人的品质。万年以后仍旧会有人说,他们是真正的勇士、使命的军人。这就足够了。

接下来的事情,史料的描写很简短,但每一个字里都是勇气的较量、霸气的彰显。

当守护甬道的章邯发觉楚军这种不要命般的进攻之后,立刻统帅大军,进行拦截。因为在他看来,楚军,不足为虑。歼灭眼前的这几万人,轻而易举。

可是这一次,他错了。因为他的对手,是项羽。见到云集而来的黑甲秦军,所有的楚军将士在项羽的带领下直接冲杀了过去。一时间,旌旗飘摇、鲜血飞溅、战马嘶鸣、乌云蔽日。

楚军将士喊杀声震动云霄,以一当十。在这样的几万人面前,章邯麾下的秦军彻底害怕了,他们看到的不是楚军,而是如神兵下凡又带有着一股野蛮气息的存在。就这样,项羽九战九捷,大破章邯!彻底的击溃了章邯对甬道的控制,迫使他不得不率军龟缩起来。

但是此刻的章邯虽败,实力犹存。在他看来,项羽虽然勇武,可是他也仅仅只能是击溃自己一次两次。长久较量下去,胜者依旧会是他。只不过,这一次,他又错了。

击溃了章邯的项羽并没有停止进军。短暂的休整之后,秦二世三年一月,他竟然直奔巨鹿城外而去!那是一幕秦汉之际的速度与激情。

这个时候,原本作壁上观的各路诸侯军也都坐不住了。因为他们发现,眼前的楚军就是一群疯子!是一群不要命的疯子!他们竟然只以几万人击溃了章邯,而且还直扑巨鹿的王离军而去。因此,综合各方面的利益考虑,各个诸侯军决定了。

追随楚军,进击王离!

就这样,楚军在项羽的率领下,加之诸侯联军的加入。直扑巨鹿城外的王离而去。这一次,大秦帝国当年最精锐的一支军队也是招架不住了。一战下来,项羽以闪电般的战法击溃了王离的边防军。秦军大将苏角战死,涉间自焚,主将王离被俘。

到了这一步,各路诸侯被楚军的表现彻底折服了,他们开始重兵截杀秦军。巨鹿外围到处是秦军的尸体、鲜血浸红了一切。

至此,河北秦军二十万彻底崩溃。似乎很简单,对于项羽来说,就是这么简单。

赵王歇和张耳结束了几个月的喝西北风的生活。当他们从巨鹿城出来以后,感慨万千,当真是患难见真情啊。赵歇张耳接连拜谢各位诸侯,以示对兄弟们不远千里不畏艰险前来搭救的感激之情。两人鼻涕一把泪一把,也算是真情流露了。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安全了。

巨鹿大战形式简图

无奈的章邯

王离军溃败的时候,章邯虽然表现的有些淡然或者说差强人意。但是开始的时候,他仅仅知道项羽冲了过去,并没有想到后果。因为项羽太快了,而且一直龟缩的诸侯军竟然联手出击了!这时候的诸侯联军所表现出的力量使得章邯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柄巨斧居然钝了。

这个时候的章邯只得收缩兵力固守棘原(今河北省平乡县南),在这种战况下,项羽用章邯曾经最引以为傲的突袭,“光天化日、明目张胆”的击垮了王离,对章邯的斗志造成了很大影响。他只知道这将是一次棘手的战斗,但他不知道,棘手的还在后面。

得知秦军在前线的失利状况后,一向不关心山东大事的胡亥坐不住了。枉我那么信任你,四十万大军却让几个“盗贼”打的不敢出击。他派出了使者来到前线责问章邯,当看到皇帝陛下的使者时,他的内心已经有了忐忑了。这是皇帝陛下对他不满意的表现,已经不是单纯的暗示了。

章邯害怕了,他自出道以来,即使是面对势力庞大的敌军,也未曾让他感到害怕。但现在,他很是疑惑,同时他的内心真的生出了恐惧。

因为朝中已经变天,以前那位丞相走了。现在的丞相是那个专权祸国的阉宦赵高。章邯也是知道,大秦帝国可能要完了,但他曾经鼓起勇气发誓要守护到底。可此刻,他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他派遣随军长史司马欣回朝请示,探视之意明显。

司马欣就是当年曾经救过项梁的那位。司马欣到了咸阳,被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赵高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司马欣非常害怕,他预感到危险离他已经很近了。于是他二话不说赶快奔回棘原军中,都没敢顺原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只不过没有追上而已。司马欣就这样胆战心惊的回到了军营,面对着一脸希冀的章邯,司马欣叹气的说道:

“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如今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我们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认真考虑这情况!(我们是否该另谋出路了)”

听到司马欣这么说,章邯久久没有说话。他所担心的终归是出现了。到了此刻,他内心里即便是在不敢违礼,也是要骂胡亥了。章邯想不明白,一个好端端的大秦帝国,为什么到了胡亥的手里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自己满怀一腔热血,难道要落得凄惨的下场?但仔细回忆胡亥即位以来的所作所为,章邯释然了。难道武安君和蒙恬的事情还要再次发生在我章邯的身上?

也正是在这时,陈馀先生再一次出现了。他给章邯写了封信,开篇他便问了章邯一个问题。为什么白起、蒙恬战功显赫,可最终却悲哀落幕?当然章邯并不能回答他,陈先生也是知道,于是他自己回答了。这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所以就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他们啊。”

紧接着,陈先生过渡到了当前形势继续写道:

“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赵高那厮一直蒙骗胡亥,时日已久显然兜不住了。如今形势危急,他也害怕胡亥杀他,所以想从法律上找藉口,杀了将军来推卸罪责,让别人来代替将军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将军您在外时间长久,朝廷里跟您有嫌隙的人就多,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啊。”

这话不久前章邯刚刚听到过,我相信,此时他的内心已经做好了决定了。至于之后陈先生的一系列天道论述看不看也是无用了,当章邯就要沉思时,陈先生的信中一句话再次吸引了他。

“将军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上算呢?”

这一幕出现在秦末历史大屏幕上不是一回两回了,之所以反复出现,回头率上镜率首屈一指。原因还是那个、人心有私。

至此,章邯的心意更加透彻了。

也许他在苦恼自己忘记了当初的承诺,违背了当初的誓言。自己作为一个秦人,至此危难,居然心生投降之念。他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祖上,怎么对得起自己身体里流淌的老秦人的血液?但是此刻的他,的确已经对“大秦帝国”彻底的心凉了。这样的昏君、这样的江山,保他还有何用?所以,他也要另寻出路了。

但正当他决议已定之后,问题再次出现了。因为这时他更加矛盾与担心的似乎并不是所谓的承诺、誓言。而是,项梁。

现在他要投降的是项羽。那个人与自己可谓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自己投降后究竟能是什么样的下场?自己手下的二十万兄弟怎么办?

犹豫不决的章邯决定先进行一下试探,他秘密派军候始成,到项羽那里去,想要订立和约。但是想什么来什么,项羽真的拒绝了他。

在这之后,项羽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渡口名,今河北省磁县西南),在漳河之北驻扎下来。紧接着与秦军交战,再次击败从上到下已经失去斗志的秦军。而项羽更是亲自率领全部军队在汙水(源头处于今河北省武安县西太行山)击溃秦军,把秦军打得大败。到了此时,形式更加的有利于项羽。至此,他已经将这一切完全的掌握在了手中。

形式逆转

章邯坐不住了,此刻他的心已经乱了。作为二十万秦军的主将,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整军备战,仍旧是订立合约。面对残酷的政治环境,他失去了信心。这个时候的他,直到死去,便已经活在悲哀里了。无奈的章邯又派人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

这一回,项羽召集诸将商议说:

“部队粮草不多,我想答应他们来订约。”

诸将都说:“好”。

仔细看,项羽的理由,粮草不多了。若是粮草充足又会如何?要知道,楚军的粮草一直不是稳固。而楚军战士却发挥出了火星人的战斗力,靠的是什么,意志。但我相信,火星人在厉害,还是要吃东西的。所以说,现在的楚军已然类似强弩之末了。再打下去,难免会有变故。因此,项羽接受了章邯的请降。

巨鹿一战使得项羽成为了各路诸侯的领袖,奠定了霸王的威名。诸侯的将领们拜见他竟然从辕门一直跪着膝行前进。

既然征服了诸侯,作为对手的秦军,而且是仇人的秦军,我要羞辱够在放过你。不杀你是为了证明我随时可以毁灭你。这,就是项羽的虚荣心。但项羽之所以第一次拒绝了章邯,也是为了证实、证实章邯之降是否属实。为了证明,证明他项羽、楚军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为了促降,只有加紧加大打击章邯的速度和力度,才能逼迫他尽早的真心的投降。

洽谈过后,项羽和章邯约好日期在洹水(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安阳河)南岸的殷墟上会晤。双方认真的总结了几年以来的交战,回顾了彼此之间纯真的战斗友谊,以及具体规划制定了未来的发展道路。前景简直是一片光明坦途。

章邯更是感动的不得了,禁不住流下眼泪,向项羽述说了赵高的种种劣行。看着情绪激动的章邯,项羽也是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现出了自己的宽容大度和知人善任。他当即封章邯为雍(县治今陕西省凤翔南)王,安置在项羽的军中。

这个时候,章邯停止了哭声。项羽依旧笑着,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幕啊。几个月前还势同水火的两人此刻竟然相处的如此融洽。

可是,人生如戏,认真你就输了。

项羽封王章邯,一来笼络章邯之心,二来夺章邯之军。至于将章邯安置在军中,更是为了监控章邯。这一切,任何人都心知肚明,不过这个时候,剧本已经定了,章邯所能做的,就是继续演下去。很显然,他的演技也还不错。

除此之外,项羽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秦军担当先头部队。开始进行下一步!

这一年的长平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七月,巨鹿大战终于结束了。楚军等诸侯联军在项羽的率领下,击溃了四十万秦军,两员主将投降。经此一役,秦已然有名无实了。

此刻楚军战俘营中,二十万秦军士兵一个个脸色苍白,他们终于切身的体会到了,五十年前的长平赵军似乎就是现如今的这种感觉。但秦人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命运竟是与赵军惊人的一致。

部队到了新安(今河南省渑池东),问题出现了。由于诸侯军的士兵以前大多数曾经被征徭役,驻守边塞。当初他们路过秦中(时人对于关中地区的习惯称呼)时,秦军很多人对待他们不像样子。等到秦军投降之后,当真是风水轮流转。

这一次,诸侯军的士兵很多人就借着胜利的威势,像是对待奴隶一样地使唤投降的秦人,随意侮辱。这一切,自然激起了秦军的不安与不满。他们很多人开始私下议论:

“章将军骗我们投降了诸侯军,如果能入关灭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诸侯军俘虏我们退回关东,秦朝廷必定会把我们父母妻儿全部杀掉。”

就这样,二十万秦军降卒心里逐渐的产生了一些计划。但是楚军等对他们的监视是何等的严密,很快诸侯军将领们便是暗地访知了秦军的这些议论。二十万人,一旦变乱,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因此他们立刻将此事报告了项羽。

听闻了这一消息的项羽似乎并不感到为难,他召集黥布、蒲将军等亲信重将开始商讨对策。

“秦军降卒人数仍很多,他们内心里还不服,如果到了关中不听指挥,事情就危险了。不如把他们杀掉,只带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进入秦地。”

每次看到这里,我的心都会颤动一下。所谓的商议竟然会是这样一个办法。

就这样,那二十万为了自己的亲人故土不得不拿起刀枪徘徊在生死线上的秦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被楚军偷袭全部坑杀在新安城南。那一夜,风在哭泣。

项羽,力大无穷,英勇盖世。当人们津津乐道于他的勇武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发现。不知不觉间,似乎人们一个接着一个的传论,项羽在众人心中已经是这一形象了,早已根深蒂固。

巨鹿一战,人们惊叹于楚军的凶名,折服于项羽的勇武。可是有没有想过,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城镇,它的组成,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打仗,死人在所难免,这是古往今来的定论。人们为了心中的理想,甘愿作出牺牲。

但有没有想过,受苦的最终是百姓。他们与楚军,与项羽有何仇恨,生活在秦人的统治下并不是他们的错。而项羽竟惨无人道的屠戮他们!多少亡灵在看着他!可笑的是,一些无知的所谓的学者一味的歌赞其勇武,感伤其悲凉。竟狠心将此滔天大罪刻意的一带而过,一将功成万骨枯,所谓如是。

枯骨不仅是为了理想奋战的士兵的骨,更多的是百姓的血泪!新安坑卒,二十万秦军,一夜之间屠戮殆尽!那是二十万条命,就算是砍削二十万颗白菜,也要着相当的时间,更何况是二十万条鲜活的性命?谁不惊叹于楚军的“效率”?

这,也是勇武?

古语有云杀降不详,当他只身一人被围在乌江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几年前那二十万秦军在深夜惊恐下的想法。

民国学者蔡东藩曾评论道:“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谁谓冥冥中无主宰乎?”

的确,不仅是大秦,对于那个时代的一切来说来说,冥冥中无主宰乎?


【本书目录】《这才是刘邦》目录

【上一章】      第十六章溪云初起日沉阁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刘亭长一路向西

【诚意推荐】 简书连载风云录

各位走过路过的看官,喜欢就请把你的“心”送给“妲己”吧!哈哈

相关文章

  • 【连载】《这才是刘邦》第十七章 这一年的长平之战

    试探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一月,正式成为楚国上将军的项羽立刻率军马不停蹄的开赴赵地。因为他知道,楚军的速度一...

  • 【历史】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 写在前面的话 长平之战 | 关于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 1. 机会来了(一) 长平之战 | 2. 机...

  • 20211218秦赵长平之战之我见及善待身边的人

    20211218秦赵长平之战之我见及善待身边的人 昨天刚把大秦帝国之崛起看完,看到秦赵长平之战这部分,长平之战,说...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于公元前259年爆发的邯郸之战中大...

  • 学习笔记

    34.长平之战:战国的谢幕仪式 主讲:姜鹏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正式拉开了大幕。 最初秦国派遣的将领...

  • 长平之战

    作者:周少辉 公元前262年,秦国的白起攻下了韩国的野王,上党危在旦夕。为了保卫上党,太守冯亭把上党献给了赵国,赵...

  •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发生了一场秦国和赵国的著名战役“长平之战”,因为年代久远知道的人或许不多,为什么要写这场战役?农耕畜...

  • 长平之战

    当白起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时,同时埋葬的,还有赵国的国运。 在这场后世称为长平之战的惨败中,世人大多谴责赵国国君的...

  •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有很多可讲的。首先起因是赵王贪心,接受了韩国上党官员献城,导致了秦国不再攻打韩国而去攻打秦国。 赵王起先问...

  • 长平之战

    读史的妙处在于,无论你如何嘘吁长叹,历史终成历史,纵有那么多机缘巧合,阴差阳错,抵不过阳谋阴谋,天算人算,一切已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这才是刘邦》第十七章 这一年的长平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cg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