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中的微镜头

作者: 舒云1984 | 来源:发表于2024-05-03 23:48 被阅读0次

17年,有一位女生送了我三本莫言写的小说集,闲置在书架上一直没看。最近兴起,接连看完了两本,一本是《欢乐》,另一本是《白狗秋千架》。放下书本,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文中的环境描写太传神了,尤其是微镜头的运用,让人对其描写的事物印象深刻,甚至还不由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比如莫言在《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中写老师拉弹弓打睡觉的学生时写道:“皮条上积蓄了一股力量,我们听到一只孤独的苍蝇在头上嗡嗡地鸣叫着飞行,它把凝固的空气划开一道道缝隙,教室里的空气宛若黏稠的蜂蜜,透明又混沌,缓缓地转动着,像一块方糕。我们甜蜜的颤栗着,在颤栗中等待着......一缕雪白的阳光穿透蜂蜜,照耀着'老婆'的脸。'老婆'的头上不时划过被被光线放大了的苍蝇的阴影。他歪了一下头,被我们看到挤扁了的腮,挤裂缝的嘴。嘴唇蜷曲着,露出细小的白牙,一丝冰凌般的垂涎把他的嘴角和桌面联系在一起,苍蝇的阴影飞进他的嘴里,他闭上嘴,苍蝇的阴影粘在他的鼻子上。”这段文字中的那只苍蝇,作者用的就是微镜头。作者将镜头对准这只微小的苍蝇,不断拉近,放大,它的形象因此清晰地在我们眼前和脑海里飞来飞去。封上书本,向来记忆不好的我,却依然能回想起文中关于苍蝇的描写。

又比如他在《大风》中的一段环境描写:“一缕阳光从西边的窗棂里射进来,东墙上印着明亮的窗格子。屋里斜着几道笔直的光柱,光柱里满是小纤尘,像闪亮的针尖一样飞快游动着。墙角上落满灰尘的破蛛网在轻轻地抖动着。一只壁虎一动不动地趴在墙壁上。”微乎其微的尘埃,在莫言的文字里,化成了闪亮的针尖,让人见之难忘。

如果我们能像莫言一样巧妙地运用微镜头写作,我想,我们也可以写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相关文章

  • 浅谈《生死疲劳》的历史审视

    《生死疲劳》是莫言作品向历史叙述视角转变的一部作品。作品中运用了章回体的形式来写作。在《生死疲劳》中莫言打破了主流...

  • 读《丰乳肥臀》有感

    各位朋友,本篇是个人对于莫言作品的观点,旨在和共同大家讨论。 首先,毋庸置疑的,莫言的作品里...

  • 小丑

    今天,与老友讨论读书, 提到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老师的作品《蛙》。 没料到,她嗤之以鼻地说,不喜欢莫言的作品...

  •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苦难的黑孩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这是莫言的一部成名作,这是莫言的,这部作品使得莫言大放异彩,在文学史...

  • 读莫言的作品

    虽然莫言是我的父辈,他的年龄和我父母差不多,即便如此,我读他的作品,没有一点代沟,甚为喜欢。我想这或许是我们俩人的...

  • 看了莫言作品,总结的几个写作方法

    看了莫言作品,总结的几个写作方法

  • 令人意外的《红树林》,走在雅与俗之间的莫言

    近日,初次接触莫言文学作品《红树林》,浅谈几句。自从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他的作品受到极大的关注...

  • 关于莫言言论与作品的批判性思考

    关于莫言言论与作品的批判性思考 韩同常 随着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

  • 打破常态极限,才能入木三分

    先后读过莫言的几部作品,仔细品味,感觉莫言魔幻现实主义笔法,自有他的语言特色。 比如,莫言《檀香刑》:都说是人活一...

  • 读《檀香刑》有感

    作者:莫言 第一次拜读莫言的作品,源自研习《史记》的过程中对其中提到的刑罚的好奇,经推荐才找来翻看,居然一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言作品中的微镜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fh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