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顿悟了吗?

作者: 好香帅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12:38 被阅读3次

    佛教讲空性,讲消除二元对立。所谓空性,简单来讲就是一切都是空的。二元对立,就是是非,对错,黑白,真假这些对立。消除二元对立,简单理解起来,就变成没有什么对错,是非,黑白,一切都一个样,差不多,无所谓。

    发展到禅宗,又更进一步。与禅宗相对的净宗,讲渐悟,讲究通过一些有益的修炼,来培养自己的佛性,而逐渐开悟。而禅宗讲的是顿悟,就是在某个时间会突然醒悟,马上成佛,不需要一个修炼的过程。

    佛教和禅宗给了现代佛系青年一颗糖,使他们似乎找到了一个成佛的捷径。不是吗?学了禅宗,某一天突然顿悟到,一切都是空的,也没有是非对错,什么都无所谓。于是,就觉得自己成佛了。肉是空的,所以可以继续吃肉;酒是空的,所以继续饮酒;烟是空的,所以继续抽烟;色是空的,所以继续好色;钱是空的,所以继续贪财;勤奋没有意义,所以继续懒惰。本来无一物,不打扫也无处染尘埃。因为顿悟了,成佛了,所以死后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甚至可以长生不老。不是吗?长生不老只是一种相而已,只要满足某种因缘,就可以发生的。

    再反观那些可怜的修行之人,还在每天吃斋,打坐,读经,念佛,辛苦一辈子也成不了佛。咱是顿悟,一下子就成佛了,比他们境界高得多,甚至和如来佛祖一个水平。他们修的是小乘佛教,需要守斋戒。咱修的是大乘佛法,该吃吃,该喝喝。是活佛,就像济公鲁智深,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但是,顿悟之后,又怎样呢?反观自身,除了更懒散邋遢之外,似乎没啥变化。还是和之前一样的贪吃,好色,贪财,偷懒,天天梦想中六合彩。当然顿悟后心情好多了,更坦然,心安理得了。和身边那些凡夫俗子没有了共同语言,觉得他们俗不可耐,追求世俗的蝇蝇小利,怎比得上咱成佛顿悟的境界?

    然而,顿悟成佛真的那么容易吗?真有这样不劳而获的免费车票?为啥佛学大师们都说顿悟的福缘可遇不可求,少之又少,修习大乘佛法难上加难,凶险万分呢?在沾沾自喜觉得我就是选中的那一个之余,恐怕心里也犯嘀咕。

    其实,一个宗教,思想和哲学对人起到的作用,可以有两条判断标准。一是是否能指导和改变人的行动。二是是否能帮助人对生活中的诸事进行判断选择。如果都不能,只是让人心情好些,那和麻痹人的精神鸦片(也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没有太大区别。上面所说的那种顿悟,就是这样的例子。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禅宗顿悟呢?这还要再回到佛教的基本思想,空性和消除二元对立。在没有消除二元对立之前,人会怎样在二元中选择呢?一般是跟随人性的原始欲望随波逐流,选择美食,锦衣,财富,美色,舒服,娱乐,懒惰等。佛教消除二元对立,起到的作用就是消除这些人性的原始欲望。领悟佛性,不管是渐悟还是顿悟,一个判断进度的标准就是还残存有多少这些原始欲望。还沉迷于这些贪嗔痴慢疑而不能自拔么?是否能预先感受到它们带来的苦而主动避免?

    一个彻底领悟,消除了二元对立的人,也完全脱离了各种原始欲望。没有了这些欲望的诱惑和烦扰,会觉得周围一片安静,这就是涅槃寂静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可以更清楚的感受,观察世界。于是,会爱上世界万物,也就产生了慈悲心。有了慈悲心,也就有了做功德的愿望,要奉献爱给世界万物。虽然一个人在这种境界中已经无我,但其所做的功德,会反过来使他在世界上有所成就。从空性,到寂静,到慈悲,到功德,是佛教修行的大循环。

    当一个人还没到放弃原始欲望,满怀慈悲心,积极做功德的状态时,不要有顿悟的感觉,这样会对进步造成障碍。不过,对于一个真正开悟的人,是否顿悟已是不值一提的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宗,顿悟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kc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