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读书营【五连悦读】剽悍读书营散文
为什么别人读书有效果,而你读过就忘?

为什么别人读书有效果,而你读过就忘?

作者: 芹菜qincai | 来源:发表于2018-10-17 12:58 被阅读53次

文 / 芹菜

我认识一哥们,一看书就打盹。在我各种威逼利诱和熏陶之下,他开始拿起一本书。一个小时过后,我一看,书翻了10页,问他学到了啥。他一脸懵,带着犯困的眼神:忘了。

他自诩为鱼的记忆,记事不超过7秒,所以记不住书上的内容。

为什么别人读书有效果,而你读过就忘?

我一直深深怀疑他的脑袋是不是和我的不一样,后来我发现了。

我看书喜欢找共鸣,尤其是跟自己观点重合或者严重不重合的地方,我就会停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并且可以把书中的道理讲给别人听。

他看书是“看”,他本身对书不感兴趣,勉强去看之后,枯燥无味,用尽全身的意志力逼迫眼睛去扫描书本上的字眼,扫过就过了。时间过去了,精力耗尽了,一无所获,还特别累。

今天看了李叫兽《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一文,对该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01,没有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李叫兽在文中举了一个例子,说看“人的爬行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一般人看到这句话,五秒钟就过去了。但是他却学了很多个小时。

他是怎么学的呢?他问自己:我遇到的哪些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所解释呢?至少找出5个这样的现象。

他找到了ipod文案“把1000首歌放进口袋里”,雷军“台风口上,猪也会飞”还有一系列的谚语如“枪打出头鸟”等,都是运用视觉化的信息形象的说明情况。

人类的爬行脑决定人类天然更喜欢可视化的东西,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图片胜过文字,喜欢视频胜过图片。什么更简单更便捷的让我们吸收,我们就更倾向于喜欢什么。

运用到我们写作里面,写天气炎热,别直接写很热,而是: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闷得人快喘不过气来了……多一点可视化的描写,读者更容易代入。

02,没有构思知识的多种用法。

许多人学了知识,但是由于没有用上,久而久之,忘光了,等于没学。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当时学知识的时候没有去构思这个知识点的用法,没有真正的用起来。

比如李叫兽通过“人的大脑喜欢视觉化”这句话,把自己的演讲稿中两种文案的写法人格化两种人—X型文案人和Y型文案人,一下子就被听众记住了。

他甚至想到了将来求婚的时候,不应该说“我想和你在一起”,而是“我希望有一天我们都70岁了,仍然能手牵手走在XX的沙滩上”。

仔细一想,这句话还真的可以用在很多方面,与人沟通多注重可视化信息的运用;演讲写作也都可以用上,还有设计,销售,运营等方面可以发散去运用。

多设想几个场合,等到那个场合或者类似的场合出现的时候,你就可以一下子想起来,知识被运用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03,习以为常,不去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最近,我每天带着我们家不到三岁的小屁孩去上班。一路上,小屁孩的问题层出不穷。

红灯路口,我把车停下,他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要停下来呀?

我:因为有红灯啊……

他:为什么红灯就要停下来呢?

我:因为交警规定了“红灯停,绿灯行”。

他:为什么是红灯停呢?绿灯停行不行?

我:……

车子要转弯要调头了,小家伙又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转弯啊?问到我真的找不到答案。

我好想去问问我妈妈,小时候我是不是也这么刨根问底?如果是,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这样了呢?我什么时候开始对身边的一切习以为常,什么时候开始麻木的接受这一切的存在?

李叫兽说:

小时候你看到天空是蓝的,你会问:妈妈,为什么天是蓝的?所以你一直在进步,一直在理解这个世界。直到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对所有的东西都习以为常,你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所以,慢慢的就失去了洞察力。
当你开始觉得,天是蓝的因为它一直都是蓝的,公司之所有有这个规定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那么你就失去了洞察力。

深以为然。

我们对这个世界太习惯了,不管是模糊还是不明不白,我们都习惯性的认为就是这样,所以不管经历了多少,走过多少岁月,大脑还一直停在原地。

书读过就忘,是因为我们只是用眼神去扫描书中的字眼,没有建立知识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没有“活学活用”,更没有去深刻的追究知识的来源,没有刺激到大脑,记忆也不深刻。

如果我们能够一直保持像小时候那样,看到一切事物都想知道为什么,我们就能逐渐建立起洞察力,也能建立起系统学习的好习惯。

写在最后:

《苏菲的世界》中我最喜欢的话:

所以,苏菲,你现在必须做个选择。你是个还没有被世界磨掉好奇心的孩子?还是一个永远不会如此的哲学家?如果你只是摇摇头,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孩子还是哲学家,那么你已经太过习惯这个世界,以至于不再对它感到惊讶了。
果真如此,你得小心,因为你正处于一个危险的阶段,这也是为何你要上这门哲学课的原因。因为我们要以防万一。我不会听任你变得像其他人一样没有感觉、无动于衷。
我希望你有一个好奇、充满求知欲的心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眉尾旋:写的很好,由他人读书引起对书思考,并例证书的重要性,值得借鉴。
    芹菜qincai:@眉尾旋 哈哈,谢谢姐姐点评和认可,感觉你每次看文都超级认真。:+1::+1:

本文标题:为什么别人读书有效果,而你读过就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ol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