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文化
鲁园思竹 | “第一要他多”

鲁园思竹 | “第一要他多”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1-07 08:10 被阅读0次

“第一要他多”“在中国第一要他多”的提炼,是鲁迅先生在《忆韦素园君》中对韦素园的崇高评价。其中的“他”就是指韦素园。

鲁迅先生的原文是:“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如是评价韦素园,首先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语言美”:“并非天才,也非豪杰”,“高楼的尖顶”“名园的美花”,“楼下的一快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反复诵读,一种节奏的韵味也是在其中的;细细品味,还有一种辩证思维的哲学意境。形象,生动,富含感染力。因而,“第一要他多”也就是逻辑必然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开山的时代,愿做“一块石材”“一撮泥土”的人,不是最可宝贵的吗?

接下来的三个概念“观赏者”“建筑者”“栽植者”就非常富有思想含量了。——“观赏者”在意的可能是“高楼的尖顶”“名园的美花”,而“建筑者”则在意的是“楼下的石材”,“栽植者”在意的是“园中的泥土”。没有石材,何以起高楼?没有泥土,何以能栽植?这其中的分野,就不仅是价值观,而是包含了世界观与人生观在内的一个社会人生体系。

在当今中国创新发展的时代人生中,“第一要他多”的,我以为还是韦素园式人生为崇高——默默地建筑,默默地栽植。没有这样的人生,高楼何以尖顶?没有这样的人生,园中何以花美?

韦素园“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如此三个“默默”,是深深感染人的,更是深长印入我的人生观的——我的终生,不求能入“观赏者”的眼中,但求“建筑者”“栽植者”不将自己的默默奋斗置之度外。

我以为,自己敢于这样的思想,人生道路就会走得更加刚毅和坚定。


相关文章

  • 鲁园思竹 | “第一要他多”

    “第一要他多”是“在中国第一要他多”的提炼,是鲁迅先生在《忆韦素园君》中对韦素园的崇高评价。其中的“他”就是指韦素...

  • 鲁园思竹 | 多读,且要潜心

    多读,且要静心而潜心。 这是我“以读书为生活方式”而步入2020年第九天的一个“静夜之思”,当然是在午夜之后了。 ...

  • 鲁园思竹 | 在“真言”面前

    ■ 鲁迅先生说过:“日夜偏注于表面的宣传,鄙弃他事。” 这样的话语,这样的思想指向,似乎越到重大事件、关键时刻,越...

  • 鲁园思竹 | 记忆像鱼鳞

    2019年,其本身是没有任何留恋地走去了,拦也拦不住。我们对其,也只能依靠自己的记忆了。 那么,自己都有怎样的记忆...

  • 鲁园思竹 | 别样的“田园思想”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 鲁园思竹 | “正是绝顶聪明”

    聪明,特别放在赞誉上,是没有人不喜欢而会拒之的,尽管有谦虚和谦辞在。“绝顶聪明”,就更不用说了。 何以鉴别“绝顶聪...

  • 鲁园思竹 | 尊重闲谈的妙手

    “在闲谈里受了洗炼,所以法兰西语的纯粹,更加醇化了。” 法语,我是不会、不懂的,但语言的如是发展,却是让我好奇心的...

  • 鲁园思竹 | 失掉现在,没有未来

    2020年,到了! 该以怎样的话语来欢迎2020年的到来呢? “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我个人的思想,以为用...

  • 鲁园思竹 | 深夜街头摆地摊

    地摊,于街市是不难见到的,无论白天还是夜晚。 在上海的深夜街头,也有一种地摊,则未必是人人见过的,这就是鲁迅先生的...

  • 鲁园思竹 | 别思一种昆虫

    记得是在1979年读高中的时候,仅上过一两节生物课,后来因为该课不为高考科目即取消了学时,但那位生物课老师的一句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园思竹 | “第一要他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hb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