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心集》
论语心说|学而篇1.5

论语心说|学而篇1.5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20-02-04 17:48 被阅读0次
《论语心说》----作者:退休的魔法師 庚子年 正月十一 于家中作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仁政的思想,贯穿了儒家之总体。仁政一言以蔽之将心比心。教百姓做一个人。这就足够了。教百姓做一个人,那什么是’,人是什么,这就是《论语》讲的主要内容,也是《论语心说》的义了。道理是一样的。

什么是一个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人,你怎么做人,你就怎么对百姓,百姓也会学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出自《论语·颜渊12.19》)草上之风必偃,既是说:如果你能行仁政,那么老百姓也会朝向你,积极向上了。故草上之风,必偃。所以上位者的人品最重要。《孟子》这本书,最初的两章,即:《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梁惠王下》,以及之后的《滕文公上》,《滕文公下》孟子都在极力的游说当时的一些掌权者,包括齐王,魏王,《孟子》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孟子见梁惠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足见,儒家的精义,从来都是自上而下地了。道理是一样的。孔子周游列国,见了不少上位者。《孟子》中有许多孟子和上位者的长篇对话。这些都足以表明,孔子说的:“草上之风,必偃”的原理,是正确的。

道理是一样的。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怎样对百姓……百姓见你怎样对他们,也能估计出,你是怎样的人……他们只会学你。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运作的。

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古时教上位者或者说是未来继位者做人是儒家学者最高地荣誉道理是一样的。你做一个好人,人民才能积极向上,才能朝着正确地方向去努力,去发展。无论时代怎么变,“草上之风必偃是不变的

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仁政,就是上位者做一个人,人无非两条路,人只有两条路或不仁仁是光不仁是背光。(人)背光有很多原因……

有天生的,有后天的,很难说哪点占比例更大,更多。但像孔孟这样去周游列国,实际上也是想去看一看……为这个将倾的大厦,尽一点儿绵薄之力而已。实际上他们知道改变不了,子路曰:“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摘自《论语·微子18.7》)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孔子如此,孟子亦然。对于已经有很高的精神及道德修养的人来说其实他们干什么都行,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出自《论语·子罕9.2》)正此谓也。且干与不干也没区别,并不会影响我们的修养,与道德。《金刚经》说:“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和《论语·微子》中所记载孔子的:“……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出自《论语·微子18.8》)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可,无不可。既是我干或不干对于我个人而言都不重要

道理是同样的。我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因为那不会影响我最本质的东西,因为我已经找到了本质……孔子便是这样的人。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出自《论语·述而7.11》)为什么在孔门众多弟子中,孔子说只有自己,和颜回能做到。

孔子说,只有自己和颜回能做到的事,或者说只有他俩才具备的东西,既是我所说的,这个‘本质’了。人只要找到了本质就是无可无不可……所以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就是也不着急也不抱怨“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雍也6.3》)“尔为尔我为我”(出自《孟子·万章下》)你是你我是我我已经找到了我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出自《论语·述而7.12》)道理是一样的。而,孔孟的这种周游精神,实际上就是他们想干点什么。成不成的无所谓

因为对于他们个人而言,对于孔子,和孟子而言,他们的修养道德,已经基本成了……是由仁义行,而非行仁义去了。道理是这样的。是传播而不是去学习

1.

所以这对于他们个人而言周游或不周游做或者不做并不重要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吾往也。”(出自《论语·子罕9.19》)学诚的人可以这么说

由学,至诚。就是无可,无不可。对于孔子个人而言,虽然他周游列国……

2.

但其实他(既:孔子本人)从来都没动过道理是一样的

----作者退休的魔法師 庚子年 正月十一于家中作

相关文章

  • 论语心说|学而篇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仁政的思想,贯穿了儒家之总体。仁政,一言以蔽之,乃:将心比...

  • 【论语学而篇1.5】

    【正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

  • 「论语管理日志」8.2:如何管理大企业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1.5) 译文 孔子说:“治理诸候之...

  • 《论语学而》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解读 本章的理解依然要從整體脈絡的聯係上開始,前面的章節分...

  • 论语心说|学而篇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鲜矣仁,也可以说是:仁鲜矣。这是一个经典的古文倒装。仁作为后缀,也可以放在前面。 巧言...

  • 论语心说|学而篇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孔子门下比较有名的弟子之一。“吾日三...

  • 论语心说|学而篇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孝,悌,谨,信,这是任何一个在家,在世...

  • 论语心说|学而篇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从学而1.1至学而1.8,记录的孔子言谈,...

  • 论语心说|学而篇1.16

    子曰:“不患人知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与《论语·学而1.16》成为互补关系的,还有《论语·宪问14.30》子曰:...

  • 论语心说|学而篇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一则与上一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心说|学而篇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td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