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陪孩子第二次去少年宫学习舞蹈。
第一次的经历还历历在目:
提前给孩子(刚开始读幼儿园小班)报了舞蹈课,主要是因为她和我之间的对话套路是“妈妈,你唱歌,我跳舞。”
然后,我唱儿歌,她就各种投入式扭头摆胳膊。
第一次早上8:00多就去了少年宫,(APP上的课时显示有偏差,到早了)坐在过道上看《牛奶的故事》。
好不容易到了10:00,小朋友们都高高兴兴地进去了,小妞也很高兴。
没一会,老师正式上课,教室门关了,她看不到妈妈就开始嚎啕大哭。
我估摸哭一会,就会好吧。又等了五分钟,老师看搞不定,把妞送出来了。小妞哭得鼻涕眼泪,就说不想学了,要回家。我就抱着她,听小家伙说,边帮她擦擦眼泪。
等她各种倾诉完之后,我耐心问她,想不想穿漂亮的小天鹅裙子。小家伙说想。
我就建议等老师下课后,去买舞蹈裙,然后下次课再学。小家伙同意了。
于是,我就抱着她在教室门口坐着,时不时抱她到教室门口去听一听里面的音乐。
等老师中场休息,我向老师领了练习舞蹈裙。帮她一换上,小家伙立马就开心了。
“我给你表演。”然后就拉着横杆表演小猴子。表演了两回,小家伙笑了起来。
我正想着怎么鼓励她,让她能留在教室里学习。
小家伙居然说:“妈妈,你出去吧,我要跳舞了。”
老母亲开心地退到门口,一边看书,一边竖起耳朵听,生怕孩子哭。
一直到课程结束,小家伙还不肯离开教室。我们终于上好了第一堂舞蹈课。
昨天晚上,孩子到了少年宫就自己进入到教室去了。
同班有个小姑娘怎么也不愿意进舞蹈室。她爸爸一听她不愿意进去,立马就发火了。
“不是你自己要来的吗?现在怎么又不去了。”
“什么不进去,来了你就得给我进去。”
孩子就顾着哭,眼泪鼻涕,小脸哭成小花猫,拉着爸爸的衣角就站在教室门口。
“你今天即使不进去,站在教室门口你也要给我站到时间。”
整个走道就传来小女孩的哭声还有她爸爸刷手机的身影。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习惯了这种模式:
爸爸妈妈是绝对的权威,只要给命令了,孩子就得执行。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际关系呢?上司对下属的纵向关系。可是,家是存在这种关系的场所吗?
家是避风的港湾,是每个人觉得脆弱或者害怕时第一想到的地方。如果父母是高高在上,那孩子怎么可能觉得受尊重,怎么会觉得自己是被爱的呢?
家是一个承载爱的乐园,孩子们和家长都是受尊重的平等个体。
我不知道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害怕的,如果爸爸这时候能蹲下身抱抱孩子,
轻声问孩子“宝贝,是不是你在害怕什么呀?”
孩子就可能告诉他原因,
也就不会有这半天的僵持和哭闹了。
孩子哭了半晌,我蹲下身去问小女孩。
“小姑娘,你是在害怕什么么?”
小姑娘拽着爸爸的衣角说,“我害怕。”
“阿姨知道里面也有很多小朋友有点害怕,但她们在里面玩得很开心呢。你愿意试试吗?”
小姑娘点点头。
小姑娘的爸爸来打鸡血了。“姑娘,你是最棒的,加油。”
小姑娘终于进到了舞蹈房。
有时候,蹲下身,认真地询问孩子,就能够解决问题。
大人们很多时候都习惯性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却忽略了孩子想要表达的权力。
每个孩子都在寻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当家长大声呵斥,或者情绪激动地给孩子贴“不遵守诺言”等的标签时,孩子怎么可能感受到你的爱?
当孩子不能得到你的积极关注时,她唯有采用哭闹等消极的方式来引起你的关注。
懂孩子,真的需要爸爸妈妈投入心思和学习。
育儿有觉察,感觉就是自己的重生。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就这样用心记录孩子和自己的成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