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眼见一定为实麽?
说起这句话,想起13年在潘得巴与机构伙伴巴桑打扫卫生时发生的一件小事。
那是到达定日一周后的事情了,此时与巴桑相互之间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迎接新一批来参加培训的藏族同胞,巴桑收拾桌子,我扫地。
向巴桑要扫把。接下来令我摸不着头脑的一幕发生了:他拿了一条扫帚,在我刚伸手刚要接住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他竟把扫帚生生地丢在我脚下。
“今天哪件事做错了么”“哪句话说错了”“好像没有吧,他怎么这样对我”心中一阵疑惑与委屈。
脸上神情也不自然起来,讪讪捡起扫帚。这时,巴桑意识到气氛不对,忙笑着解释到:“王博老师,别误会,我们的习惯就是不能手递手接扫帚,否则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原来在藏族同胞的民俗里,扫把不能递,要扔。
(二)
来机构上班后被分到学校帮忙。
和学校住宿生一起住,兼职个生活老师。
打算从个人卫生教起:前三周带着一起洗澡、换衣、洗衣,然后第四周撒手,检验一下习惯养成的如何,艾,成果还不错。
可到了第五周,又到了该洗澡的时候。下午对大明,小明(化名)说:“走,去洗澡去吧。”大明一听,应了声拿盆及洗漱用品、换洗衣物准备就绪。而小明(六岁)确没动静,倚靠在床沿边抠指头。
一看,以为他没听到,就又说了一遍:“拿盆,洗澡。”他抬头瞅了我一眼,头往后一歪,靠在被子上,嘟囔了句:“不去。”
一听,有点生气,心想:刚养成一个好习惯,又成这样子,这孩子怎么回事。也许是气恼自己的干预没了效果,气呼呼的说:“好,你不去拉倒,自己不讲卫生,生病了不要找我带你看病。”说完就气呼呼带着大明去洗澡了。
隔了一天,气恼归气恼,想了想,还得带小明去洗澡。没想到这一次小家伙爽快的答应了。
去澡堂的路上,小家伙心情不错,还主动和我聊天。想起前天下午的事,就询问了他一下:“小明,前天带你哥和你洗澡为啥不去呀,是不是又懒了不讲卫生?”这次小明没有沉默,有点害羞地解释到:“不是,老师。上星期我妈来了,给我换了个开裆棉裤,我怕到澡堂别人看见笑话。”
一听,噗哧一声笑出来,强忍着装出一本正经的对他说:“笑话啥呀,老师小时候和你一样也穿开裆裤,澡堂那些大人也是。对不起,上次老师误会你不讲卫生。”小家伙大度的说:“没事。”
孩子不去洗澡,不是不愿讲卫生,而是害羞自己穿了开裆裤。
(三)
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有些时候,不仅要去看、去听,更要去了解、去思考那些看不到、听不到的因素才能接近事情的本原。
大多数的时候 我们只是因为一些偶然性的因素碰巧在资源优势的地方,接受了一些自认为优势的教育。
但拿着外在的一些物质的外在的优越感来把自己塑造的高尚的只说不做的拯救者,其实一副披着伪善的嘴脸罢了。
要做的不是救济或者可怜平民青少年,而是帮助、支持他们发现自己的力量,自己完善自己。
(四)
只有放下自己的执念,开始聆听这个世界与内心的声音,了解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才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才有可能做成我们想做成的事。
当我们面对这些孩子时,希望他们改变成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先要问一下自己,自己是个什么人,是具有那种品质的人吗。
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但能够影响他,能产生影响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行为。。
我们不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别人,更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去变成你所设想的那种人。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先立己再立人。
(五)
分享一下在立人乡村图书馆学习到的:
(改变生命的教学)中的定律七:
准备的定律:
在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与教师双方都做了适当的准备时,将产生最大的效果。
对于教育,也许我们准备好了,学生还未准备好;也许学生准备好时,我们还未准备好。
我们为什么这么急于看到所谓的改变,是基于对学生十足成长的爱的期盼,还是基于快点看到所谓的成果,满足自我的成就感?
(六)
眼见,耳听,还要分辨和思考。
2014年12月1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