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我很爱写诗,每有感想,不断诗笔。于年华最喜欢看我的诗文,借了我一本诗看,看到我那首《沉思》,心中大概受其感染,吟诵道:
沉思,我在沉思,
我面临窗户,
倚在边头,
想我人生的今后,心中善感多愁。
好遥远遥远的道路,
我忧郁忧郁的去途。
生活遇到的挫折,
我如何才能经过?
禁不住心中的忧郁,
放弃不了梦想的追求。
临窗思绪,
让它荡漾在滚滚的时流。
我忧虑人生的前途,
常常静静地孤独,
或许像树上的鸟儿没有人助,
也说我不想见到世间的庸俗,
因为感到那是虚无。
常葆着自己素来的气质,
喜欢在一处静谧地思索,
叹息时光的蹉跎。
稍稍有点孤傲地我,
在拼命地奋斗!
她认为我这首诗情深意切,写得最好,又问我以为如何。我说:“怕属这首诗是最好的。”她又请我给她写首诗,我疾书与她,说的是鼓励之词。她看了欣喜,也给我写了首诗,送到我的手上,诗题为“为你提的建议”,看那诗道:
人,总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心,总能心心相印
诗,总是那样地多情
字,总是那样地整齐
希望你多与人接触
让你多些知道人间的事物
祝你早日实现你的愿望
早日为你家争大光
我看了真有些感动,之前,从未有人为我写这样热情的话语,那一小时,忽感到不自然起来,甚觉温馨。我想再写一首诗回她,以表自己深沉的内心,可是突然上课了,因时间的问题而放下笔。
课后,于年华微笑着请切地问我:“我的诗怎么样?”我觉得她的诗已押韵,流畅,说:“有些好,比前几首诗进步许多。”她又劝我多与人交往,开朗点儿,会得到快乐的,我对之唯唯。
有次我考试成绩很差,我伤心惭愧,乃作诗自慰。仍不住惋惜,嗟叹,在这思叹之时,突然感觉后面有人递给我一张纸条,我转身一看,是于年华给我的。纸面上画着我要登月球上去的形景,旁边还题了一句话:“陶扬鸿,祝你早日达到顶点。”我看了这样殷勤鼓励的话,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刚才沉重的心情就变的平静起来。正盯着那张画面,于生又要我给她写首诗,我稍作思忖,即时写道:“我欲人心远,把志问苍天。论何多险阻,坚持永向前。”送给她,她也给我写了几首诗,有首诗写了我夜里刻苦读书的情景,我在暑假期间改为:“乡村杂音未能辍,吾在家中但闲愁。院里总是多人语,一人室内勤读书。”
班上同学见我们互相赠送诗句,出乎意料地多学起作诗来,而且都是兴致勃勃。因为我在班上的文学素养最高,许多人写诗找我评论,我也乐意接受,我喜欢这种诗气的氛围,在他们的诗下写了评价和鼓励之词。于年华也找我评论她的诗词,我耐心送辞。
说真的,于生确实对我很热情,算是我的一个文学知音和鼓励者。她很喜欢我的诗文,偏爱我写的作品,写得不怎么好,她也要夸赞几句,对我的诗文大加揄扬。那时我受人的赞赏和鼓励多,尤其是她,便开心灵之锁,起荣誉之感。与老师,同学的情意深厚,使我有很深的集体荣誉感。从彼时起,缠绵于同窗之谊,感动于师生之情,变得多情善感,爱寻愁觅恨,窥察人心,遇到一点小烦恼,友谊受到一些伤害时,我就情不自禁地陷入忧郁之中,沉默寡言,遐思远望。因此,我的写作源泉变得多起来,每天有一万字的源泉可写。文章是生于情的,由情而文兴,文兴至则辞句成。屈原感馋佞之害,而赋《离骚》;贾谊伤废贬之苦,而作《服鸟》,都是因情而作的千古名篇,若是无情之辈,焉能为此?
于生对我诗文的赞赏和鼓励,我是不能忘怀的,对她的印象总是那么地深。还有一次,我从家里来学校时,见到于生和彭春燕等女生围着莫雅臣纠缠着请求何事,莫雅臣摆脱不了她们的围缠,而见到我,就说:“陶扬鸿他有,找他。”以为解脱。于生等人终是纠缠着莫雅臣,对莫雅臣说:“快些,大方点嘛!”我要走进教室里时,忽见莫雅臣摆脱不了,就来找我,于生硬要找他求事,却一手将他推开,莫雅臣无可奈何,只得答应她们所求的事。她们就来找我纠缠,于生微笑着称呼我为学问家,书法家,我觉得这话对我很别扭,不知作何应答,就地扒在桌子上,向她们眯笑。我这人真是太内向了,跟女生讲话,就不禁要脸红,怎堪这等称呼和纠缠呢,那时又觉得不自然起来。
这次说话,她们显得很活泼,尽是敬佩赞美之辞,我显得很拘谨,都是谦恭回应之语。我见她们总是叫我学问家,叫得我真不好意思。我说学问家的称呼不敢当,彭生说我太谦虚了,说我怎么不合其称呼呢?于生还说她们很崇拜我,过于奉承了,不知作此阿谀为何?她们这人说一句,那人也对我说一句,让我应付不及,只得以微笑的形式支吾她们的话题。于生叫我学问家,另外几个女生也学着于生叫我学问家,几乎喊我学问家成了规矩,成了我的名号了,其中大概有莫、谭、甘,付等七八个女生这么叫我。我回她们话,她们都说我为学问家,不要谦虚。于生还说我就是个学问家,还倡导她们一伙叫我陶学问家。陶圆笑道:“我也姓陶,怎么不叫我陶学问家呀?”于生作色道:“你怎么配当陶学问家呢!”而又叫我陶学问家,还对那些女生说:“此人是个大学问家,我们应该对他多加敬重,从此以后,我们要一直称他为大学问家。”她还让我坐下,作趣说她是个记者,要采访我,就问我的理想,我回答想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
那时间付生(也是爱看我的文章)更是那么满怀激情,用着十分标准的普通话对我说:“学问家!你写的那篇《彷徨》的小说可写完了吗?写完了,可要我欣赏你的佳作喽!”于生听了,和大家随和发笑,我也捂着嘴笑。于生对付生笑道:“原来付淑颍你也挺幽默的呀!”“那当然”,付生说,“我从来都是这么幽默的。”
有些男生见于生等人纠缠着我说话,就来捣乱,莫雅臣几次来劝我不要回答她的话,都被她推开了。她又问我最崇拜的作家是谁,我说是鲁迅,又问我最崇拜的书法家是谁,我说是王羲之。我不好意思再回答她们的问题,又因莫雅臣等人阻碍,我站起身来要走了,她们都喊着我不要走,我不听喊,继续走时,来了几个女生把我拦住,希求再给她们回答几个问题。我不胜其缠,只好回到座位上,回答她们的问话。我那时性格拘谨,想回避,不堪别人多问,尤其是女生。她们对我说赞美的话时,我就要逃避,却总逃避不开,终受女生之围。
问到不堪之时,我就“逃”走了,不欲听她们对我说这样的话。走出室门时,她们叫我:“学问家,不要走,快回来!”我正遇到陶伟,见他来时,就用陶伟挡住,在她们几番请求之下,我才回去继续回答她们的问话。不知多久,来了几个男生和于生等人吵闹,才停止回答。
自从这次谈话后,班上许多女生不叫我真名,而称我学问家。每次见到我,常以“学问家”向我打招呼,她们之间说话时也叫我学问家。连陶伟等几个男生都这么叫我。我听了,觉得不同一般,得到同学们这样的尊敬,怎不令人欣然呢?
二零一七年六月八日,学校通知每班派几个人到某班参加作文比赛,颜老师选派了陶洪晖,陶伟和付,彭二女生去参加作文比赛,却不选派我去,因见我上次模拟考试写作文的速度甚慢,怕我不能准时写好作文。班上同学见不选我,多为之不平,众志成诚地劝老师派我去。尤其是那些女生,说我的作文写得很好,绝对不能不派我去。颜老师却说:“他写字写得太慢了,恐怕不能及时交卷。”许多同学说我作文拔尖,必得夺魁,不得不选派我去比赛。颜老师仍是不听,虑我写字速度之慢。同学就都争嚣道:“老师,陶扬鸿写的作文,班上谁能相比?还是让陶扬鸿去吧!让陶扬鸿去吧!”颜老师犹不应声,就又有同学嚷道:“他可是学问家呢,还不让陶扬鸿去!”颜老师其实是器重我的,就让我去参加作文比赛了。
这天作文比赛因为时间的限制,我写得很快,不似平常速度,那字写得如行云流水,刚健隽逸,笔走龙蛇,匆匆忙忙,可是因为比别人写得多,还是最后一个交卷。
竞赛后放学与洪晖同行谈论这次作文竞赛及学习上的事。复来学校的傍晚,忽见几个女生欣喜地向我问候:“学问家,可来了!”我应了她们一声,背着书包走进可教室里时,又见于生迎来问候:“呦,学问家来了!”“嗯!”当我坐在座位上时,她又向我陈诉:“学问家,真是多时不见了呀!”我看班上同学见我来了,都是一片惊喜,尤其是那些女生对我的注意很不一般,心中甚感亲切。那于生又问我在作文竞赛中发挥得好么,我说发挥得不好,她听了叹息,又说虽然发挥得不好,但以我的写作水平,也能拿得名次,对我这么关心叹惜,只有她一个女生了。
后来小学毕业考试后放暑假,很少见到她,不觉对她感到有些怀念。我与她同报三中,都考上了三中。在民中,她仍爱借阅我的诗文。
考上民中,在民中读书的女生有她和付、彭二生。一天,自己正在教室里看书时,忽见一位女生走来叫我:“陶扬鸿,你的女朋友于年华来找你。”我闻之惊愕,又怕别人听见不好意思,含羞道:“哪里是什么女朋友!”就踏门而去,见到是付生来找我,问道:“陶扬鸿,你还写有什么作品吗?”我说:“难道我给你的那篇诗文,你就看完了?”她说:“不是,于年华感到闲闷无趣,叫我来求借你的作品看看消闲。”我听其情,又给了她一本诗文。
那时我忽觉得有点高兴,不似从前那么郁闷。因为自从来民中读书,因异班而疏,于生对我冷冷清清了,许久不曾热情问话,或有心求我,而她此时又使人求我,又想读我的文章了。
那时我又想起和她小学那些往事,心中颇有感怀。她是对我那么热情,而我却对她如此无动。 我就讥嘲自己痴呆愚笨,对于人事,随其过去,不能尽心处理,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误会,不知作何解释。只是写起文章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然,而与人说起话来,尤其是女生,话总不长,不能尽言,有时还吞吞吐吐。想到自己在这里怀才不遇,遇人不淑,无所施展,缺乏良友,口才又不好,心中郁结,就写了首《才人》的四言古体诗:
我有文采,空有其才。
怀才不遇,好梦奚来?
才人才人,悠心深沉。
惟斯之资,能有何成?
惟此之笔,不足道也。
不善口辩,惟知勤写。
我痴我痴,尽日寻思。
我呆我呆,壮心难待。
我傻我傻,远处难达。
虽为才子,智力不足。
文章之才,却为谩有。
失意之时,心灵若死。
考试蹭蹬,伤心不已。
所学之物,不能尽理。
虽读圣贤,亦是呆子。
他人误己,不能自解。
口齿不俐,岂称才者?
操觚之事,人莫赞许。
我才尔尔,不足挂齿。
多情善感,默默忧愁。
我心惭愧,而感踌躇。
苦苦撰文,名声尚斯!
无名之生,乃为恒士!
尔勿歆予,我生最苦。
前路荆棘,孰为去所?
己人虽娈,可心不远。
才人傲世,是所愧耻。
······
期中考试前,于生知道与我同间教室,相隔不远,甚是高兴,对我说:“太好了,能与你在一起考试。”考了一张试卷时,她忽走来递给我一张纸,我看纸上是写了个爱情故事,不过过于旧常,以两男一女的爱情纠葛为线路,相识、分离、团聚的过程。(详细的,我日记载:考完后,突然见于生递给我一张纸,我低头细看,上面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说以砍柴为生的一个叫陶瑶飞的少年爱上了一个富贵小姐叫璐影的,但是有个叫“YY”的人来打岔,也爱上那位富贵小姐。经璐影说了她和陶瑶飞的爱情故事后,“YY”甚为感动,认影为妹妹,不再破坏她与飞的爱情。终后,飞高考考上状元,娶了影为妻。我想,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还自题“飞影传记”,似仿我小说《江中传奇》之名。我见后面还写道:不知你认为我这个故事写得好不好,请为故事那里指点下,你知道这故事里的人物写的是谁吗?我看罢,也即想到故事写的是谁,但这甚暧昧,不好意思,便不说。)还问我这故事写得怎么样,所写的人是指谁吗?我觉得故事有暗喻某男某女之事,不好明说。
当夜自习时,我回信对她说:“故事可心,但情节过快。读了你这个爱情故事,使我想起南宋诗人陆游和他表妹唐琬,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的爱情故事……”以作回复。
不久,她亲自找我借诗文看,我见她含着忧郁的目光又给了我一张信纸,我将《赠伊人》等诗和未作完的六七千字的短篇小说《离别》给她。她走后,我拆开个那封信,看信里说:
陶扬鸿
你好!
今天是一个特别不好的日子,我和班上一个朋友吵架了。从此我们便不在一起,也不能说话了,你说,我该怎么办?无情的命运为什么总是让我没有快乐?我为什么要来这里读书,又为什么要认识这些人,我真的是太是傻了!“沉思”,让我想起你那首诗,使我久久不能忘记你那首能安慰人的“沉思”之诗。所以我在向你倾诉我内心的孤独与不开心而勉强有些微笑的我,我该怎么办?我已经完全不能去开心,我开始厌学了,我不想读书也不想吃饭,你为什么不来我们班呢?如果你在我们班上,我也就可以和你讲讲话了。唉!这是没有办法的,也不会改变的。
我看了这信,想不到她,以前那么快乐的她,也竟说出这样伤心的话来。她这种久惯快乐的她,对朋友关系敏感,一和朋友闹翻,内情不堪,而生此悲观吧!又想她还是在那里读书一个学期就因与朋友闹翻而厌学厌食,那到后来遇到烦恼不开心的事更多,将会怎样呢?又见她对处理朋友关系上感到这么无奈,就回信劝慰她说:
于年华:
与朋友闹翻是正常的事,应该平心对待,学习是人生大事,不能因为与朋友闹翻而起厌学之感。对于处理朋友关系上,不要过于多心,多心会得郁抑症的。你要处理好朋友关系,就要思考你与朋友谁对谁错。若是你做错了,你就向她道歉;要是她做错了,你就多加原谅她。你对她好,她也会对你好,就不会发生争吵,变得两相疏远了。或者与她促膝相谈,可以相互了解,“化干戈为玉帛”,你们的友谊会重新开始的!(大意如此)
同时还想难怪见她的样子显得那么忧郁,这封信可以给她些安慰和帮助吧。
其实我也是个忧郁的人,常有怀才不遇,遇人不淑之感,了解我的人太少,安慰,鼓励我的人也不多。我常常幻想我喜欢的理想,美丽的人物,以安慰自己忧郁,孤独的心灵,就作了一首《赠伊人》的诗。外国的诗人,我最崇拜俄国的普希金,他为了爱情而牺牲,是个很有情感的诗人,他的诗也写得真诚热情,纯洁而芬芳。尤其是他的情诗,写得真切动人,朴素中感到优美。我就效仿他情诗的形调,写了《赠伊人》之诗。下面的《赠伊人》诗不是实指我的某位情人,而是我理想中的事物,就如曹植的《洛神赋》是他圣洁理想的象征。我心里感到彷徨和郁抑,有些事物不能如我心愿,也是我作此诗的心态。《赠伊人》诗云:
神女一样美丽的你,
让我怎能不为之倾崇?
你就宛如浩空的白云,
常孱然着清秀之面容。
你宛如暗天的姣月,
常睁开着明亮之睛瞳。
你宛如玉立的荷花,
是那样地纯洁无垢。
又宛如河边的垂柳,
是那样地文静含羞。
你宛如世外的仙女,
是那样地端庄自束。
与你相见的第一日,
就令我心生爱慕。
我有好多想向你吐露的话,
碍于物议而暗藏于心。
我好想再坐在你的身边,
倾听你那美妙的声音。
想世间多少人,
谁能有我们这么相亲?
可是相识无岁,
就离去你的身边。
自从那日离开婉丽的你
至今想起已有数年。
我们本来可以早点重逢,
而因人事的阻挠而不能相见。
我忧伤沉吟,仰望天啊,
难道我们如此无缘?
我此是心情是何等地郁悒,
都是因为不能见到你而忧愁;
我宁拒绝别人的千金贿赂,
只希冀你的一丝温柔。
你宛如光明的女神,
常印于我的心头。
我的那封信给了她一些安慰。次日下午她来见我时,不是上次表现得那么忧郁,而变得欢快自然。她对我说她老师看了我一首新诗,说写得很好,我说:“那不过是随笔写的,谬承夸奖了。”她又劝我到《风华报》上投稿,以我的文才,一定能上榜首,我唯唯诺诺,说要投稿的,说了这些,她又亲手给我一张信纸,信上对我说:
陶扬鸿:
我想你说得对吧!我们同学之间是有很多矛盾的,她的某种动作使我实在受不了,但是我自己也会犯错吧!没事,只要她和我都开心就行了,不在乎在不在一起,顺其自然吧!你的本子上《赠伊人》是写谁,能否告知与我?如果你觉得不行就算了,因为毕竟是你的秘密,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如果不行就算了。你的字应该写楷字,别写草字,你写的草字,我根本看不清。你自己写文章投稿吧,去上《风华报》,这样会对你的文章与以后出书,成名都有帮助。希望下次在《风华报》上看到你的大名,OK!
我回信说人就是要这么乐观阔达,我的《赠伊人》写的不是真实的人物,而是我心中美好事物的象征。我以前是写楷书的,后来写多了,写字的速度就快了,就写行草了,实在不能坚持写楷字,且写行楷吧,行楷是容易看得轻的。我也想投稿的,因不屑于在校报上投稿,校报上的文章写得大多平庸俗套,没有大家风范,所以至今没有在校报上投稿。我有个文学愿望,愿能与韩寒等青年作家结交并列,建立一个文学社,以此闻名海内。
虽然我的回信给她一些安慰,不再那么悲观,但是不比以前乐观了,在民中只读了半个学期的书就走了,大概又因为发生什么不快之事。是一个星期天下午,付生找我借钱,又问我看见于生么?我说:“好久不看见她了,不知在哪里。”付生说:“哪能看见她,她转学去了。”至今两年未见到她。她是对我最热情,最知道我的人。我的文章开始受知于颜老师,继受她的揄赞而使我致心于文学创作。
二零零九年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