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病已亲政了,属于他的时代来临了。他的学识,他的能力,他的任人唯贤,将要在历史卷轴中写下耀眼的成绩。
亲政之初,皇帝刘病已已把丞相之位任命给魏相,在他的支持下,丞相开始恢复他原本的职权--协助皇上处理国家大事,而不是像之前霍光大司马大将军在位时那样,内朝独大,一切事情需要霍光点头后才能执行。重新拥有权力的丞相,重新获得皇上信任的丞相,开始施展他们的抱负,为国家为皇上尽忠职守,努力为国家谋发展,为百姓谋和平谋福利。
前有魏相,兢兢业业,关心民间疾苦。为了大汉的发展,他常常把贾谊、晁错、董仲舒等人的治国思想讲给汉宣帝听,以便国家能有更好的发展。他常常敢于对皇帝的不合理行为及时进行劝谏。为了百姓的和平和国家的发展,魏相多次劝阻了皇帝出征的想法,为国家休养生息提供了和平稳定的条件。
后有丙吉,是的,就是那个刘病已的第一个贵人,救他于襁褓之中的丙吉。善良、正直、刚毅的丙吉,从不拿曾经的功劳邀功,是刘病已自己从旁人口中得知此事后,才封丙吉为博阳侯。具有亲和力的丙吉,皇帝对他是十分信任。丙吉信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虽不事必躬亲,但对国家大事十分上心,为政又很宽厚,掾史不称职,他就给他放长假,让其主动离职。临终前,皇帝向丙吉问后续丞相接班人,丙吉推荐了三位贤能之人,事实证明这三位都是不错的人选。
汉宣帝亲政之后没多久,刘病已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刘询。原因就是病已两个字比较通俗,而若是皇帝用了此名,百姓就要避讳用到此名。为了百姓方便,皇帝便把自己的名字改了。
执政之后,汉宣帝励精图治,常常召集大臣们一起商议,了解国家各方情况,商讨利民政策。在位期间,他多次论功行赏,底下的官员们都能尽心尽力为国效力。汉宣帝时期,良吏贤臣很多,给昭宣中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汉宣帝刘询,体恤百姓生活疾苦,多次减免赋税,大赦天下。百姓们感激皇上的恩典,更加勤于农业,农业经济于是蓬勃发展。百姓们有几十年的和平,农业得到发展,以致于粮食价格竟一度达到五钱一石,可见大家都很富足,基本不用另外买粮。
曾经的文景之治,在汉宣帝这里延续,并且成就了盛极一时的昭宣中兴,为汉室基业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此时的百姓,也被称为西汉最幸福的一代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