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我去体验了一次死亡。
因为工作原因,也因为猎奇的爱好,我和我的团队对于新兴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满眼看任何形式都觉得和“学习”沾边,本来自我的学习甚至“开悟”不就是从各种体验中来的嘛。
这次,我们盯上了“醒来死亡体验馆”。“死亡”能带给人多少学习?我们决定先自己去体验一下。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显然,我已经“死过了”。我带着各种各样的所见所感所想所获,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气球涨得就快要炸了,非要写一点文字排出来不可。但是,太难落笔了。这些所见所感所想所获有关于我个人的,也有关于和我一起体验的陌生伙伴的,有关于体验馆的,也有关于未来可能会来“死一次”的人的……既希望表达对这个体验馆的评价甚至建议,又希望不影响将来来体验的人的体会;既本着“尊重事实”的精神希望多些举证,又本着“不剧透”的精神觉得不能描述得过于细致剥夺了看客们的体验新鲜感;鱼和熊掌,有时注定不能共得。
为了什么体验死亡
离开体验馆的那时,我其实是略有失望的;因为和想象的死亡体验不一样(回来之后才发现其实是我自己的问题,没做好功课,其实人家醒来的公众号上明明白白都写着呢)。
我以为会是写个遗书,拍个遗照,举办个葬礼再火个化之类充满“仪式感”的死亡体验。然而,原来“仪式”并不是这个死亡体验的重点。但,并不能说,这一个下午的体验不精彩。其实,回过头看,也许,用“向死而生”四个字形容它想要传达的,会更合适。
所以,“怎么死”并不是重点,“为什么就死了”和“死完了”该怎样更清楚自己在为什么而活着,才是更值得我们看到的事。
求生欲
人人都有求生欲。如果你认为自己对“求生”无所谓甚至想要“求死”,那有那么一种可能,是你还没有真正踩在死亡边上过。如果是这样,也许,来一次“死亡体验”求死,可以推你一把,让你看到自己真正会死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反正,来了这里,你就是“必死”的,只是早几分钟晚几分钟而已;然而,说不定你会察觉到,就是为了“晚死”那么几分钟,你都会很计较,都会努力会挣扎,那也是求生欲。在我看来,察觉自己的求生欲,对“好好活着”、“活得像个人样”很有帮助。
想活成怎样的人
在这次的“死亡体验”里,有一个特别的收获,是关于“我为什么就死了”的。这是一个十来个陌生人组成的团队活动。而死,必须得一个一个来。那么,就总得有个谁先谁后了。决定先后顺序的,是一些非常特别的游戏规则,是的,也许也是社会潜规则,因为这十来个人本来也就是个社会缩影。而就像前面醒来公众号里写着的,它希望来者体验到的,不光是身体的死亡过程,还有社会身份的死亡过程。比起反正早晚“必死”的身体死亡体验,这个社会身份的死亡过程中,求生欲可能就会转变成“求胜欲”、“求认同欲”了,这时的“先死后死”似乎差别突然就变得很大,因为你的“死亡顺序”很有可能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大家共同决定的!谁希望自己的人生被他人主宰?谁希望突然就接到“你现在就必须去迎接死亡”的“通知”!(在这一场的体验中,我差点第一个就死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后来死在第四个,我感觉好接受多了!)这个关于“我为什么就死了”的思考里,不光光是对生的留恋,更有自己想要获得“社会身份认同”的渴望——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以及怎样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社会身份”的思考!
关于这一点,看得出这一场的伙伴们,每个人其实都在努力,用各自的习惯和方式。有的人是“自爆”,有的人是“守卫”,有的人投票时“倒勾”,有的人步步为攻……很好,这个体验,是个绝佳的镜子,将大家照得淋漓尽致,只要你愿意仔细看,就能知道,自己哪处用力过猛,哪里又疏于照顾。而后在今后真实的人生里,再做调整,继续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社会身份”,你想活成的那种人。
为了什么而活
彼得圣吉的书《第五项修炼》里,说的其中一项修炼,叫自我超越。是关于个人“愿景”和“使命”的探索。在我看来,这真是许多人终其一生都还没有想明白的事儿。如果说“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有关于“愿景”,那么“为了什么而活着”的动力可能就有关使命了。
然而,每个人“求生”的动力,可能会不一样,很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在不一样阶段的时候都显得很不一样。你是个老板,你会说你是为了员工而活;你是个官员,你会说你是为了人民而活;要是个贪官,可能心里的话是为了人民币而活;你是个科学家,你可能会为了开创人类未来而活……无论是以上的哪一种,无论是真心还是假话,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他们都很幸福,因为他们都能够回答那个那么难的哲学问题——“你为什么而活?”但真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可能是更迷茫的,更摇摆的:每天朝九晚五的时候,你可能会告诉自己,我是在为家人而活;拼命加班的时候,你可能会告诉自己,我是在为梦想而活;游山玩水的时候,你可能会告诉自己,我是在为享受人生而活;失恋失业的时候,你可能会告诉自己,我是在为“活着”而活……哪个才是你内心真正的声音?这个“死亡体验”里,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也许会一步步推着你,走向你自己的内心。至少,我确实发现,好几题和“自我超越”里介绍的,都有相似之处。而这些问题对每个人能产生的挖掘力到底有多大,这估计得取决于每个人的“准备程度”了;想起前两天听一位老师说的一句话:“学生准备好了,老师自然就出现了。”有时我们无法了解自己,也许,更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还不愿意,还没想清楚,还害怕,还没准备好。
关于团队
死亡体验结束讨论的时候,有伙伴说中间的环节有点像“狼人杀”。我倒完全不那么认为。狼人杀虽然有的人表里不一,有的人懵懵懂懂,但是所有的人都很清楚自己的立场和目标,可是一个目的非常明确的游戏,而且还是团队作战,有计划有策略。而这里,我觉得是每个人“心怀鬼胎”,背后的目的可能大相径庭。有的人追求过程,有的人在乎结果;有的人想建团队,有的人标榜个性;有的人说真话,有的人戴面具……是的,这才更像是真实社会里的“团队”吧,哪有狼人杀里那么理想——目标一致,价值观统一,呵呵。
最后回到我们这次去体验死亡的初衷,原本以为能把“死亡体验”结合学习产品的我们,在结束时发现,其实这个死亡体验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学习产品了。不过,也许,它的流程设计还有些缺少意外,它留给大家相互之间影响教育的空间还不够大,但对于“不想学习到这件事”的人来说,无论你做什么,他依然可以视而不见,经过“焚烧炉”里“烧过自己”之后,醒来继续过和昨天一样的人生;直到,真的死亡的那一天。希望,“醒来”能不断成长迭代,做得越来越多,而这样的人能越来越少。
祝愿每个生命,都活出应有的意义。
海懿
2017年4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