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们相聚在云端,举行第二届教师勇气更新U境进化工作坊自愿者大会。厦门志愿者团队和全国各地志愿者团队大会师,并进行简单的共创活动。两个多小时下来,能量感拉满。
吴虹校长简单交待了一下她与段艳霞老师的交流情况,呈现了9个工作坊的一些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几个工作坊。都挺让人期待的。
今天晚上,并没有为志愿者布置具体的任务,而是把厦门志愿者和全国各地志愿者随意分组,进行交流,让志愿者向内而求。 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为何承担志愿者?我可以为大会做什么?
与我同组的是,在厦门读书的杨素娇同学。没想到杨素娇同学是漳州漳浦的,听起来特别亲切。漳浦离我们并不远,而且我们工作室在漳浦做了几次活动,得到了漳浦老师的欢迎。漳浦的老师也给我留下了比较深,比较好的印象。这次对接上,有一种熟悉感,很舒服的感觉。
素娇这一次为什么能作为志愿者参与呢?因为他们的老师参加了u镜的一些课程,并带着她和其他几位同学做了相关练习。还参与了其他的一些活动。
这么年轻的孩子就能参加这么高大上的会议,而且还是作为志愿者深度参与,机会的确难得。但这样的机会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她默默努力的结果。也许因为她的认真,或者她的某一方面优秀的表现,她才成为老师选中的几个同学中的一员,也就有了参与活动的机会。
这一次能参加活动,我也是幸运的。看到第二届教师勇气更新U境进化工作坊的招募,被里面的课程所吸引。这么丰富的课程,这么有趣的研修方式,居然是免费的。而且地点还在离家比较近的厦门,真的是太吸引人了。但认真对照参与者的条件,感觉我是不够格的。
在我觉得没有机会参会的情况下,竞接到吴虹校长抛来了橄榄枝——邀请我当大会的志愿者。还给出了这样的介绍语——互加N师一期优秀学员、金牌志愿者。让我受宠若惊,幸福感爆棚。
当有学习条件的时候,我用心学习着。当有条件服务别人的时候,我力所能及地发出自己微弱的光芒。这些跟体制内的优秀,跟正常意义上的荣誉毫无关系的行为,竟然成为我进入更大优质能量场的垫脚石。真的是每一步都算数。
在对接几位参会的老师时,其中一位是我们漳州的林老师。与她的交流中,我还看到了我们市教科院陈瑞林老师对我的夸赞之语:"陈慧蓉工作室陈秀玉老师坚持每天写作300天挑战成功,这种毅力与精神何等可嘉呀,其中每天对教育事件的捕捉与敏感性、思索与深刻性、情感与交互性……不就是每个人专业成长所需要的吗?我们大多数人难于突破,根源在于惰性、观望、等待、依赖,以及主动性、持久性和创新性的严重缺失,不是吗???"
坚持读写,坚持日更,都是自我授权,没有荣誉,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我享受这个过程。我没想到,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能被看见,能被作为榜样的力量辐射别人。
无意中看到这样的夸奖,有点惭愧。今年我新网师的两门课程,一门优秀并作为榜样学员被推荐,另一门可能也会获得优秀。也坚持读书,坚持日更,但整体状态不是很好,很多想做,或该做的事情并没有做好。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自己能有更有针对性的努力,争取有更好的成效,配得起陈瑞林老师这样的夸奖,也对得起陈慧蓉老师等几位贵人的引领与关照。
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做一些跟体制内荣誉不相关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可能也没有鲜花与掌声,但这些看似没有回报的事情,恰恰是滋养我们最好的捷径。人生路,每一步都算数。做好该做的事,尽量挤出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我们的幸福感会更强,也有更多的机会链接到更好的能量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