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心理专题推荐集心理
又是一年入学季,你还焦虑吗?

又是一年入学季,你还焦虑吗?

作者: 柚妈充电屋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11:10 被阅读77次

    到了9月份,又到了入学季,又一批忐忑的家长要揪心了。幼儿园托小班的家长,担心即将入园的孩子哭闹、不适应环境,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家长,担心孩子的起跑线不够靠前,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小学的节奏。

    还记得我家少爷刚上幼儿园的情形。教室里哭声一片,教室外的家长泪眼连连,狠着心把孩子交到老师手里,幼儿园的围栏外边,占满了偷偷往教室里瞄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不少的爸爸妈妈。

    每个家长都在担心孩子有“分离焦虑”。但家长们很难意识到,其实格外焦虑的,分明是他们自己。

    分离焦虑这个词是很多父母都耳熟能详的。到底什么是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来源于哪里,分离焦虑都有那些表现呢?

    image
    一.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与婴儿期的社会依恋近期相关的。

    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其主要照顾者产生依恋,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分离焦虑是由于依恋对象的失去而造成的。

    分离焦虑,就是婴儿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情况下产生惊恐、躲避反应。

    二. 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

    分离焦虑一共有三个阶段:

    最初阶段——婴儿啼哭、悲伤,呼唤妈妈,拒绝陌生人以及痛苦的求助,愤怒的抗议。

    第二阶段——婴儿渴望妈妈的愿望受到打击,希望破灭,在悲戚中尝受失望,情感冷漠。

    第三阶段——婴儿在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之下,寻求可亲近的陌生人,企图去适应新环境。

    三. 分离焦虑初表现

    分离焦虑什么时候开始,持续多长时间等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妈妈们大多通过两种情况体会到分离焦虑,一是妈妈外出工作,大概在婴儿1岁左右,会有较明显的分离焦虑;二是3岁左右婴儿的入园阶段。

    国内的产假大多在3个月-6个月,一般婴儿在6个月以前,对妈妈的依恋并不是很明显。妈妈最初重返职场的时候,婴儿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焦虑感。随着婴儿认知的发展,对妈妈的依恋也越来越明显。

    所以很多妈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开始去工作的时候孩子并没什么反应和不适。但到孩子1岁左右,每天早晨跟孩子告别的时候像一场大战,孩子依依不舍嚎啕大哭,妈妈也泪眼婆娑,架势足以媲美一场世纪大戏。

    当妈妈忐忑不安的度过一天的工作,怀着万分期待的心情回到家时,却总能听到照顾孩子的奶奶或阿姨说,你一上班孩子就不哭了,玩的可好了类似的话,让妈妈心理犹如过山车起伏不定。

    这种状态完整的诠释了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

    和妈妈告别的时候,是最初阶段,婴儿啼哭、悲伤,拒绝其他人的帮助。

    当妈妈转身离开后,婴儿就能清晰的意识到妈妈确实是走了,伴随一定的失望,这是第二阶段。

    继而,婴儿意识到了现实的残酷性,开始从周围的人中寻找可依赖的可亲近的人,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阶段。

    分离焦虑需要一定的过渡期。

    通常建议的做法是,母亲在去工作前,轻松愉快且坚决的跟孩子道别,告诉他,妈妈去工作,大概什么时间会回来,建立较固定化仪式化的告别程序。

    即使孩子哭闹,也在完成仪式后离开,按照跟孩子约定的时间回来。等孩子习惯了这种模式,分离焦虑带来的不适感就会逐渐减轻,从而平稳的度过这个时期。

    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妈妈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掉。这种做法我并不赞成。偷偷溜掉或许可以避免孩子告别时的大哭和焦虑,但也会导致孩子的不安情绪加重,因为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就不见了。

    四. 入园的分离焦虑

    在孩子的成长轨迹中,入园应该算是第一件大事了,不仅对孩子是考验,对父母也算是不小的挑战。

    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完全步入新环境的开端。这个时期也算是分离焦虑的峰值了。

    一般入园年龄在3岁,孩子生活上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当然不排除部分被娇惯的小皇帝、小公主依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幼儿园开学季,校园内新生是哭喊声整天,校园外是徘徊留恋的家长各种偷听偷看,甚至偷偷抹眼泪。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何才能防患于未然,让入园变得不再这么悲戚戚呢?

    ·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做包办型家长。

    尽量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穿衣、如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活完全自理是不可能的,但吃饭、简单衣物的穿脱还是完全可以胜任。这样,孩子初入幼儿园,即使与老师同学并不熟识,也不会有太大的无助感,不至于出现眼泪汪汪饿着肚子等待老师喂饭的凄惨场景。

    · 高质量的陪伴。

    少宅,少电视少Ipad,尽量多带孩子外出,让孩子多和外界环境接触。户外运动、亲子游玩,尽量用真实的人来陪伴孩子,而不是电子产品。

    · 提前做好思想建设。

    让孩子熟悉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当然,没必要把幼儿园夸的像花儿一样,要实事求是的跟孩子描述幼儿园的场景。

    可以把上幼儿园说成一项光荣的事业,比如像爸爸妈妈每天去工作一样,像大哥哥大姐姐每天去上学一样。提前去幼儿园周围转一转,看看环境,游乐场所,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所期待。

    比如描述幼儿园是长大的孩子才可以去的,爸爸妈妈小时候也上幼儿园,大哥哥大姐姐也要上幼儿园,利用他们对父母的依恋,让他们了解上幼儿园是个必然的过程,是大家都要经历的。

    在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或讨价还价,或哭闹威胁,家长也要注意跟孩子沟通的方式。了解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真实原因,是分离焦虑,还是因为幼儿园出现了不好的事情,对症下药。

    · 积极引导,疏导孩子负面情绪。

    如果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尽量不问“为什么不想去”这样的问题,因为一旦这样问,孩子就会说出很多不去的理由。

    可以问“幼儿园怎么了”,让孩子自己说不想去的原因,如果孩子是撒娇或分离焦虑,孩子说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的“误导”,多说一些幼儿园的好,把孩子的想法转移过去,可能最后讨论就成为“幼儿园有多好”的话题了。

    如果孩子哭闹着不去幼儿园,就需要家长温柔而坚定的坚持。

    不要过多讨论要不要去幼儿园的问题,孩子放学也不要总问,在幼儿园哭多久啊,吃饱没啊,有人欺负你吗等等之类的话题,这些都是有负面引导作用的。

    如果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可以问,幼儿园都有哪些玩具啊,我也好想玩啊,你们吃的什么饭啊,我也好想去吃啊之类的,自然的引导孩子讲述幼儿园的事情。

    五. 坦然接受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在每个孩子身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分离焦虑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亲子关系的融洽程度,以及家长对孩子教养方式的体现。如果真的孩子分离焦虑特别明显,长时间无法过渡,那也不是孩子的问题,反而家长需要反思,是否陪伴孩子的质量不够高,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成长。

    时刻铭记,分离焦虑并不是孩子不正常或者有问题的表现,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坦然接受,共同陪伴孩子度过这一时期。

    六. 家长要学会疗伤

    正如开头提到的,家长的分离焦虑程度,很多时候是高于孩子的。家长要自我调整,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当然,信任的前提条件,是前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作为妈妈,习惯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当孩子开始有了他自己的朋友圈,独立性越来越强的时候,心里会有些许的失落。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走向他的小小社会。他会长大,他的步伐会越来越大。作为父母,我们只能目送他远去。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既然注定要分离,就自私一点,别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首先做自己,然后再做父母。有自我的父母,退出才会体面,才会给自己和孩子足够的氧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是一年入学季,你还焦虑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ks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