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分享干货的时间到了,今天分享的是“微反应”,让你轻松成为生活中的“柯南”。
想要分析真实心理状态,仅局限面部表情远远不够,还应当具体动作、语言意义,等被测试人的反应和表现,以及考虑测试员等等诸多因素,才能得到比较靠谱的结论。
微反应,在心理学上全称“心理应激微反应”,指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瞬间,会不自主地表现出不被思维控制的、瞬间的真实反应,包括:
1.微表情,属于面孔微反应;
2.除了表情之外,其他能够反应身体状态的动作;
3.语言信息,包括使用的词汇、语法、声音等等,是语言微反应。
初级测试:
1.开心的笑:真心的笑极高识别性和感染力,笑起来时候嘴角上扬,或者长大嘴巴哈哈大笑,眼睛会眯成一条缝。看到这些表情时候,表示这人非常开心,或者遇到了什么好事。
2.吃惊:生活中,看到了意外的事情或者听到了一些意外的消息,人们会本能地张大眼睛,想要看清楚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而且张开嘴的同时,会有个快速吸气的动作。
3.厌恶:如果闻到了散发臭味的食物,或者遇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脸部的动作表示我们不想看、不想闻,如果我们的耳朵能动,还可能表现出不想听的意愿。
4.愤怒:被挑衅或者被冒犯时,会引发人们的怒气。除了充满愤怒的面孔外,还会有其他进攻的动作,比如怒吼、冲撞、踢打,如果你的性格比较安静或理性,至少会有粗重的呼吸,或者露出牙齿。人在愤怒时候露出牙齿的动作,跟动物在进攻时候露出牙齿并无本质的不同。
5.恐惧:面对非常可怕的东西时候,自己又没有能力去消除这种威胁,人们就会感到恐惧。如果遇到了压倒性的威胁,人们觉得无力反抗的话,愤怒情绪会被恐惧所取代。恐惧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逃离,如果压力太大,还会造成绝望的放弃。
- 悲伤:悲伤的表情可能出现在面对至亲的离去,或者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却没有成功时候。当然也可能引发失声痛哭。
中级测试:
1.担忧:微微皱起的眉头流露出担忧的情绪。担忧是恐惧的轻微显示的衍生情绪,二者的内心状态有相似之处,都是害怕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 轻微愤怒:人们在心怀不满时候会出现这个表情,除了透露出对对方的不满之外,还透露一个重要信息:做此表情的人心里憋着一股劲,如果有条件,就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情。
高级测试:
- 并非发自内心的笑:脸部松弛,没有主动闭合的紧张的动作。真正发自内心笑的时候,嘴张这么大时候,眼睛早就眯起来了,眼角会有皱纹。
谣言OR真理?
我们看了很多影视作品,知道了很多流传甚广的规律。那么,这些规律到底是谣言还是真理?
1.眼睛向左表示回忆,向右表示编造。
有人借用了认知神经学的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差异的点来解释这个问题。很多粉丝对比深信不疑,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屡屡出错。
其实真正的事实是,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差异的结论是:左脑主要负责语言、阅读书写、数字计算,以及背诵式的记忆,逻辑推理荷符号性的思维;右脑是负责识别物体的大小、空间认知、地图、人脸、绘画、音乐、组装构造和对他人情绪感知的形象思维。这样的功能性的区分不能简单认为左脑是负责记忆,右脑是负责编造的。
因此,这点我们可以确定它是谣言。
2.男性鼻子下有海绵体,摸鼻子表示掩饰内容。
在美剧中应用的这个词叫做“勃起组织”,是个特别隐晦的词。
真正的事实是,男性鼻子的解剖结构和女性是完全相同的,并不单独存在海绵体。这个词是指海绵状的黏膜下的静脉血管,人兴奋的时候全身的血管都会膨胀,不仅仅是鼻子。
因此,这点也是谣言。
- 单独抖动一边肩膀,代表不自信,也是在说谎。
谣言。可能他肩膀不舒服,或者有蚊子在咬他。没有科学依据。
- 说谎音量会升高(也有说降低)。
升高也是撒谎,降低也是撒谎,那到底要怎么说话才不是撒谎呢?逻辑上就说不通。
- 说谎者眼睛会盯着对方看。
第五点说人在撒谎时候不会有视觉的偏移,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人在迫不得己说谎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视觉阻断,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谎言会被当面戳穿。因此说谎的时候是不是会出现视觉阻断,不能一概而论。
同时,虚情假意的示好或者表示威胁的时候,的确不太会眨眼,因为我们要表示假意的真诚。但是反过来说,不眨眼的好意是虚情假意,也是不太客观的。
靠谱的判断过程
靠谱的判断过程有情境分析、人物的分析、设计问题还有微表情的判断真假。其实在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撒谎的时候,用微反应判断真假是最后一步。情境分析非常重要,我们要判断事情的来龙去脉。
人物分析就是分析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当然,也要排除专业背景的影响。比如说演员在表演时候流露出来的表情,已经不算在微表情的定义之下的概念了。
设计问题是重中之重。设计问题的第一步,是确定基线,即给这个人的反应设定一个参考答案。****基线是一个人的正常状态,各种各样的交流方式都可以作为确定基线的方法。比如说符号性内容回忆、非纪实性信息回忆、回忆和思考、假设性表演性回忆。
在设定基线题目,有这几种类型:
无关无压
无关有压
有关无压
有关有压
比如符号性内容回忆,可以问他“你还记得岳飞的词里有写: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后面一句是什么?”
这是典型的符号性内容回忆测试题目,如果他在做这个测试有些微表情和微反应,你再问你真正想知道的内容,如果他的反应跟我们基线得出来的反应是相悖的,那么,可以判定这个人是有问题的。
非纪实性信息回忆,比如可以问“从北京到香港是哪个方向走啊?从香港返回到拉萨又是往哪个方向走?”
回忆和思考的基线,比如说“你还记得那天我们去吃的那家烧烤店叫什么名字吗?”这种大家熟知的客观问题需要回忆和思考,那么这种问题就是绝佳的基线测试题目。
假设性编造性回忆的基线测试题目,比如“如果下个季度我把销售任务上调到三千万,你需要补充哪些资源?”这种假设性的题目属于无关有压的问题,很容易和当事人说谎时的伴生反应相似或者相同。
确定各种情绪的基线测试题目。
如果你要判断这个人有没有惊讶的情绪,比如说“你知道拿破仑吗?”
“知道啊,那是我偶像。”
“那你知不知道他还是法兰西学院的科学硕士?”
如果这时候他出现了一些惊讶的表情的话,OK,你得逞了。
厌恶类情绪的测试题,比如“你觉得小李怎么样?”
“我不太清楚,没什么接触。”
“刚才我在卫生间里,听见她和别人聊你的绯闻呢。”
如果这时候她出现了皱眉、眼睑闭合、撇嘴的表情,这是典型的厌恶表情,说明当事人心情是否定和排斥的。
恐惧类的测试题,比如“听说你们公司委托了专门的团队可能要裁员,看来这场暴风雨你们是躲不过去了。”
以这类的题目会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威胁,而且经过自己的评估,感觉自己搞不定或者无法打败对方,这时候当事人可能会出现一些表情:绝望的眉毛和眼睛,收缩的防御性的身体姿态。
人类八大反应
看看这八大反应,都有神马微表情和微反应可以捕捉和分析。
- 冻结反应
人类在受到意外刺激时,第一反应是减少身体的动作,保持瞬间的静止,以便看清突发状况并且快递判断对策,从这种身体突然僵住或者减弱的反应中,可以判断对方感到吃惊,随后可能产生恐惧、愤怒、或者喜悦的心里感受。
这种意料之外的刺激也是重要的识慌线索,通常称为突破对方心里防线的有效武器。
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累积着本能的反应。在受到刺激时候,首先减少动作,保持静止,就是冻结反应。虽然很短,但是对人类来说很重要。
冻结反应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对局面做出判断,随后采取相应的举动。
- 安慰反应
人类受到批评、压力或否定等负面刺激的时候,经常会无意识地表现出一些寻求安慰的生理反应,以减缓内心的不适感。这些细微的动作透露出他们的紧张、焦虑恐惧或厌恶等负面情绪,由于说谎是迫于某种压力而进行的行为,因此,安慰反应在说谎的时候会表现得非常明显。
3.逃离反应
人类预备逃跑的时候,血液循环会自动将更多血液从身体其他部位抽离出来,输送到逃跑用的下肢中,这时候身体其他部位会出现血液颜色减退,而下肢会表现为肌肉紧张、兴奋甚至微微颤动,以便保全我们自身,这时候人们内心会感到紧张不安、恐惧、厌恶甚至愤怒。
如果你看到对方出现抖腿或者脚尖位置有偏离的时候,可以判断你说的他不敢面对,想要逃离。
4.仰视反应
人在进化的时候会积累我们的本能,会仰视比自己高大的对象,蔑视对自己矮小的对象。同时人也会本能地抬高自己的身体以建立优势,或把自己身体放低表示谦卑和顺从。
5.爱恨反应
人和人身体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体现心理距离。之前沸沸扬扬的王宝强马蓉案,有网友根据他们的照片解读说早有迹象,图中马蓉的身体更多地向宋喆偏移。
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博士的研究说,人和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有几种:
公众距离:3.6——7.5米;
社交距离:1.2——3.5米,常规社会活动、办公距离;
私人距离:45cm—1.2米,朋友、熟人和亲戚之间往来的距离;
亲密距离:0——45cm。
情侣或夫妻吵架时候说“你能不能离我远点?别碰我。”其实是爱恨反应在起作用。
6.领地反应
在自己的地盘里,人是享用绝对的权威的。我们会表现得更放松更自信,感觉会被他人尊重和认同。如果有人敢于挑战自己的领地范围,会引起强烈的警觉和反击。
在大自然中,野生动物靠气味来圈定自己的领地。人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制度,二是身体,身体的表现更多的是炫耀。
这里的炫耀指的是某种积极风格的自然散发,可能是运筹帷幄的儒雅,也可能是霸气,或者是让下属有安全感,这个状态有人叫“有气场”来形容。
7.战斗反应
当人类的愤怒情绪达到最顶峰的时候,就需要用决斗来解决。引发愤怒和战斗的原因,无论多么具体,都可以归结为生存和繁衍当中遇到的威胁。比如“同行是冤家”,就可以追溯到对生存的威胁。历史上著名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可以追溯到对繁衍的威胁。
愤怒是所有情绪中表现得最明显的一种,因此,战斗反应是最难作假的,也是最容易识别的。
- 胜败反应
战斗就有胜有败,当我们赢得一场战斗的时候,可能会做一些反重力的表现,比如高举双手,可能会跳跃,可能会挺胸抬头,表示我们在炫耀,或者获得更多关注和认同。
如果你撒谎欺骗了对方,可能会有些得意的笑,这个笑和发自内心的大笑和喜悦的笑是完全不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