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1916年宣布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这个建议得到广大人民的赞同,全世界有许多国家通过教堂仪式、贺卡和礼物来纪念父亲节。
今天是大宝生日,宝爸两三天前就给他准备好了礼物。大宝点名的转笔刀,宝爸又额外给他一个篮球,希望他能够强身健体。一早我就给他准备了他喜欢吃的皮蛋瘦肉粥,还有豆浆和蛋挞。同时告诉他今天也是父亲节,反复提示之前给他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里关于母亲节和父亲节的知识点。我问他有没有给爸爸准备礼物或者有什么话对爸爸说。他嘴里念了句“今天是我生日,怎么又是父亲节?”父母都记得孩子的生日,有几个孩子记得住父母的生日的?
图片来自网络本想教育几句,想想身为子女的我们又何曾想到过给自己的父亲准备了什么父亲节礼物,说了几句暖心窝的话。很多人把心里话埋在了心底,或者直接在朋友圈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感情和祝福,所以很多人调侃说孝子全部在朋友圈。 以前读过一句话“生活需要点仪式感”,特殊的日子更需要仪式感。而我们内敛的文化往往使我们不善言辞表达对长辈的情感。而我们的孩子似乎也继承了我们这一特点,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越长大越觉得害羞,觉得有些话不说都知道都相处融洽,一说感觉生分了很多。
图片来自网络大宝从一周岁起到六周岁几乎我们都会给他准备一个小小的生日派对,请他的小伙伴一起吃吃喝喝,唱唱跳跳,一起祝福他生日快乐。在孩子的印象中也形成了过生日就应该要庆祝一下,有小的聚会,有那么一些仪式感。所以今年在他生日的前一周他自己就再三暗示我:“妈妈。还有一周是几号?”我说“16号啊?怎么了?”“你再想想6月16日是什么日子?”后来我想起来是他的生日,但是假装不知道:“什么日子啊?不知道”他有点半开玩笑办俏皮地说:“是我的生日啊,笨啊!”说完有点不好意思又哈哈笑着跑开了。 其实,孩子小的时候很容易接受一些新的知识,很多大人看似平常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往往能够在他们的心里留下深刻的映像。我们要在他们小的时候就灌输一些仪式感的知识和习惯,不光是关于他们本身的,还有他们周围的人和事。让他们去形成习惯,善于发现和组织生活中的仪式,通过筹备这些仪式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去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而作为父母,身为子女,也应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改变自己,让自己随着年龄地增长也成长起来。做好示范带头作用,而不是一味地去满足孩子的各个愿望,让他们习惯地去感同身受,除了关注自身的需求,还要学习关心自己的父母长辈,不能一味地去索取还觉得理所当然。“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与人的感情是相互的,我抚养你长大,你要回报和反哺自己年迈的父母。动物尚且知道知恩图报,更何况人。现在社会上很多“啃老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这方面教育的缺失。 下午,我引导大宝给他爸爸写了一张祝福卡片,虽然字歪歪扭扭,但是他很欣然用心地完成了。就像上个月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的母亲节礼物——一个橡皮大小、纸糊的手提包。我接过来说了声: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