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关于爱的解说后,竟有些伤感,刺痛了我的心,也颠覆了我的思想,发现了自己的“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心理问题,原来我只是喊着“爱”的口号,宣扬着自私、愚蠢、爱无能,我离真正的爱那么远。
斯科特·派克这么定义爱的“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爱是你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一致,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既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改善。他认为坠入情网、自我界限的一时崩溃、过分的依赖、对非人类的精神贯注、不合理的自我牺牲这些情况并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需要勇气和努力的,懂得爱就要承担死亡、独立、承诺、冲突风险,学会倾听、敢于承诺、自我成长、自我反省、自尊自重……
对于斯科特·派克关于爱的全面解读不予多言,建议有空读一读,会受益匪浅。他对爱的理解跟他从事心理医生的职业,所处的充满爱的家庭,成长的经历息息相关,而我现在对爱的理解,也是来源于我缺乏爱的家庭、较为封闭的成长环境,你可能觉得我是在给自己具有缺陷的心理找借口,但我认为这是我正视自身问题存在的开始。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农村的大家庭,子夜时来到这个充满魔力的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小我就被冠名为“怕死鬼”,打从娘胎里似乎我就意识到生命诚可贵,虽然有点邪乎,但是听长辈讲,本来父亲不打算要我的,因为又是女儿,妈妈说“你好像知道你爸爸不想要你,你一出来就可能会被抛弃,所以一直不愿出来,把我折腾个半死,直到大家帮你说好话,你爸同意要你后,你才出来的”,这个场景都已经印刻在我的脑海,还有其他一些版本,但是意思差不多。我出生的那天晚上风雨交加,爸爸确实没有抛弃我,只是把我暂时送给亲戚家“喂养”一段时间,一晃就是两年,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被送回家,因为家里子女多,就像电视剧情一样,我成为那个被人“关注”的对象,邻里邻间都有些怪蜀黍怪哥哥挑逗我,家里人也会有意无意的忽视排挤我这个“外来人”,那个时候,我并不清楚哪儿才是我真正的家,更不明白这个我叫爸爸妈妈的家还会有幸福的一面,但是我还是幸运的,抱养的我那个家把我当成“公主”,这种鲜明的待遇,让我产生了恨,也产生了爱。回首过去,很多经历都成为我特有的财富,其实在18岁之前我还怨恨父母,心里的憋屈经不得触碰,一碰就会爆发,但是大多时候,还是懂得自我调整,因为我的真诚,我的努力学习,我有很多爱我的朋友,家人也开始慢慢理解我,18岁之后应该算是我真正认识爱、享受爱、学会爱的开始。26岁的我不能说自己多么成熟,但是也不至于幼稚,我拥有爱我的家人、朋友,我爱我所有,我理解我们这样的家庭,明白父母的不容易,知道一切都有它存在的积极意义,并不断努力学习,努力完善自己。
过去已成事实,不需要缅怀,现在才是我要好好面对的生活。可是不得不承认,过去可以很容易束缚我。之前我也在反思,为什么每次谈恋爱我都会迷失自我,为什么我害怕失去却无所谓失去?是我不够好吗?是每次都遇到错的人了吗?是我太不稳定又渴望稳定吗?我到底错在哪儿,一直不得其解。从斯科特·派克心理学角度看自己,发现我确实有较为严重的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问题,内心很清楚缺乏爱、缺乏安全感,一直还把自己当成小孩,一味要求别人宠你爱你顺从你,竟然厚颜无耻把“因为我爱你”当作筹码,要求别人无条件的理解你的所有,不过是爱的寄生虫而已,现在终于明白跟我谈恋爱,那个人是需要多大的勇气,而这也是我为什么会接受有勇气的人。其实,往往你并没有弄清楚,什么才是你想要的,什么才是爱。世界上,人际关系,家人、朋友、爱人不是全部,但是不管什么关系,都是互相独立的个体,但也是相关联的团体。
爱是自由,爱是付出,爱是承诺,爱是成长,爱也是回报。主动给父母打电话问候,微信视频沟通,保持跟家里人交流,没事串串门,周末约上三五个朋友去郊区走走,对身边的人多一份善意,多一些热忱,保持笑容,努力工作努力学习……
爱就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