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一章讲石猴出世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猴王,白手起家赢得了荣华富贵,好像英雄一世无所缺憾了,这是一只老猴子在酒宴中死掉了,此时的石猴虽然称王称霸,位极群猴,但依然感受到来自死亡的深深恐惧,由此也引起了他对人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最终产生求学长生不老之术的念头,道心由此打开了一个缝,一步步引领他走上了修行之路。那求道的地点是何处呢?叫作“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斜月”就是一钩;“三星洞”就是三个点。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心灵的“心”字。就是人心,所以叫“灵台方寸”。这就是后来的斗战胜佛,当时的猴王问道求学之地。那老师是谁呢?“洞中有一个老神仙,称名须菩提。”《华严经》讲: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就是在人心之中,种下菩提种子,自耕福田,让它长大,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这个时候人心就变成了菩提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33078/22587ae7f09ca77a.jpg)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约”是节约,这里指的是穷困的意思。这句话的字面含义比较简单,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安处于穷困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他就不要原则了,不择手段要改变;也不能长期安处于富贵安乐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他也要抱怨。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仁则心安,不仁则不安。仁是仁者的本心、本性,是其坚守之道。智慧的人,知道“智慧的巅峰是德行”,懂得“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知道仁义的价值和利益,所以会努力按照仁德的标准来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33078/973f5bf9414456a0.jpg)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脑袋里反复出现的是一个大家经常看到的话题“这个时代是个浮躁的时代”。细心观察身边的人们,大都处于焦虑烦躁的状态,充满着对自身处境和生活的不满。有种奇怪的现象:老师说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当老师,医生说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当医生,甚至连公务员都不再像以前那样想自己的孩子当公务员。在变化的时代,人们变成了变化的一部分,想停下来,却身不由己。我们试图想抓住什么,匆匆走过之后,松开手除了枯草尘埃,一无所有。
反观30年前,那会儿还可以“接班”,能接上班那是梦寐以求的事儿;再由此向前,子承父业是社会的共识和趋势。
木心先生说:“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无意于怀古,却深深感动于那份安定的温暖。都说岁月的枯燥反复,足以把柔软的心灵摩挲出厚厚的茧子,人们也就习惯于把心藏在那茧子里,以坚硬的外壳对人,既寂寞了自己,也冷漠了别人。有人把孩子般童真的心灵比作一面明亮的镜子,可以照见世间所有的美好,经过岁月风尘的磨砺,这面镜子没有打磨得更加光洁,却变得不再明亮,还长出了叫做名利的锈迹。以至于我们自己都忘了还有一份真性情,带着与生俱来的纯真和美好,而儒家认为便是那叫人作善的“仁爱之心”。行星有自己的轨道,偏离了便要坠毁,车马有自己的道理,离开了便寸步难行,人当然也要有“道”,不走在这“道”上,自然左右不是,如夫子所言“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这也不舒服那也不对劲。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33078/dd9b4263f14c541a.jpg)
儒家价值体系中,终极追求不是上天堂,投好胎,更不是“赎罪”,而是“青史留名”,历史对他的评价,所谓“留取碧血照汗青”,这是终极追求目标。从“打倒孔家店”开始,把这一套逐渐消解了。这便是我们的浮躁、烦躁、焦躁的根源所在。随着这套几千年安身立命的体系崩解,我们的文化混沌,杂乱无章,无法再提供人的终极目标。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信仰短缺,文化秩序也相当混乱;用以感召人们的核心文化精神蒼白无力,多数人心中除了功名利禄之外无所支撑,找不到精神家园。我们内心非常需要信仰,人心里没有信仰,日子是不好过的。
如此我们更加需要“立”,这是个人格和价值观问题,为人处世找到坐标系和价值观,找到自己想走的道路。儒家讲的道,对孔子来说比生命还要重要,所以他讲:朝闻道,夕死可矣。“儒”是一个人一个需,也就是做一个被人需要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这叫“而立”。中国文化传承了几千年,道统不断。道统也是围绕道。有人便说道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儒家,道家和佛家一样都指向一个去处,那便是道。而道的内涵,三家各表。
孔子感叹他最喜欢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幸福和快乐当然需要条件,但是,真的需要那么多条件吗?一箪食一瓢饮可以很快乐,吃大餐喝美酒可以不快乐。快乐来源于心的安稳。清代大学士张英说:人心至灵至动,唯读书能养也。我理解张英所说的读书,是让心灵在饱含着“仁”与“爱”之书中畅快徜徉,就如久在红尘之中的游子,回到了故乡,那份皈依与恬静,不论什么时候想起,都能在心灵深处得到最美好的深深依恋,都能在嘴角流露出最温馨的会心一笑。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33078/1d766c15c5bfdc91.jpg)
生如逆旅,行走于天地之间,便要修好立于天地之间的那颗心,千帆过尽、万水朝宗,方知“是非即是成败”“大道才是捷径”,如何不稳、如何不定、如何不安。
改冯唐的三句话:不计较,不着急,不害怕。
心在仁在,如此,安好!
网友评论
也只有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