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情随笔读书散文
以沉眠的锐气自刺一剑——评《风吹在水上—致宋淇诗文集》

以沉眠的锐气自刺一剑——评《风吹在水上—致宋淇诗文集》

作者: 李让眉此间清坐 | 来源:发表于2019-04-18 08:32 被阅读0次

大凡书信集,往往逃不离一些琐碎的絮叨话,对无心领略八卦的读者而言,往往颇具提纯难度,而吴兴华这六十余封信全可脱诸此虞。

吴宋之交当是纯精神层面的来往,纯以书信内容视之,并不见太多火灶气——而纯在诗,在论,在自省。贫病僦居、兵隳临境,吴兴华仍有心旁若无人地与宋谈论古人的梅花诗,这样对生活极端之冷漠与对精神极端的热情两厢交织,委实令人神往。

作为被时代掩误的文人,吴兴华自身颇具矛盾感。他中国古典腹箧极深,但审美批评体系却全出西方,这一点与钱钟书恰恰相反。他自视极高,却也不肯接受超乎自己水准的赞誉。他不崇古,也不附今——每有自出机杼,倒也显然未存标新立异,与人争胜的心。这是个极天真,甚至日常交流时或许令人不适的天才,这种灼热与跳荡。如非宋淇这般水样的性子,怕也少有人接得住。

吴亦出有几本文集,看去倒却不如书信集更见锋芒。书信随意,不存着标立世人之前的心,也便更见真切,也为其读写的脉络保存了时间线。他评诗对音节律动的要求近乎严苛——这种要求不独出乎国人古音的审美,亦兼有西诗体系里挽歌对句、轻重音切换、六步格诸类的考量。虽然他的诗歌作品以仍是散文化的,以当代的观念来看够不上纯粹的现代性,但在一封封书信的推动下我们看得出,吴兴华一直在致力于实验和进取,也一直在与自己的观念战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种战斗的精神,在论诗的干货之外,对我们这些窥看他信件的人来说,当也是一层附加的鼓舞。

此外,我亦看到他曾与我关注过同样一拨沉埋在历史中、极其冷门的清人——如舒位,如王昙。他曾心心念念撰文打捞,为以翻案起复,而为其性子耿狷,又英年早殁,如今他的才华尚半作沉埋,况他人乎?

总体来看,对于没有太多诗学根骨的人,这本书或者并非必读,但倘有这个余兴翻开,我以为是绝不至后悔的。散漫流转的灵思、推心置腹的探讨、鲜热叠递的成果、破纸而来的狂热,均颇得那个我们崇拜却无力抵达的时代独有的锐气。

倘你有心学诗,又在故纸堆和老夫子面孔里日复一日思力麻木起来,我以为颇不妨翻开书本,以这沉眠已久的锐气自刺一剑。

惊醒而后,谁知是个什么世界。

相关文章

  • 以沉眠的锐气自刺一剑——评《风吹在水上—致宋淇诗文集》

    大凡书信集,往往逃不离一些琐碎的絮叨话,对无心领略八卦的读者而言,往往颇具提纯难度,而吴兴华这六十余封信全可脱诸此...

  • 诗经|国风·卫风·竹竿

    籊(tì)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钓鱼竹竿细又长,曾经垂钓淇水上。难道不把旧地想,路远无法归故乡。...

  • 黑光

    黑色的光 照瞎了他的眼 从此 只能看见 黑色 风,吹在了融化的火上 风,吹在了凝固的水上 黑色的风 吹走了黑色的光...

  • 巜囯风·卫风·竹竿》

    国风·卫风·竹竿 籊籊竹竿⑴,以钓于淇。岂不尔思⑵?远莫致之⑶。 泉源在左⑷,淇水在右。女子有行⑸,远兄弟父母。 ...

  • 竿长难及乡

    《诗经·竹竿》是一首卫风怀乡之诗,具文如下: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

  • 诗经/思乡译文及注释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出自先秦的《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

  • “淇”彩缤纷18

    第五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淇淇进步了!!! 本周里,乖淇淇一改常态、一如既往,自周一到周五,天天...

  • 《竹竿》

    籊(ti)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淇水在右,泉源在...

  • 女人,有两个家——读《诗经》之《卫风·竹竿》

    原文: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

  • 诗经-卫风-竹竿

    籊(tì)籊(tì)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沉眠的锐气自刺一剑——评《风吹在水上—致宋淇诗文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ga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