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销售与口才成长励志每天写1000字
对同样的故事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每日观察0063)

对同样的故事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每日观察0063)

作者: 樊荣强 | 来源:发表于2019-08-09 14:53 被阅读21次
    对同样的故事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每日观察0063)

    文/樊荣强

    今天看今日头条上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先生发的一个故事:

    托尔斯泰有一篇小说很有启发性:在俄帝国,贵族拥有土地,农夫只是奴隶,一辈子也分不到一小块地。有个贵族愿意送给他的奴隶一块地,约定好清晨第一道阳光出来到太阳下山,他所跑过的路线,圈起来全部送给他。机会难得,农夫天一亮就开始跑,舍不得吃饭喝水,绕成了好大一块地,最后太阳下山时,他累死了,倒在地上。原来他需要的只是三尺宽、六尺长的地。

    傅佩荣先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哲学教授。前些天他在头条上发的关于儒家与道家的区别,我表达过不同的观点。他说:

    很多朋友问我儒家与道家的差异,我总结了以下三点:一、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之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之自然性。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有,突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有,展现宇宙视野。三、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脱。

    对于傅先生的这个答案,我有不同的意见。当时的留言说:傅教授,我非常敬佩你的学问功底,但是第一条我不赞成,我认为儒家是以社会为中心,道家是以个人为中心,他们都是以人为中心。

    我说这段话,是想说明一个观点:我们每个人总是对相同的东西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为什么?主要的原因包括:价值观、世界观、智商也就是理解力、个人的所掌握的依据、思维方式与习惯、个人所处的位置即屁股指挥脑袋、外部的压力,等等。

    就拿开篇那个托尔斯泰小说的故事而言,网友的评论就表现出不同的理解,简单梳理如下几种:

    1、为什么穷人就该接受命运,不需要去努力争取?

    2、做人要知足,要有智慧。

    3、正如李斯所说“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贫困”。一个没有土地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很难获得幸福感。

    4、人生就是这样,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走。

    5、毒鸡汤,凭什么贵族拥有大量土地,革命才是硬道理。

    我觉得,当我们的脑袋能够包容和接受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意见,才是一个真正智慧的脑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同样的故事有不同的理解,为什么?(每日观察006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kh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