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到: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今天回老家看望奶奶,到奶奶家时隔着帘子看见奶奶在堂屋里忙活,进去发现奶奶在捡豆子。她将豆子和壳脱离后,把坏的豆子捡出来留下好的,记忆中每一次见奶奶她都在忙不同的忙活,很少闲下来。我问奶奶捡了豆子用它来干嘛,奶奶说拣好之后留着,可以吃,也可以卖掉。我心想只有这么一点点怎么卖啊,不过转念一想可以换豆腐的,之前不都可以这么干吗?
自从爷爷去世后奶奶跟我们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家人们各有各的工作就都不在家了,奶奶又重新一个人生活了。
一、享受一个人的清净
大概奶奶和我一样:是向往着一个人的清净。过年奶奶在我家时,家里有了客人奶奶也是经常一个人出去,奶奶一项寡言,好像呆在人多的地方并不自在。好在她身体硬朗,一个人生活我们也不必为她的身体担忧,今天看到奶奶把自己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个人在安闲自在的忙活,心便安了。
二、享受一个人的自在
虽然是夏天,老家的农村也不算特别热,奶奶是见我们来了才打开风扇,这点我们也很相似:不到热的受不了我是不会开空调和风扇的。因为我很少出汗,稍微有一点风或者凉意,毛孔就好迅速闭塞,导致汗水内侵,经常因汗水无法流出而很不舒服。奶奶可能也是不怕热的,所以一个人也挺好,可以不用考虑其它人的冷暖,关注自身的状态,满足自我需求即可。
三、可有可无的用餐
见到我来,奶奶忙拿出一些吃的给我,先是从袋子里拿出两根香蕉一人一根吃了,然后从橱柜里拿出几个油坨,说是后面的红岩婶婶今天早上送来的,自己早上吃了三个。本来饭量就不大的她,吃了三个也不饿了,就当作早餐了。说着又跟奶奶聊起吃饭的事,发现我和奶奶又是很相似:关于一个人吃饭——吃饱了就行,也不管科不科学,有没有营养,一样东西可以吃很久,并且经常为食物太多而发愁,一个人吃饭还有的自在是不用考虑其它人的口味。
我也意识到这样不太行,自己的胃病和体质在走下坡路都是因为不注重饮食,奶奶也有一段时间营养不良,不过即便知道后果,一个人还是有点懒,突然感觉“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真的是一种心酸。由于自己吃的比较简单,所以不太会张罗人多时候的用餐,甚至有客人来了也不太会主动留人吃饭,因为怕怠慢了客人,这点我和奶奶也有点相似。
从奶奶家出来,突然发现:不管年龄几何,一个人生活有着惊人的相似。现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放弃热闹,独自生活,习惯一个人吃饭、睡觉、看书、旅行,把孤单过成一个人的狂欢。对比奶奶的生活方式,感觉这种懒人型独居,是仿照独身老年人生活,这一代的年轻人提前感受了老年独居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