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素材库首页推荐
面对猖獗的电信诈骗,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猖獗的电信诈骗,我们该怎么办?

作者: 六十度冰 | 来源:发表于2016-08-27 23:42 被阅读1723次
图片源于网络

近期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已有两名准大学生受骗后无法承受金钱的损失和内心的自责而离世。若不是因为出了人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可能警方还是像面对司空见惯的案件一样,仅仅说“这个钱很难追回”,“线索需要自己找”,“我们警力不足,几个人要负责整个区域的工作”这类的话敷衍了事。虽然目前已有多名主犯被抓,公安部也已针对在逃犯罪嫌疑人发布了A级通缉令,但即便所有罪犯都能落入法网,受到法律上应有的惩罚,但受害人的宝贵生命却是永远无法追回的损失,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诈骗案件如此猖獗,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真正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骗子也是钻了法律空子,所以才为所欲为。这确实一个重要因素,但立法还需要时间,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要做好防范。接到诈骗短息和电话时,你或许心生愤怒,或许嘲笑那些小儿科的惯用伎俩,但你是否仔细想过我们的信息究竟是怎么被骗子知道的?万一信息泄露,骗子会拿去做什么?有哪些防范措施?

是谁泄露了个人信息?

  1. 黑色产业链
    最近这几起电信诈骗案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案者精确掌握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是否办理助学贷款、是否预定机票等。既然骗子能知道这么多,一定不是几个人所为,他们背后还有更可怕的推手,所有这些骗子和助推者都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在骗子利用这些个人信息作案之前,获取和倒卖个人信息的的团伙才是始作俑者。他们形成了非法获取、贩卖、使用个人信息牟取利益的黑色产业链。

  2. 拥有数据的不规范机构
    之所以有人能够获取到个人信息,是因为掌握个人信息的机构没有对这些信息做好保护。这些机构又是谁呢?政府、民航、教育、医疗、金融等公权部门(准公权部门)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都可能是案件的源头。我们每个人上学不可能不办理学籍档案、考试升学手续,工作又需要办理医保、社保,乘坐火车、飞机、长途汽车都需要实名认证才能购票。这些机构都掌握了大量个人信息。另外,办理商场会员卡、办理上门推销的银行信用卡、为了领取礼品而关注来历不明的APP或公众号、参加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才能参与的活动,都可能隐藏着信息泄露的“陷阱”。

  3. 第三方公司
    什么是第三方?根据360百科的定义,“第三方通常指合同关系双方的两个主体之外相对独立的,有一定公正性的第三方主体,一般引入第三方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交易的公平、公正,避免纠纷和欺诈。比如现实中合同关系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第三方服务;第三方物流;第三方认证;第三方采购;第三方检测;第三方理财;第三方推荐;第三方监造”。举例来说,正常情况下我们需要拨打12306或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上订票,如果你为了提高成功订票的可能性而使用了抢票软件,你的个人信息就可能泄露给第三方软件。如果你想乘坐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没有在官网购票,而是登录第三个网站网站购票,也可能泄露个人信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小文就是因为在第三方平台购票被泄露个人信息,收到诈骗短信而被骗6100元学费。另外,网上购物、注册求职网站、社交平台等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环节,都可能被第三方非法利用而泄露个人信息。

信息泄露会产生哪些后果?

  1. 骗财
    骗子窃取个人信息之后,多半是惦记你的钱。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上学时一个同班同学qq被盗,骗子向她的qq好友同学借钱,那个好友居然相信就把钱打给对方,事后发现被骗,两位同学因此吵了一架,结下仇怨。还有一些人在不正规的网上购物,遭遇钓鱼网站,银行卡上的钱瞬间被转走。另外还有其它一些各式各样的行骗花招,通过让人按照指示操作ATM机等方式骗取钱财。

  2. 骚扰
    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很多商家都知道信息的重要性,但获取个人信息的手段未必光明正大,于是我们的个人信息就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被一些汉奸悄悄出卖了。所以,各种骚扰电话、骚扰短息、垃圾邮件满天飞,不仅干扰了心情,甚至还打断了工作节奏。

  3. 惹官司
    如果骗子不仅获取了姓名、电话、家庭住址,而且还获取了身份证号、户口本,那就太恐怖了。他可以利用这些个人信息办理信用卡,让你欠下一笔巨债,而且影响个人信用之后让你无法顺利办理房屋按揭等业务。骗子甚至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以你的名义干坏事,侵害你的名誉权,让你莫名成了罪人。

有哪些防范措施?

  1. 关注法治事件,加强防范意识
    受害人徐玉玉、小刘都是单纯的学生,出身于贫困家庭,把所有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平时可能很少有意识地关注社会。在学校和家庭的保护伞下,习惯了相信别人,习惯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指令行事。可是,就在开学前的空隙,还没有学会分辨世间险恶的一面,还来不及对周围虚假乱想产生疑虑,就被骗子利用而付出了宝贵生命。以此为鉴,我们不管多么忙,在工作和学习之余,一定要适当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法治事件,在处理任何事务时学会思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学生可能无暇顾及其他。毕业之前,学校可以开展社会对接教育,甚至可以将法治事件实例分析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家长和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人格健全,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2. 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现在很多场合都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比如网上购物、求职、办理各种会员卡时,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对方是否可靠,我们有没有必要填写一些个人信息。比如,我在毕业求职时,有一次去一家公司应聘,不仅需要填写姓名、电话、住址等基本信息,还需要填写身份证号、户籍详细地址、家庭成员的姓名、电话、工作岗位等详细信息,甚至学习经历要从小学开始写起,还要填写班主任、班长等人的详细信息,这就很过分了。毕竟这才是求职第一面,什么都不了解,凭什么像查户口一样盘问个遍。所以当时我看了那张表就直言有些信息不该填。以前我曾去楼下的一家普通饭店吃烤鱼,结账时服务员说可以办会员卡就可以打八折,但是当她说必须提供身份证号时我犹豫了。它就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小饭店,凭什么要我的身份证号,我想这种打折卡不办也罢,别为了省点钱而被出卖了个人信息。另外,平时遇到各种需要填写个人资料的礼品赠送活动,也要断然拒绝。

  3. 不轻易使用第三方软件或平台
    如今,我们办理订票、医院挂号、酒店预定等业务有很多种方式,似乎生活方便了很多。但第三方软件或平台非常混杂甚至真假难辨。这时我们就需要有选择地甄别和使用了。如果有官网或官方平台,就尽量不要投机取巧选择其他网站或平台。需要下载软件时,尽量在官网或行业口碑较好的网站下载,使用之前不要省去杀毒环节,如果安装之后出现电脑异常或某些社交账号被盗等问题,一定要果断卸载。如果在网上购物之后接到骗子电话,骗子精确说出你购买的商品、商家和你的姓名、地址等信息,说明商家网站可能被第三方接入,你的个人信息已被共享。这时要把事实及时反馈给商家采取补救措施。为了避免同样的事情发生,以后就不要再选择在这个商家购买商品。在注册登录某些应用时,一定要看看有没有“是否可以读取用户的通讯录”这样的选项,如果不小心选择了“允许”,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信息也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对方获取。另外,价格低得出奇的拼团活动、微信清理好友测试以及各自稀奇古怪的网上测试都可能是诱饵,请远离,不要上当。

以上分析了我们的信息是如何泄露的、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以及如何做好防范工作。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警觉,保护好自己、家人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尽管信息泄露在某些行业中已经不是公开的秘密,我们对频繁的骚然电话、垃圾邮件和短信也已经司空见惯,但我们必须从集体不作为中苏醒过来,果断举报电信诈骗和其它利用个人信息的犯罪活动,在社交媒体中发声,以此推动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Elta_era:没什么用,总会有防不胜防的时候。政府的态度才是根本,这次要不是搞成了社会事件,很可能也破不了案。
    六十度冰:@Elta_era 是啊,很多事情他们根本就不想管,有关部门也该反省一下
    Elta_era:@六十度冰 单纯的独立事件,很少人会被骗。被骗的时候通常都是在事赶事的时候,就像这次那个孩子在等奖学金,有人通知他奖学金到了。提高防范,提高了对独立事件的辨别,而对关联事件,防范存在一定困难。其实,让大家去分析被骗者的方式,给一些人一定的资源,也可以找到骗子,但是jc就是不愿意去办这类的案件。亡羊补牢固然没错,但是每次都亡羊了才补牢,这其实很有问题
    六十度冰:@Elta_era 至少可以减少这种事的概率
  • f2b4fd78bf6b:凡事找理由要你交钱的就是诈骗,就这么简单
    六十度冰:@浅夏Hugo 捂好钱袋,做好防范,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骗子想骗就能骗:grin:
  • 憨兜尼:银行信用卡!经常把信息卖给卖房地产的,还有各种其它行业!!这些非法贩卖隐私信息难道不需要立法吗?包括学校也会卖学生隐私!一边打成必须实名的旗帜,一边做着卑鄙的勾当!
    六十度冰:@憨兜尼 这些机构都是原罪,呼唤相关法律早日出台!
  • 憨兜尼:骗子太可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人隐私信息根本没有得到保护!在互联网时代,订机票买火车票都要实名制,淘宝现在也要实名,银行信用卡,那这些透露出去的信息不应该得到保护吗?是不是有一天,别人想找一个人,百度一下名字,就会以区域划分,出现所有同名的住址电话身份证号职业??个人隐私立法才是关键,网络平台立法才是关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六十度冰:@憨兜尼 没有有效的法律保障,实名制反而成了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机会,希望切实有效的法律早日出台!
  • PoeticSatan:关于安溪人诈骗徐玉玉致死事件的思考

    安溪是全国诈骗的原发性密集区,据悉每年发出的诈骗短信达百万条之多,安溪曾是亚洲最繁忙的电信站点。看到徐玉玉的照片,一个花季女孩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电信诈骗犯的家也并不富裕,以务农种茶为生收入微薄,这样的情况在安溪很普遍。

    没有人是天生就要做恶人与罪犯的,贫穷往往是逼迫的原因之一。自古穷乡僻壤出刁民,只有改变安溪人的乡村的贫穷局面,才能真正根治安溪一部分人靠电信诈骗致富的思想。

    要改变茶农辛苦种茶获利微薄,赚钱的是经销商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成立铁观音集团,实行政府主导的铁观音茶叶的全部种植面积上的统购统销。这样才能避免私人私企收购茶叶,压榨茶农利益,让茶农生存艰难的情况。由政府专业技术人员考察地块是否适合种品质茶叶,不适合出优良品的不要种茶,并对茶农进行种植指导,使用生物农药和肥料。茶叶收货时按照统一收购价收购,收购成本和茶叶炒制和销售成本均衡甚至占得更多。因为这是民生工程,安民工程,不能简单的当作生意来考虑。对于不适合种茶地块的农民,通过就业技能辅导,就业渠道引导,让他们能够过上好日子。

    安居乐业是生民之本,只有政府重视,并切实的做好民生工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样事情的在发生。
    PoeticSatan
    六十度冰:@魏魏魏魏 是的,穷只是借口,不能因为穷就损害他人利益
    魏魏魏魏:@PoeticSatan 我们家乡也穷,要不要再回到大集体、合作社的时代,靠国家来帮我们致富发财?等靠要都是被动的,不能说我收入低我就可以去做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吧?
    六十度冰:@PoeticSatan 贫穷是万恶之源,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安定,也是减少犯罪的一种方式。
  • d40e7b84b384:不使用第三方...有时候不能不使用啊
    六十度冰:@大魔怪小魔怪小小 尽量不用第三方,必须用的话也需谨慎
  • qyuky:不可否认很多时候,社会是好的。但,遇到紧急情况时打110,通常会被社区派出所的民警骂为什么不打社区报警电话要打110。电信诈骗案太多,如果不是因为近期媒体报道,这事又只会是不了了之,被骗几十万的那些人,也是被文中第一段所说的那样,追不回了。在各方很难保证自己的信息安全时,自己保护自己的,会更实在一些。个人给些建议:1,如果常在网上购物,开多一个手机号码,只接电话不打的那种,最便宜月租或者免月租的就好,地址用办公室的,收件人写某先生,不写全名。2,机票、火车票、汽车票,都在官网上买。例如,南航已经保证官网上的票是同等舱位全网最低,连携程都比它贵1块,还在第三方买什么呢?火车票除了12306,其他的还是算了。汽车票现在各车站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广东还有广东省联网售票,都属于官方渠道。3,收到各种短信,关于银行的、关于钱的,不贪便宜,更不要把个人信息提交出去。从来不会有商家让利的事。在一件商品便宜了,总会在其他商品或者在其他人身上赚得回来。4,街边办卡、注册什么的,尤其是贷款的、给奖品的,不要感兴趣。5,行政服务类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你不得不提供真实的信息,这类只能祈祷它安全。但是,如果网上提交的,自己在留意网站的真实性。6,400开头的电话一律没必要接听,外省的固定电话,假如你没有印象办过什么事,就不用接了,也不用挂断,真是有事找你的,一般会打第二遍,否则,接了就是免费送什么办什么的,例如免费提高信用卡额度。这已经能确定你的信用卡消费记录被窃取了,他们手上的信息是真实的。7,其他的,留给其他人说吧,刚睡醒,暂时想到这些。
    六十度冰:@qyuky 好办法:+1:
    qyuky:@qyuky 不想用多个手机或者没有双卡双待的盆友,中国移动有个一卡多号,虚拟的副号,5元/月/号码,使用主号码接打电话,不需要另外的实体SIM卡,中国电信同样也有副号业务,价格差不多。骚扰、诈骗电诈/短信举报平台,www.12321.cn,另有微信公众号或和卓客户端,举报有效,之前查到被举报发诈骗短信的手机号码已被停机。境外号码的,暂时不知道有什么渠道。
    六十度冰:@qyuky 你给出建议非常好:+1:毕竟这事关乎每一个人,我们都要做好防范。
  • 孤独之旅:不信谣不传谣呗:u7981:
    六十度冰:@孤独之旅 嗯,需谨慎。
  • a4bf8b0c342c:除非不留电话给中介和快递,否则除了频繁换号外无解。
    六十度冰:@平川 这个确实很难避免,接到骚扰电话可以拉黑,举报
  • 馬喬:挺好,切实
    六十度冰:@馬喬 :smile:

本文标题:面对猖獗的电信诈骗,我们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sg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