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某省出版业的消息,该省去年人均购书23元,位居全国第一,不辱“文化大省”之誉,但是除去教材和教学辅导两类书籍,该省人均购书仅为9角钱,如果再从中除去乱七八糟的“书籍”也许只剩下三四角钱了。呜呼,“文化大省”尚且如此,遑论其他?
好像是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在全国征订新版《普希金全集》,达到1000万套,平均每20人就拥有一套。我曾怀疑报道有误,这不是《圣经》不是钦定的小册子,如何会达到这个令人吃惊的数目?可是即使是报纸误加了一个“0”,也还有100万套。俄罗斯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成正比。
说到读书的话题让人感到无奈。江苏徐州的几所乡村小学,不少学生能背诵二三百首古诗词,可是现在如果能有会背一百首古诗词的处长,局长,大约一定要领衔倡导成立什么学会;如果有个老板能背一百首古诗词,人们一定会称他儒商。诚然,能通点诗文未必代表文明素养,但是如果能识点风雅,甚或知道要附庸风雅,过于粗俗的事也许就会少一些,情感或许或纯正一些。他要真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未必好意思在公宴上糟蹋;他读懂了“邑有流亡愧俸钱”,在谋私时或许会三思而后行。---我说这样的话,也许又要被讥为“理想主义者的梦呓”凭空扣我一顶左倾或是右倾的帽子,可是也许很多人都会希望有那样的现实。
记不清是谁说的,“贫困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盼富,求贵,目的似乎很俗,不过这总比以霸权谩骂读书人“越读越蠢”要开明。读书少,品味低,才会乱折腾。但是人均购书只有那么可怜的几毛钱,是会让喜欢鼓吹“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人们汗颜的。
人总爱感叹自己的聪明,都以为世间的一部大书---弄权、刮钱、攀附、保命,升官,等等,只要全部都通明;练达,即可混世,立身不败,而启智的书,修身的书,论道的书,他就觉得多余了。文化有什么用?知识有什么用?抵得上权贵的一个呵欠吗?抵得上一发“钱弹”吗?辛弃疾有词云“却将万字平绒策,换做东家种树书”这是爱国英雄寒心到极处才发出的牢骚(简直如同诅咒)我们从中可以想见那个时代的专制加愚昧。但是他毕竟换得种树的书,那毕竟还是有用的书(想到环境荒漠化问题,我们中国现在倒是真需要一些“种树钱”的)。理想与现实从来都是矛盾的,如今,能换给稼轩的也许是发财经,婚恋大全,明星的回忆或是人造美女的口述实录了---这些书毕竟也还有用,只怕再换下去,人人爱“厚黑”十三亿人全成阴谋家,那我们中国,就真的不需要教育了。
说道读书,真让人感慨。中国的父亲教育孩子常常会有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经文”这“都不怕”大有深意。但恰恰就是这种“都不怕”才最可怕。读书的目的如果是为了“不怕”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有点“牛”气。那意义也就很有限了。粗俗无知可怕,更为可怕的是粗俗无知之上,又逐渐“焐”出专横习气,以为天不怕地不怕就等于满腹经纶。我们中国,恐怕是世界上谈“读书”最多的国家,想到这一点,不知是喜是忧。
读后感:这个话题不算新鲜了,当前的社会能静下心来的读书的人不多了。也许能有时间来看书算是一种难得的消遣了,除了以文字为生的人之外。再想回到以前的那种读书的氛围实在是难得了,因为环境的变化,人的选择性增多,有的时候看书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定力。注意力也是稀缺的,以我为例,本来认为暑假没有什么别的安排。应该可以有很多时间来看看书的,结果却是更多的时候选择的是手机网络碎片化的阅读,在家里也很难专心看书。
读书的好处网上宣传的比比皆是,但是往往人都是知道道理的,但是真正去实施却是很难的。而现在人们只能比较习惯于接受“快餐化”“碎片化” 的阅读模式,确实也是网络的便利和人们时间的安排的特殊性所决定了的。那么之中的营养很难去辨别,之前关注了相当多的公众号,而今通过一段时间的筛选,慢慢的剩下来的就是觉得还不错的。而越来越多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了,网络的学习也有一种跟风的嫌疑,觉得会有用,也不贵。就会定制很多课程,但是实际上参与之后,才发现。一个是时间根本不够用,再就是很多内容其实并不太适合自己,即使是认真的参与了,但是用处好像并没有达到预期。结果就是放弃了,所以如何去合理规划学习和阅读的时间,还是很重要的,读得多还是不如读的精。学也是一样,博学是一种不太适合普通人的愿景,估计还是只能专精一两门就很不错了。
我们的文化何去何从,从当前的状态来看,还是比较的混乱的。如何来让更多的人多读书,读好书,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网友评论
读书笔记连载结束。
后期推出《跳出教育看教育》(王晓春)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