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做产品经理的人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管理员的视角来规划产品。其实只需要按照用户使用途径,从一开始用户怎么进入,到每一步怎么体验,最后怎么离开。这就是一张完整的用户地图。
用户体验地图就是通过画一张图,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从一个特定用户的角度出发,记录下他与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接触、进入、互动的完整过程。
这就像《用户画像》的第一只羊,画出它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体验,这就是用户体验地图。
怎么画用户体验地图:
1. 一个画像完整的人物角色: 需要对“第一只羊”有完整地了解。
2. 清晰描述用户的目标和预期;
3. 服务触点: 用户从接触你的服务,到实现他的目标之间,会跟你在产品上有哪些接触,你需要在这些地方服务用户。
4. 用户使用路径: 用户在宜家逛的过程是使用路径;在宜家里向工作人员咨询,到盒子前拿免费的资料是服务触点。
5. 用户情绪曲线: 场景是要触发情绪的。在整个过程中,用户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为什么要画用户体验?是因为你要通过用户体验地图,让自己以用户视角来思考,用户能不能一步一步实现目标,这个过程是困难还是容易?这就直接影响他会不会继续坚持使用你的产品。
刚刚讲了很多概念词,所以当产品经理进行沟通的时候,应该如何描述目标、触点和情绪曲线呢?应该用用户故事的方法。
比如英国的开放大学,它提供远程教育,它的网站起着两个关键作用: 连接学生与大学;帮助潜在生源找到学校。
一开始,开放大学提供的课程目录是典型的数据库和目录。从学院列表开始,再进入到具体的课程介绍。他们假设自己的用户是大明用户。但后来发现,效果不佳。因为他的用户是笨笨用户。他们其实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课,更不了解详细的课程信息,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梦想如何能实现。
后来他们将用户故事放在网站上,比如茫然的年轻人,通过学习成功转行的故事;Pritti这种年纪比较大的人,重拾学业的故事。还有学员通过学习取得了法学硕士学位的故事...故事下面罗列的就是需要学习的课程。这让用户在选课时更有方向和感觉。
就比如现在的微商招代理,他会讲述很多普通宝妈逆袭的故事,会勾起你内心想要改变的欲望,然后推出一系列她们的培训课程,让你毅然决然的加入。
在此之后,开放大学的宣传从“我们有什么老师和课程”,变成了“我们有什么用户”、“用户故事是什么”。
这就像淘宝早期传播淘宝卖家的传奇故事一样,故事更容易在淘宝的卖家中传播。
还有腾讯公司,每次在做工作汇报的时候,大家很少谈论数据,反而会花大量时间谈感觉,谈细节体验,谈不同场景的可能性 ,谈不同人群模式的不同体验。
其实故事比数据更重要,因为数据是水管里流的水,是一个常态,是一个结果。
一个好产品,是从一个好故事开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