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研究▪性▪学习上班这点事儿每天写1000字
为什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每日观察0064)

为什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每日观察0064)

作者: 樊荣强 | 来源:发表于2019-08-10 11:07 被阅读17次
为什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每日观察0064)

文/樊荣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句话,出自宋朝汪洙编辑的《神童诗》。这话把读书这件事抬得非常高。

不过,这话的原义并不指读书本身如何高,而是指读书之结果,也就是把读书当成一种手段而已。且看《神童诗》的原文: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 

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后学通。 

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大家看看,这首诗开篇就交待了读书的目的:皇上器重英雄豪杰,读书能够教你们如何博得皇上的欢心!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唯一目的就是博得个功名,所以才会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人在小时候必须勤学习,因为写好文章会成为立身之本。你看满朝里穿着官服的富贵人,都是那些好读书的人。

这个道理跟宋真宗赵恒《劝学诗》里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按照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观点,中华民族信奉的是实用理性主义。说白了,就是一个非常讲究实在的民族,对老百姓来讲,不喜欢玩虚的。你叫我好好读书,就得要有实实在在的比如升官发财之类的好处,否则免谈。

就我个人来讲,读书改变了我一个出生于底层的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的命运。我信奉培根这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改变命运的力量。

具体来讲,读书于我有三个功用或者好处:一是学习知识,求得方法,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管是直接解决,还是求得功名而间接解决;二是开阔视野,充实内心,以免自己内心过于空虚无聊——当你通过读书,看到不能经历的事件,了解不同的人生,可谓间接经历体验;三是滋养心灵,升华灵魂,把读书视为一种心灵的活动,让自己遗世独立,清高自存。

只可惜,浮躁的现代中国人读书越来越少。有人说,他在一个有几百个老师的讲座上说“家里专门设有书房的请举手”,居然只有七八个人举手。或许是房子太小的缘故,但更多恐怕是不把读书视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所导致。

我时不时也去挤一下地铁,看那些站着的坐着的乘客,十有八九都在低头看手机。我相信其中有一部分是在处理公私事务,也有一部分是在看电子书,但更多的是在玩游戏、看视频、刷微信……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拿着一本书在看呢?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以色列的64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不必把读书说得很高雅,也不必讲读书无用。我们希望自己成长更快,发展更高,就必须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书籍主是巨人的肩膀!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每日观察0064)

    文/樊荣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句话,出自宋朝汪洙编辑的《神童诗》。这话把读书这件事...

  • 长辈的话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勤有功,戏无益

  • 你的三观变了?

    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可如今呢?

  •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罗翔

    我们从小到大,应该经常听说要读书。但是到底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很多人说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为读书能获得知...

  • 你知道为什么读书吗?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答案很长,你准备好要看下去了吗? 01 古人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宋真宗也曾说:书中自...

  • 唯有读书高

    五绝 袁冠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为什么读书

    我们其实潜意识里都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为什么呢,有可能你们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那是因为被灌输了这种思想...

  • 2019-03-16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爱与恨之距离 爱与恨之交错 终与始之原点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今天有一种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喜欢看的电视剧看完了,看其他热门电视剧提不起兴趣,也不能...

  • 读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既然这么好,为什么生活中真正喜爱读书的人是少数,嗜书如命者更是少之又少。陶潜笔下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每日观察006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nl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