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计划Vol.1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电影+」《歌剧魅影》| 曾经沧海 刹那芳华

「电影+」《歌剧魅影》| 曾经沧海 刹那芳华

作者: 胡小菲 | 来源:发表于2017-12-27 15:07 被阅读125次
    电影海报

    1.  时光回溯  怦然心动 

    影片的开始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蜘蛛网密集的剧院,在回忆的悠悠情怀下追寻着爱情洒落一地的浪漫往事。他爱的人逝者如斯,唯有剧院里的建筑还保留着以往的摸样。旧物都以高价获得了拍卖,刹那芳华,他们都沾染着爱情与悲情的气息,这爱是如此的深远,如此悲痛,如此刻骨铭心。

    巨大的吊灯在剧院里缓缓升起,流光溢彩取代了尘封的黑白灰基调,斑驳蛛丝网密集的剧院瞬间呈现出当年的雍容华贵奢靡。影片回到50年前的彩色场景,18世纪的法国剧院,一派眩人眼目的金碧辉煌。厚重悠扬的音乐在耳边回荡。女主角Christine的第一次出场便让人侧目不已,手似柔夷,肌若凝脂,淡定优雅,让人感觉仿佛天使降临人间。Raoul是典型的纨绔子弟似的英俊绅士,他与Christine青梅竹马,是这个歌剧黄金时代带给观众最纯真时代的美好愿景。最后,只有Phantom的出现才令人感觉帅气逼人,刹那芳华,俊邪带着神秘,有如一团升腾在夜空的黑色火焰,狂热之中隐忍着无限柔情。

    Phantom是一个看似邪恶的怪胎,在马戏人残暴的摧残下有一个扭曲的面容,自小被人愚弄,过着悲惨的生活,是个十足的异类。Phantom心中的仇恨慢慢在激增,终于有一天杀死了马戏团里的看守,逃到了Christine所在的剧院。自此,他将自己饱受戏虐的面容和孤冷自傲的心掩藏在白色的面具之下。令世人所惊叹的是,这个诡异的怪胎却有着天才的智商,他是魔术师,作曲家,有着天才的建筑与设计才华。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所拥有的丰富敏感的心智却只能是超乎常人所能容忍的痛苦的煎熬。当Phantom透过地下室的间隙看到美丽动人的Christine,听到她天籁般的歌唱时,他像一个孩子似的无可挽回地陷入了爱情的迷局。原来只有她能够解开他音乐中的隐秘的激情,只有她才是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天使。于是,在她孤独恐惧的时刻,在她的甜蜜的梦乡里,他用自己的声线给她安慰,他让她相信自己是音乐的化身,是一种神灵似的幽怨的祈祷。这样一种心灵间的交汇使他们成了彼此灵魂的附庸与媒介。

    Christine是Phantom在世间唯一的温存与希冀,他只是她灵魂的向导,最最孤独的慰籍。然而,当Christine生命中的白马王子Raoul出现时,她立即陷入美丽的爱情无法自拔。而他却感觉到仇恨和恐惧。于是,魅影终于现身在她面前,用一种怜惜夹杂着裹挟醋意的爱意,带着让人欲罢不能的黑色火焰向她袭来。

    Christine被深深魅惑着,无法超脱,在恍惚之间她分不清楚他是天使还是魔鬼,是灵魂导师抑或是父亲。然而,他的爱终究密布着太多的黑暗与躁动,他的心恐惧而骄傲着,他的面容是一个难以言喻的隐痛。当Christine瞬间揭开他的面具时,他顿时变得狂放不羁容易愤怒,他的伤疤昭然于众就如像一个还未成熟的孩子一样被青春期的敏感与骄傲裹挟着,那是他无法承受的剧痛。

    50年的岁月匆匆而逝,已经步入花甲的Raoul亲自把魅影的猴子音乐盒送至Christine的墓前,毫无疑问Christine她一定也曾经对魅影燃烧过爱意,Christine也一定担心过魅影在这个不属于他的世界里如何活下去。Christine对魅影的感情只能深埋于心,化成一缕牵挂,萦绕在岁月的悠悠时光中。

    久久难以忘怀的是Christine,Raoul和魅影三人在地下迷宫里对抗。

    魅影威胁了Raoul,放言说如果得不到Christine的爱便要将子爵杀死。这样的威胁使Christine感到既绝望又忿恨,她明白的告诉魅影自己只爱青梅竹马的Raoul,她却用一个深深的吻回应了魅影的残酷无情。魅影得到了自己钟爱女人的吻之后竟然长时间痛哭流涕。所有的恐惧,渴求,仇恨,孤独,在Christine献吻之下化为乌影,胸中缠绕的悲苦与凄凉在温情的蚕食下化为乌有,魅影控制不了这强烈的情绪,只能是哭泣,在哭泣中释放心之破碎,爱之艰辛,生之痛苦。

    结尾是影片又回到了几十年之后,曾经风华正茂的Raoul已风烛残年,引人无限遐思的是在Christine的墓地旁的角落里,一个戒指缠绕在一束殷红的玫瑰之下,这是魅影留给自己心爱的女人的礼物,任凭岁月荏苒。原来,魅影一直陪伴着Christine。这样静寂的结局却让人无法释怀。Christine和魅影的歌声曾经沧海,他们一样的经历了幻灭的凄美:美的远离与破碎。那些狂风暴雨的感情只在灵魂深处留下似殷红的玫瑰一样的款款柔情,如此轻盈,却如此刻骨铭心。

    2.  经典剧情 长盛不衰

    根据法国著名思想家鲍德里亚的观点:在后现代景观社会里面,生产的社会已经被消费的社会所取代,媚俗的激增,它在消费社会社会学现实中的基础,就是“大众文化”。《歌剧魅影》的流行,作为当下一种大众消费文化形态,正是鲍德里亚所言的“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音乐剧《歌剧魅影》正是得益于其戏曲,音乐,舞美这三种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的融合才散发出独具的魅力,它在商业成功的基础上,同时切合了消费大众的观赏心理。

    剧中 Phantom魅影 定妆照

    《歌剧魅影》堪称是音乐剧之父: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伊韦伯的旷世之作。它汇集了优美绚丽,精雕细琢,深沉浑厚的曲风,超越了年龄与辈分的界限。《歌剧魅影》与韦伯的大多数其他作品相对独立,甚至是反方向的逆向而行:他的大多数的音乐都很光明很学院派的正式,但是《歌剧魅影》却是灰暗,压抑甚至波谲云诡的巴洛克遗风,它是一部悲剧而不是喜剧,它着力表现的是人性灰暗的一面甚至多于纯美爱情的歌颂。作品中蕴含了一明一暗的两个极端的世界,插曲《overtrue》和《angel of music》两个曲风完全不同,代表了魅影的内心世界与Christine的纯真告白。

    音乐被运用到情节迥异的场景中,演绎出完全不同的舞台效果。无疑,《歌剧魅影》是贵族化的音乐剧,“举止得体和尊重教育的想法在美国的上层阶级中根深蒂固”我们完全可以从观众的欢呼与剧场内的鸦雀无声来窥探法国那个时代的歌剧的辉煌。

    剧中  Christine 定妆照

    首先,是戏曲的因素让《歌剧魅影》达到了影史上的巅峰。带有黑色悬疑色彩的爱情主题,惊险而一波三折的剧情,让观众领略了不同于以往顺水推舟的感官刺激。韦伯在选材时注意符合“消费时代”观众媚俗而挑剔的口味,充分考虑到商业化的产业模式。整个故事被切换成若干个场景,若干个故事:几乎每隔十分钟就换一场戏,华丽而盛大的布景不仅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而且达到了故事叙述的要求。

    纽约特有的文化气氛也给《歌剧魅影》带来了票房上的保障与商业上的成功。众多周知的是,“百老汇”具有世界级别的影响力,而“百老汇”的商业模式也是在文化产业上某种程度上是纽约的风向标:以《猫》为例,从1982年至2000年上影时间长达18年之久,而票房收入为将近四亿美元。而整个百老汇的年票房收入约为十二亿美元。百老汇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可谓是美国娱乐界除“好莱坞”以外的第二个大众文化景观。

    其次,是流行音乐元素的渗入,让《歌剧魅影》不同于《猫》《悲惨世界》《西贡小姐》而散发出不一样的光辉。而音乐剧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形象是动人的歌唱,戏剧性的剧情,耳熟能详的旋律和丰富的情节故事。无可厚非的是最能打动观众的往往是音乐剧中的旋律:《音乐之声》中的“孤独的牧羊人”和“雪绒花”;《猫》中的经典唱段让人有时光回溯的错觉;《贝隆夫人》中的“别为我哭泣,阿根廷”在新生代歌手张靓颖的演唱下有了不一样的味道。这些既流行又经典的唱段把人们的日常思想经验加以融合,获得了消费大众化的不寻常体验。宋丹平的那部电影《半夜歌声》也取材于此。自从英国音乐剧大师韦伯把《歌剧魅影》搬上百老汇的舞台,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上演一二十年至今长盛不衰。

    《歌剧魅影》将爵士,古典,摇滚等元素融汇在一起,表现了一个让人动容的“三角恋”的场景。而韦伯为莎拉.布莱曼量身打造的所有的音乐,她都精彩地演绎并且有着美轮美奂的效果。而莎拉。布莱曼混合着流行歌曲唱法与美声唱法于一炉,两者兼之,使观众的诉求得到了最大化的演绎。

    最后,是舞美与舞台布景的元素。舞美的因素使《歌剧魅影》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音乐剧功不可没。大手笔的制作投入,浩大的演出班底,庞大的布景已经使观众有点耳晕目眩了。更别提它“三角恋式”的爱情主题,精美瑰丽的舞台布景,服装以及悬念迭出,惊悚的旋律,《歌剧魅影》因此获得了超过50项的大奖。毫无疑问“贵族阶级有自由的激情,雄健的体魄和高贵的气质等,但是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足够的理智之光,对文化的把握还很肤浅,贵族的文化主要是外在的文化,其主要的构成似乎仍然是外部的魅力与造诣,以及浅表层的美德。”在故事的开头,破败的巴黎歌剧院,拍卖师展示了一个猴子八音盒,而后巨大的水晶吊灯冉冉升起,于是乎半个世纪前魅影的故事开始了倒叙。

    在《歌剧魅影》中,辉煌的巴洛克浮雕,几百套华丽的服饰,沉重的帘幕,地下湖中的100多根蜡烛,这一切组成了“贵族式”的19世纪巴黎歌剧院。该剧对道具,服饰,舞台都苛于完美,就算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演出也会制作原版的场景,服饰,以求达到完美。《歌剧魅影》中有一幕颇为奇观:为了再现幽暗而又华丽的效果,是一个人工湖的布景,“魅影”划着小船带领Christine穿过湖面进入一个波谲云诡的地下世界。此时,周围巨大的鳞次栉比的烛台升起,营造出一个罗曼蒂克的瑰丽的场景。

    《歌剧魅影》融合了完美的剧情与高超的戏剧因素,音乐元素与舞台布景,创作者的才华也谱写了经典的乐章。尤其是演唱者以优美的歌喉传唱了经典,“消费社会”的受众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激发了内心的情感与想象力,感受到灵魂的升华与心灵的净化,同时也在歌剧的熏陶下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  The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歌剧魅影》| 曾经沧海 刹那芳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ju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