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名 – 海外敦煌

作者: 海外敦煌 | 来源:发表于2021-06-08 00:02 被阅读0次

    有很多人问我为何用海外敦煌做笔名。

    朋友圈的朋友问过,一个来自敦煌的文友,问我是不是去过敦煌?还有文友问我是不是因为喜欢敦煌壁画的飞天,婀娜多姿才取此名?等等,等等。

    都不是🤨。

    很早以前,我在新浪微博上开始写文章时,就注册了海外敦煌作为微博名,那个时候我的文章阅读量不大。

    注册微博的时候,我曾考虑用什么名字,当时好像正有一部关于敦煌的电视纪录片在网上播放,我很好奇并下载了,但是至今还没有完整看过,选择用敦煌做笔名,也许与这个有关。

    事实是,在更早的时候,我看过电影《敦煌》,看的时候非常震撼,特别喜欢日本演员佐藤浩市扮演的赵行德这个人物。

    佐藤浩市饰演的赵行德,感觉似曾相识,又特别的与众不同,一改当时国产片中男主弱不禁风的文人形象,或者是粗旷不羁的武者形象,电影中的赵行德是一个文可进入殿试通晓西夏文,武可征战护卫甘州太守的文武双全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善良的性情中人。

    佐藤浩市饰演的赵行徳

    又由于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回鹘王女和赵行德的爱情故事,以及赵行德对回鹘王女的一片痴心,在回鹘王女死后转而专心佛学,最后促成了千年佛教典籍等敦煌瑰宝,被完好地保存在敦煌藏经洞的史实,因此令我大为敬佩。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最后的镜头,赵行德把回鹘王女送给他的定情之物---玉石挂珠---放入了藏经洞中,从此尘封九百年直到十九世纪初,敦煌藏经洞被打开,这段故事才被人知晓。

    电影是根据日本著名作家,文坛巨匠井上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井上靖的小说又是根据大量史料和历史记载而写的。我自己总感觉和这部电影和这本书,以及敦煌有着某种联系,但是又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联系。

    最近,我终于有机会把井上靖的小说《敦煌》读完。

    井上靖《敦煌》

    对比之下,电影对小说改编不大,基本忠实于原著,只是电影中的回鹘王女比书中描写的更漂亮,特别是当她猛然看到回归的赵行德的时候,那场戏的处理堪称经典,把一个王女的大气沉着和深藏不露,以及看见心上人时的心灵震动,在短短几十秒里展现得巨细无遗,却没有用一句台词和任何夸张的动作。

    我尤其喜欢电影里的配乐,每次西夏王李元昊出现,那鼓声就出来了,而每次听到这相似的鼓声,却由于处境不同而焕生出不一样的感受,音乐与镜头的处理非常震撼而细腻。

    电影中唯一没有交代的是,赵行德是把回鹘王女赠送的玉珠与自己为她抄写的般若心经一起放入了洞中。

    敦煌遗存的四万多卷的经书中,有经律、疏释、赞文、陀罗尼、发愿文、启请文等,在发现的心经补记中赵行德留下这样一段话: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据说这是井上靖创作「敦煌」的最初契机。甘州小娘子即回鹘王女。

    所以,看完书并重温电影之后,我终于可以把这篇文章写下来,也是对所有喜爱我文章的文友的一个交代。

    应该说,取敦煌一名是因为电影《敦煌》,因为电影中的爱情故事,因为喜欢赵行德这个角色,喜欢佐藤浩市扮演的能文能武的赵行德,也喜欢回鹘王女兹鲁普亚,喜欢扮演兹鲁普亚的中川安奈,还很有点自嗨地觉得,自己和兹鲁普亚长得有点像🤓。

    中川安奈

    又因为身在海外,心系故乡,心系一个从没有见过却被很深很深震撼过的文化。

    这整整一洞窟的经卷文集,尘封的四万卷敦煌瑰宝,便是赵行德对自己一生的回答,还有他的,本就是一生一世的爱情。

    因此,取笔名,海外敦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名 – 海外敦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td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