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永里大介,他 39 岁了,英俊,未婚。大介是一个独身主义者,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在东京购得了一套大型的独居公寓,禁止外人随意入内。大介崇尚独处与自由,拒绝婚姻。除工作外,他的日常爱好就是健身、骑行、旅游。
同事问他,一个人肯定寂寞孤独冷吧?大介回答:去健身房做 100 个深蹲,你就什么寂寞的想法都没有了。
父亲质疑他的生活方式不够主流,大介回应:一个人生活怎么就不行了!没有给任何人添麻烦,也没有伤害到任何人。
喜欢独处不代表我孤独,和别人在一起才更无趣-《家族的形式》剧照-
我所说的这个故事来自于春季时在网络上火起来的日剧《家族的形式》,剧中讲述了两个享受孤独,喜欢独处的都市男女的生活故事。
艺术来源于生活——无论是将独处当作自己的生活常态(如主动选择单身,坚持不婚等),还是在和别人有联结(如交朋友、谈恋爱、结婚)的情况下依旧珍视自己的独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着,或者是,向往着永里大介那样的生活。
喜欢孤独,享受独处,拥有完全的属于自己的空间——这即是独处者的生活方式,也是目标与理念。
喜欢独处的不仅仅是你 还有千千万万人。
独处很罕见吗?并不。
数据显示,美国有超过 3100 万人选择独自一个人生活。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Bella DePaulo 是现实中的独处者典范。Bella 年过半百,她不仅独身,还长期研究孤独、独处和独身主义。在她看来,选择孤独与独处从来就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与想象相反,Bella 并不内向。她喜欢社交,喜欢拜访朋友,喜欢娱乐。但在几十年的生活中,她一直都是一个人,并始终以自己的独处方式而骄傲。
“我从不会在独处中感到孤独。我享受一个人的时刻。回想那些令我真正觉得无趣的时刻,反而是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刻。”
现代人的一个普遍的感触是,人越长大越孤独。而与之伴随的另一个有趣现象是,人似乎越长大也越喜欢独处。
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们渴望拥有自己的空间,但空间却越来越小。
审视当下,工作与生活开始频繁要求我们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日益发达的科技开始侵占个人空间,微信、朋友圈开始销蚀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在最重要的人际交流上,我们常常发现自己置身于不生不熟的人群中,为了某些目的而进行浅层的交流。旧时的朋友们也都各自忙碌,我们通过电波互相安慰着取暖,有时候也发现随着年龄和经历的改变,可共享的话题越来越少。
再后来,可能就会选择独处了。我们开始在自己的空间里“修炼”自己,一个人读书听音乐,一个人外出旅行看电影。一个人給自己充电,一个人解决自己的问题。
喜欢独处不代表我孤独,和别人在一起才更无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年轻时,我过着痛苦的独处生活。但当我成熟后,我发现独处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的确,同外界所描绘“孤单寂寞冷”相反,当我们在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画了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实现独处并享受一个人的孤独时——我们反而觉得,生活变得更好了。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别害怕,你并不是少数人。
2013 年,一项针对美国人饮食习惯的报告表明,在 60%的情况下,人们选择单独吃早餐,单独吃午餐的概率是 55%。2000 年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比起 80 年代,美国的夫妻越来越少地呆在一起吃饭了。在日本,越来越多的餐厅开始提供一个人的就餐座位。
也许你会说,是现代社会的忙碌节奏让很多人无暇与别人结伴进餐。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重视独处的重要性。即使不是单身,他们也愈发地渴望个人的独处空间。在一项针对美国成年人的问卷调查中,85%的人认为,实现完全的独处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其中又有 55%的人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相比之下,仅 9%的人认为独处不重要。
“人生就该像自己辛苦赚钱买来的公寓,我的城堡我做主,外人禁止随意入内。”这是独处者的人生格言。
为什么选择独处?因为独处能带来自由与启迪
无论是独处还是独身,“拥有自己的独处空间”,“选择自己想要的独身方式”——正在变成一种潮流,成为一种值得大声呐喊出来的骄傲选择。
而支撑这种骄傲的,不仅是独处者自己的价值观,其背后也有着独处所能带来的好处。
1988 年,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 Anthony Storr 在著作《孤独:自我的回归》中写道:很多人都在强调关系,强调联结,是的,这很重要。但很多时候,人类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体验,都是发生在内部的,是需要借助孤独与独处的。
的确,人们对于“孤独”、“一个人”、“独处”这些事情在有着太多的误解。在常识中,独自一人是羞耻的,很多人都会这样想:啊,你好可怜,你孤独一人,你没有陪。你的人生真失败啊。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常见的,假性的独处,其本质是寂寞。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关系,你被群体抛弃,被人群隔离,从而被动或主动地丧失了与别人的联结,成为一座孤岛。
真正的独处,则是一种积极的体验,是享受一个人的状态,是一种主动选择的孤独。在这种情境下,你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呆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处理自己的情绪,解决自己的问题。
喜欢独处不代表我孤独,和别人在一起才更无趣独处可以带来多种积极内涵。这其中,自由与启迪是独处能带来的最大意义。
自由:这是独处带来的最大意义之一。在这种自由下,你可以从日常的繁琐中抽身而出,寻找到内在的平和。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而不用顾忌任何社交规则与礼节。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完全地放松自己,睡觉,徒步旅行,給自己充充电,再更好的重返现实生活。
启迪:独处是一个自我启迪的过程。你可以在其中进行更多的自我发现与探索,丰富并拓展自己的视野。你还可以从独处中收获一些创造性,进而直接解决手头上的问题。对更多的人而言,独处提供的是情绪上的启迪功能。一个人呆着的时候,能更好地整理情绪,实现自己觉察与反思。就像我们常常说的:让我一个人静静。
Anthony Storr《孤独:自我的回归》大概是近 30 年里最重要,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关于“孤独”的著作。在强调关系、婚姻、亲密与联结的现代社会文化中,崇尚孤独显得独树一帜。但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它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甚至在 30 多年后,美国人 James Averill 和 Louise Sundararajan 专门编辑了一本手册,叫做《独处指南》。这是一本学术书籍,在美国亚马逊上的售价折合人民币 1000 多元。瞧,独处是一件多么昂贵、有价值的事情!(此处仅是开玩笑,实际情况是,美国的学术书籍都很贵~)
独自一人的愿望很美好 现实却很残酷
在中国,我们并没有找到太多关于独处的研究数据。但仅以经验来看,独处是一个在小众群体中备受推崇,在媒体上被发声呐喊,但在现实中依旧会受到不友好对待的生活方式。
在简单心理那篇《我只是更喜欢独自一人|那些孤单但不孤独的人的 10 个特征》下面的留言中,点赞数高居第二的答案是:“可是现在社会对独身人士比对同性恋人士还苛刻,什么时候能理解喜欢独自一人的我们?”
周末了,一个人出去旅游或看电影,或被赞扬够文艺(但文艺在这里是一个贬义词,带着些许的揶揄),或被说成是可怜的单身狗,快找一个人陪着吧。但当我们选择呆在家里时,又会被形容是不懂生活的宅男宅女。
对那些选择独身的人而言,情况会更糟糕一些。社会规范与文化会不停地督促你选择婚姻,进入家庭组织中。男性久而不婚时,会被指责为没有责任感,不懂家庭的美好之处。女性久而不婚,会招致一些更恶劣的谩骂与诋毁。
喜欢独处不代表我孤独,和别人在一起才更无趣对于喜欢独处的人而言,最大的危险就是恐惧。这种恐惧常常混杂着来自别人的嘲讽与评判,以及压力之下产生的自我怀疑与动摇:这样真的好吗?我是不是应该换一种生活方式?
撰写了《如何独处》一书的 Sara Maitland 指出,为了逃避因独处而产生的恐惧,人们一般会做出两种防御行为:第一种行为是诋毁那些崇尚独处的人,视他们为疯子,自私自利。另一种行为则是无限地拓展自己的社交渠道,尤其是在当下社交网络便利泛滥的情况下,希望借这种方式让自己不再孤独。
但是,苛刻一点地说,那些无法处理独处时与自己的关系的人,真的能在生活中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吗?
而很多人格完整,交流起来给人如沐春风之感的人,几乎都能在独处和社交之交切换自如。这类人一般也是更爱独处的,因为他们需要独处的时间来完善自己。
所以,下次再有人攻击你的独处行为时,请保持镇定自若,不要怀疑。
请骄傲地告诉自己,我是一个享受孤独,懂得觉察与自省的独处者。
我的生活,我的方式,都由我做主。
网友评论
对不起,我并不凄惨。
最后一次分手后,爱上了独处,时间宝贵,一个人可以看书、健身、看动漫、电影、学习、练字。做这些喜欢的事都需要时间,时间就这么多,做了其他的就没有时间做这个。
我选择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