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关于芝兰玉树的说法,原文是这样的: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有一天,谢太傅问子侄们:"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即谢太傅的侄子)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谢太傅心里为之一动。所以,谢太傅开始对谢玄另眼相看,觉得他从小就与众不同。
由此也引出了芝兰玉树的这个典故。
而故事中提到的谢玄,也是个了不起的人,据说他自幼就非常的聪明,有智慧,而且理解能力特别强。等到谢玄成年之后啊,它又显示出了非常厉害的治国才能。但朝廷几次征召,他都推辞说自己不想入朝为官。
后来,桓温就找到了谢玄,希望他和王寻那可以辅佐他,于是,谢玄就欣然答应了,而且他和王洵都受到了桓温的礼遇和器重。
东晋朝臣多是王、谢两大家族成员担任,唐代刘禹锡有诗可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谢两家不但是贵族,而且是非常有名望的贵族。谢家的谢安是当时晋朝执掌朝政的宰相,很注意培养后代。
后来,前秦苻坚侵犯东晋,谢安任命谢玄先锋在肥水一仗打败了苻坚,从此谢玄扬名朝野。此战即是有名的"淝水之战"。"芝兰玉树"本来是谢玄小时候的话就成了成语。
现在芝兰玉树一词,多指德才兼备的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