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读图时代
《蒋勋破解莫奈之美》08:由内到外,从静到动

《蒋勋破解莫奈之美》08:由内到外,从静到动

作者: 山中的雾气_岚 | 来源:发表于2016-07-20 16:59 被阅读164次

      莫奈在1868年完成的这幅《河边女子》中,卡蜜儿正式成为陪衬,他的关注点开始由模特儿身上的光影反射过度到自然环境,“卡蜜儿坐在塞纳河畔,画面上卡蜜儿是背面,她不是主角,主角是画面中央位置水面上的反光,房屋天空的倒影。”这幅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河对岸的建筑和绿树以及在河里的倒影,然后是两棵大树,再向下看才会发现树下坐着莫奈的御用模特儿卡蜜儿。

莫奈《河边女子》1868

      “莫奈曾经受布丹和戎金启发,在户外写生,观察自然光。但是一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他才真正把光作为绘画的主题。”

      1870年,由于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战败,普鲁士军队攻到巴黎,前面提到过那位在马奈作品跟前说“无耻”的拿破仑三世选择了逃亡英国。同年九月,莫奈在避难到了英国伦敦,并且在伦敦观赏到了英国风景画家透纳的作品。正是透纳的《雨·蒸汽·速度》“对抽象朦胧快笔触的光的捕捉、对现代机械工业的敏感,以及对速度的表现”,给了他强烈印象。”

纳透《雨·蒸汽·速度》1844

      其实这幅画带给莫奈不仅仅是强烈的印象,通过与前期作品做对比就会发现他的作品开始由观察描绘静态物体(人)和光的关系逐渐过度到描绘动态物体(人)和光的关系,比如后文会讲到的《日出·印象》。

      从早期不需要观察光的炭笔漫画人物,到后面的室内光作品,发展到户外光静止物(人)作品,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印象派大师开始创作户外光动态物(人)的画作。

备注:①纳透这幅画在大陆这边多被称为《雨,蒸汽和速度—西部大铁路》

上一篇:《蒋勋破解莫奈之美》07

下一篇:《蒋勋破解莫奈之美》番外篇01:朋友间的小互动

相关文章

  • 《蒋勋破解莫奈之美》08:由内到外,从静到动

    莫奈在1868年完成的这幅《河边女子》中,卡蜜儿正式成为陪衬,他的关注点开始由模特儿身上的光影反射过度到自然...

  • 我看到光和影的舞蹈,也看到爱的流动

    蒋勋先生写了好几本《破解XX之美》,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本《蒋勋破解莫奈之美》。原因很简单,单有莫奈的画,就已值回...

  •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蒋勋破解莫奈(或梵高)之美》的读后感

  • 蒋勋破解莫奈之美

    蒋勋破解莫奈之美 莫奈,光的追随者。用颜色锁住阳光的诗人。他一生在绘画里寻找光,光成为他领悟生命的符咒他走进光,看...

  • 《蒋勋破解高更之美》写在前面的话

    这本《蒋勋破解高更之美》不能算是从《蒋勋艺术美学》里面随意抽取出来的,前两个月一直在莫奈和印象派里面“浸淫”,自然...

  • 莫奈之美

    上周六去看莫奈油画展,在去看之前稍稍做了一点功课,买了一本蒋勋写的《破解莫奈之美》,书中从当时的整个创作大环境...

  • 《蒋勋破解莫奈之美》07

    终于可以从画中看到卡蜜儿的脸了 莫奈在1872年完成的《春天》,为了帮助莫奈完成这幅画卡蜜儿需要微微低...

  • 《蒋勋破解莫奈之美》10

    当~当~当~终于看到书中第98页开始讲述最最著名的《日出印象》了! 开始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也看过其他的资料,毕竟...

  • 《蒋勋破解莫奈之美》11

    有了自己这种“胡乱涂抹印象”的名称,“莫奈和即为长时间为美学革命努力的画家都异常兴奋,他们有了更确定的努力目标,相...

  • 一本书、一种病、一个人、一种情绪

    一本书:《蒋勋破解莫奈之美》 摘下腰封和护封,轻轻地捧着这本书,一页一页地阅读着蒋勋先生的文字,感受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勋破解莫奈之美》08:由内到外,从静到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iv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