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栀子花开每天写1000字散文
冰封小说《老来子》第八章

冰封小说《老来子》第八章

作者: 冰封文集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00:23 被阅读12次

                            老来子

            ——冰封(李树平原创作品)

                            第八章

            一天晚饭后,周有清趟在院子里父亲的竹藤摇摇椅上纳凉。他一边摇动着椅子,一边用竹扇子扇着凉,很是轻松自在。

            周有清的父亲泡了一壶茶从厨房出来,进到堂屋里坐下,给自己到了满满一大盅,掏出烟斗,塞上烟叶,点上火,“吧嗒吧嗒”地抽起来,屋内顿时烟雾缭绕,传出一股浓烈的旱烟味来。抽几口烟,又喝几口茶,接着再抽上几口烟……

          “爸!我想结婚……”突然,从周有清嘴里蹦出一句话来,打破了四周的宁静。

          这不说不要紧,一说着实把周有清的爹吓了一大跳,他正在喝茶,听到儿子的话后一口茶“噗”的一声全都喷了出来,他还以为自己上了年纪听错了。

          “你刚刚说什么?”周有清的父亲提高声音,郑重其事地问道。

          “爸!我说我想结婚了?”周有清一字一顿说得清清楚楚。

          周有清的父亲听完后既高兴又吃惊。高兴是因为儿子确实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他当年到了儿子这个年龄连娃都有了,这正是老伴儿和自己长久以来所期盼的。吃惊是因为平日里,儿子身边连个姑娘影子都没有看到过,现在不声不响的,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出来,他一点心里准备都没有。

          “结婚?真的假的?儿子你没有发高烧吧?你连相好的都没有,和谁结呀?”周有清的父亲满脸质疑地问。

          “爸,是真的!我清醒的很,没有发高烧。”周有清严肃的说道。

          “是哪家的女娃?”周有清父亲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抬头问道边问边抖了抖烟斗里的烟灰。

          “是张家沟的,姑妈她们村里的,打谷子时候认识的,叫做张洪英。”周有清答道。

          这回周有清的父亲才确信儿子的话是真实无疑,说道:“这事是大事,急不得!我一个人作不了主,得和你妈商量商量。”接着他从堂屋里迈出来,提高嗓子喊道:

            “凤珍,凤珍,孩子他娘……”

          周有清的母亲此时正在厨房里收拾锅盆碗盏,听声后才从厨房里踱出来。老两个走到堂屋里坐定后,周有清的父亲,把刚才和儿子的谈话,前因后果细细说了一遍。老两口,商量着,讨论着,你一言我一句,各抒己见,有时点头赞同对方,有时摇头否定,直到夜深还没有个结果……

          躺在床上,周有亲的母亲翻来覆去还是睡不着觉,周有清的父亲也没有一点睡意。

          “难怪有清这些天过来总是往张家沟跑?”周有清的母亲首先开口说。

          “你现在才察觉,儿子娶媳妇的事你平时一点都不着急,老婆子,我说你这妈是怎么当的?”周有清的爹抱怨道。

          “我不也是看着有清还年轻,平时里又忙,想他再锻炼几年嘛……”周有清的母亲解释道。

          “年轻个屁啊!你忘了,当年我有他这个年纪,咱俩娃都有了……”周有清的父亲接着说。

          “老头子,现在时代变了,你不能老拿我们的过去和孩子比。”周有清的母亲反驳道。

          “时代再变,也要娶老婆生娃啊……”周有清的父亲不服气地说。

          ……

          “既然那姑娘是张家沟的,有清他姑妈肯定清楚,不如咱去找她帮忙拿个主意,合计合计。”周有清的母亲分析说。

        “老婆子,我看行,有他姑妈帮忙,这事准成。”周有清的父亲十分赞同。

          有了决定,老两口这才安安心心地睡下。

          天亮起来后,老两口脸上带着笑容,一前一后,前往张家沟。

          周有清和张洪英的事,周晓慧看在眼里,心里也知道八九分,她心里和明镜似的。她把打谷子那晚周有清送张洪英回家,中秋节前周有清送花生的事,细细地讲给兄弟周大军和弟媳罗凤珍。周大军和罗凤珍老两口就像听故事一样,听着姐姐讲儿子和张洪英的故事,听完后既觉得不可思议,又佩服儿子的勇气。

            接着,周有清的母亲罗凤珍又把张洪英的家庭、为人、事迹,向周晓慧就像查户口一样地打听了一遍。如同个大侦探一样,问得全面深广,滴水不漏。周晓慧也把张洪英在弟弟、弟媳的面前从小到大,从头到脚,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评价了一番。周有清的父母从姐姐的言语中,对张洪英这个素未谋面的姑娘充满了好感,请求姐姐帮忙转达上门提亲的意思,同时也请求姐姐到时出面帮儿子说媒。为了侄儿子的幸福和将来,也为了达成弟弟和弟媳多年的心愿,更为了这份浓浓的亲情,周晓慧义不容辞的答应了。

          回家后,周有清母亲罗凤珍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儿子终生幸福,特地跑到村外很远的地方,请半仙帮忙卜了一挂,给儿子看看姻缘。卦象显示的是:大吉,百年好合之相。签中写到:“鱼水搭配,草木相依,虽有沟坎,终能白首。”听完半仙,解读后,罗风珍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脸上堆满笑容,再三表示感谢。

            周有清的父亲周大军也没有闲着,他从抽屉里翻出那本老黄历出来不停地翻阅着,查找着,挑选一个黄道吉日,好去提亲。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看儿子的事有了眉目,老两口不由得喜上心头,做起事来也更起劲。一大早,罗凤珍并拽着周大军走进供销社里筹备提亲礼品。他们买了几块崭新的好布料、两把面条、6斤红糖、两瓶“玉米烧”,两条“大春城”和一些红线、红纸、红布…… 回到家里,他们把面条和酒瓶贴上红纸;把红糖、布料和烟用红布包上;又缝了个红布口袋放入66斤大米,再用红线拴紧;取来一个火腿,贴上红纸,挂上红布……一切准备妥当后,激动地等待着好日子的到来。

            黄道吉日这天,周有清扛着大米;周大军挎着火腿;罗凤珍背着篮子,手上还提着两只大红公鸡,跟在姑妈周晓慧身后,一伙人热热闹闹地向张洪英家走去。走到张洪英家门口的小路时,周有清感觉有些不一样,前两次自己来是轻松愉快的,可今天总感觉有些紧张和忐忑,他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好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到了张洪英家里,周晓慧向两对父母互相介绍,张洪英的父母和周有清父母,大家相互寒暄,互相客气一番之后才坐下来。大家有说有笑,家长里短,吐沫星子里都带着高兴。只有张洪英,一反常态,忽然害羞起来,躲在屋子里不肯出来。在她母亲的千呼万唤过后,才缩头缩脑的出来和大家见面,向周有亲的父母问好。周大军和罗凤珍看到这个样貌清秀,身材标致的未来儿媳妇,眼神里透露着满意,乐得合不拢嘴,笑得连屁都快出来了。人堆里,张洪英和周有清两人的眼光对视了一下,含着千言万语,两人谁都没有说话,又迅速地把目光收回来,生怕被人发现似的。

            “洪英,今天你伯父伯母和晓慧嬢孃还有有清一起过来,就是想问问你的意见……”张洪英的父亲当着大家的面开口说道。这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态度。

            张洪英没有回答,只是一脸腼腆,手里玩弄这一边的辫子尖,害羞的点了点头,然后很不好意思的跑回屋里去了。大家都心领神会,明白了她的意思。周有清那颗忐忑的心也总算轻松了许多。

            张洪英这一点头,自然就成了一家人。大家彼此之间也不用生分,更是一团和气,一堆笑脸。晚饭桌上,双方父母一同商量,交换意见,翻阅日历,推算时间,这才把婚事订下来。日子定在腊月二十四。

            冬月初六,也是一个特别值得周有清和张洪英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们两个一起去民政部门办理结婚证,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这天才是他们真正结婚的日子。领到证书那一刻,两人看着手中的小红本本,再看看上面的合影还有写到一起的名字,犹如做梦,但比做梦更真实,看得见,摸得着。心里更是感慨万千,周有清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许多,感觉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本证书,捧着的是一份责任,捧着的是一个家庭;张洪英抚摸着手中的证书,看着眼前这个古铜色,魁梧健壮的男人,几个月前还素不相识,现在却和他领了结婚证,马上就要嫁给他,成为他的媳妇,和他朝夕相处一辈子,幸福真是来得太快太突然……再想想那些上门提亲被拒绝过的,她说不哪里好,也说不出哪里不好,缺少的就是心里的那份感觉。而眼前这个已经和自己领了证的男人,既不是出类拔萃,也没有三头六臂,但自己偏偏就另眼相看,选择了他。或许这就是命,缘分天注定,不是自己的抢也抢不来,是自己的迟早会出现……

            腊月二十四,在农村人眼里,是个难得的好日子,黄道吉日,百无禁忌。又是一个双日子,很多人都喜欢选择在这一天结婚。日子说快也快,转眼就到了结婚的时间。

          村里的传统,二十三这天就开始热闹起来了,第一天是“搭棚”。邻里乡亲,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都聚拢过来。煮饭的煮饭,拣菜的拣菜,裁纸的裁纸,剪字的剪字,贴条幅的贴条幅……忙得不亦乐乎。半天的时间,屋里的柱子上贴满了红条幅;墙壁和门上贴着纯手工剪出来的大红“囍”字闪烁着喜庆的光辉,散发着传统文化的光芒;泥土地面洒满碧绿的松毛,犹如铺了一块绿毯;大门口早已用松树枝搭起一道绿棚……炊烟袅袅,菜香飘荡,这一切给简陋的院落增添了几道光彩,给宁静的村庄带来几分热闹。

          周有清也没有闲着,也在屋里屋外进进出出的招呼着,帮衬衫。他亲自把和大砖借来,准备接亲用的自行车擦洗了一番,擦得认真细致,把每一个零件都擦得闪闪发亮。之后,又洗了个澡,把自己浑身上下洗了一遍,每个角落都洗得干干净净。

            再说张洪英家,同样也忙忙碌碌,喜乐融融。张洪英和周有清两厢情愿,两家人心意相通,步调一致,共同欢乐。

            二十四是正亲,周有清一早起来就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一身深色崭新布衣,脚上套着一双黑色袜子和布鞋,比平时更显得有几分成熟和稳重,头发三七分开梳得油亮光滑。一切都是新的,真可谓是“新姑爷”!出来后,长辈给他胸前系上大红花,更加展示着他今天的重要、独特和与众不同。

          迎亲队伍早已准备停当,等候在们口。周有清一出来,他们就浩浩荡荡出发了。周有亲推着扎着红花红布的自行车走在最中间、最前面,老双叔、柱子、大砖头、小石头……一行人挑着彩礼,走在周围和身后,热热闹闹地往张家沟前进。

            迎亲队伍到达张家沟正好赶上早饭。过完彩礼,拜见了岳父岳母,新姑爷和新娘认完亲人,大家用过饭,新娘出门已是正午。周有清从屋里喜滋滋地把张洪英背到自行车上,张洪英的亲人,送亲的人员也都跟着出来聚在门口。

          张洪英从车上下来,望着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望着生活多年的家,望着这个熟悉的村庄和眼前亲切的面孔,一想到就要离开家,到别人家去生活,去做别人家的人……越发舍不得,眼泪夺眶而出,不由得哭了出来:“爸妈,弟弟妹妹,我舍不得你们……”

          “洪英,出了这个门槛,你就是老周家的人了。过去之后要善待老人,勤俭持家,凡事和有清商量着点,做个好媳妇。记住,家和万事兴!”张洪英的母亲含着眼泪说。

          “爸,妈,那我把洪英接回去了,放心我会好好待她的。”周有清说道。

          “好好过日子,有空常回来。”张洪英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

            拜别了亲人,迎亲送亲的队才离开张家沟。张洪英坐在自行车上,周有清亲自推车,走在人群的最中间,最前面,其他人走在周围。新娘子非常美丽,乌黑的头发扎成两辫,头上别着两朵大红花,白皙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红通通的嘴唇楚楚动人,身穿红花色的外衣,黑色喇叭裤,脚上红花小布鞋,美得和一朵红牡丹一样。周有清像老牛拉车一样推着自行车,脸上挂着笑。遇见路人就喊人撒把糖果,发几支香烟……

          回到村里,周有清家门口早已挤满了人,大人小孩不计其数,站在路的两边,说说笑笑,等待着看新娘子进门。周有清把张洪英从自行车上抱下来,背在身上往门口走。

            迎面走上来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太太,手捧松毛,抓了一把松毛撒了过来。口里说到:“撒撒青松,一生轻松。”松毛像下雨一样“哗哗”地落下来,落在张洪英和周有清头发、身上。

          走了几步,路中间又放着一个火盆,火盆里的柴火正在燃烧,火焰向四周晃动。周有清背着张洪英,抬起脚来,使劲跨了一大步,才跨了过去。老太太又喊:“跨过烈火,一生红火”。

            周有清在老太太的指引下,背着张洪英像闯关一样,走进家门,小孩们跑着叫着,大人们不时发出一阵阵哄笑。进到新房里已是满头大汗。

            新房布置得简单、整齐而又喜庆。一张大木床,上面铺着红花色床单,一条红花色被子叠得规规矩矩,床头放着两个绣花红枕头,一笼粉红色蚊帐高高挂在上面。

            床头靠墙正中央贴着一个大大的“囍”字,下面支着一张黑面油漆三抽屉实木桌,上面点燃着两只粗壮的红蜡烛,烛焰欢乐地摇曳着。蜡烛前并排摆着一盘核桃、一盘红枣、一盘花生、一盘糖果,核桃代表百年好合、红枣寓意早生贵子、花生包含生儿育女、糖果象征甜甜蜜蜜。

          床尾依次放着一个双门木衣柜,一个矮柜上面堆着一个红漆木箱子,一个红皮箱。

          张洪英看着自己的新房,感觉无比温馨,十分感动。她从怀里掏出母亲给她包着的一坨盐巴,扔进床底下,然后走到床头坐下。因为之前母亲就告诉她,往床下扔点盐巴,婚后做事有赢无输;坐上床头,老婆掌舵,说话算数。张洪英也不知道母亲说的是不是真的,她宁可信其有,也就照着做了,不管有用没用,图个吉利总没有错。周有清也过来和她坐在一起。一个中年妇女,端着盘子笑呵呵地走进来。盘子里放着两个红色小杯子,杯子里面是红糖水泡着一颗红枣,一粒花生。她把盘子端到张洪英和周有清面前,笑容满面地说:“来来来,新娘子和新姑爷每人喝一杯,喝了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早生贵子……”喝完后,这才走出新房转去堂屋,祭祖先拜天地。

            观礼的大人孩子前护后拥的簇拥着这对新人,进入堂屋。他们在主婚人的指引下,父老乡亲的包裹里,再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拜过天地拜祖先,拜完祖先拜高堂。又在一片欢天喜地声中被送进洞房。之后周有清出来敬酒,招呼客人吃好喝好;张洪英则和送亲来的几个小姐妹留在新房里,谈着女人间的悄悄话,分享着自己的小幸福。

            整个婚礼虽算不上隆重,但足够喜庆热闹。虽朴素简单,但比洋教堂里走出来的要实在,蕴藏着浓浓的中国几千年来的婚姻嫁娶文化。直到深夜,客人才相继散去。

          客人走后,周有清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新房里。张洪英还坐在床头等着,脸上露出几分娇羞。看到张洪英,周有清身上的疲惫立刻烟消云散,他走过来在张洪英的身边坐下,伸手握住张洪英的手说:

            “洪英,谢谢你嫁给我当婆娘”。

            “有清,别这么说,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要坦诚相待,互相依靠,不要见外……”张洪英诚恳地说。

            “我记住了洪英,天太晚了我们睡觉吧!”周有清说着就要把张洪英往床上拽。

          张洪英羞红了脸,说道:“有清,你等会儿动作轻一点,我害怕……”

          “怕什么?良辰美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人人都要经历的……”周有清说伸手着就要去解张洪英的衣服扣子。

            “真没羞!瞧你那么猴急!先去关了灯。”张洪英羞羞答答的说道。

            电灯关了,但一对红烛依然长明。在新婚木床上,在闪耀的烛光里。一对新人翻云覆雨,覆雨翻云,正在完成着传宗接代的伟大使命,正在进行制造生命的光荣工作。夫妻生活这件事,向来都不用人教,全靠无师自通,自学成才,骨子里就长着细胞,这也是生命世界得以繁衍生息,代代相传的根本原因。很快,周有清和张洪英就在吆喝与呻吟里体验着夫妻生活的快感,在灵与肉的碰撞中享受着新婚的快乐……

          蜡烛然尽了,天也亮了。周有清睁开朦胧的睡眼,哈欠连天。都说新婚一夜值千金,他却感觉和打战一样累。他转过头去看看张洪英,张洪英睡得很熟,白皙的脸上泛着红晕……

          至此,张洪英和周有清成了实实在在的夫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冰封小说《老来子》第八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jm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