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向右》上卷28:听戏

作者: 凭栏仙后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23:22 被阅读45次

原创/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即墨柳腔剧团是个老文化单位,八零年以前风光无限好,演出常年爆满,走到哪里都是大爷,要讲待遇,讲条件,挑挑拣拣。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兴起下海潮,它遭受了一波冲击。剧团工资低,入不敷出,当家的台柱子改行,跳槽,下海。跑龙套的,看势头不好,更是纷纷玩跑得快,很多拿上剧团一点津贴,自谋出路去了。

后来电视机录音机越来越普及,柳腔剧团演出机会越加少得可怜,这波冲击旷日持久,没有回头的架势。人们不再热衷于听呕哑嘲哳难为听的即墨柳腔,大街小巷响着录音机里传出来的流行歌曲,家家户户电视机播着邓丽君的靡靡之音。

剧团光景越发惨淡,职工锐减,原来占据独栋四层楼,后来把靠街的一层楼改建后全部出租,租金勉强可以填补一下剧团缺空。

剧团退据上面三层楼,还仍然有许多空置房间,文化馆一些部门索性借来当了办公室。柳腔剧团领地一再退缩,剩下两层半楼,严重缩水。

为了挽救这种江河日下的颓势,剧团做出了重大选择,要转型。勉强东挪西借,腾出一笔资金,购置一批西洋乐器,想组建一支西洋乐队,鼓励想改行的演员改唱流行歌曲。电钢琴就是这时候购进来的一件西洋乐器。

但是没出三年,转型宣告失败,一是戏曲演员们对流行歌曲是门外汉,西洋乐队不是随便可以玩得转的,勉强改了行也无法立刻打开市场。二是剧团整体不景气是大势所趋,非即墨柳腔剧团一家,全国各地都是这样,连京剧也不例外。电视机,录音机,铺天盖地,很少有人会像过去那样专门去看戏。即使转了型,戏曲仍是主打产品,流行音乐演奏还是配角。专门听乐队演奏流行乐的时髦做派,九十年代初在即墨这种县级市还远远不成气候。

钱花了,打了水漂 ,没得到应有的效果,剧团改革失败。这批西洋乐器从此被搁置起来。

徐朝歌和乔力沿着黑暗陈旧的水泥楼梯,一路上去,寻找三楼王团办公室。

穿过长长的走廊,能看见练功房大多空着,只有几间练功房有演员在练腿脚,塑身手,咿咿呀呀吊嗓子。

有一间练功房在唱柳腔戏 《赵美蓉观灯》。

扮演赵美蓉的花旦在有声有色唱花灯节上各种各样花灯:“ 鳞刀鱼,赛银叶,旁边走的蟹子灯,扭扭嘴的海螺灯,一张一合的蛤蜊灯,蹦蹦哒哒的蛙子灯,龟呱龟呱的蛤蟆灯……”

这女演员唱得尽兴,又动情。不由吸引了徐朝歌和乔力,站在外面聆听起来。

乔力不喜欢柳腔,嫌弃唱腔哭咧咧的,不好听,小时候吃粗玉米面饼子剌嗓子,觉得柳腔跟粗玉米面饼子似的,是粗咧咧的剌耳朵。

不过这个演员唱的这个戏段,他听懂了,她从百兽灯到民间传说灯,从海产灯、庄稼灯、蔬菜灯到百鸟灯、二十四节气灯、昆虫灯,还有八仙过海灯、梁山好汉灯,都囊括在了戏文中,语言既活泼又好懂,凄婉动人,听起来兴味盎然,十几分钟的戏听下来,丝毫不觉枯燥和重复。

这个女演员没有着妆,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岁。

徐朝歌听完这一段,跟乔力互相交换了一个既佩服又惋惜的眼神。柳腔戏有这么优秀的曲目,处于这么萧条的景况倒真是可惜了。

两人上下楼走了个遍,找到了团长办公室。

王团看到徐乔二人敲门进来,询问清楚来访的目的,对徐朝歌非常客气,沉吟一下,露出为难情绪,“这架电钢还非常新,几乎没有怎么用过,按说真不应该借的。”

徐朝歌反应很快,听出他是在拉弓,笑道,“王团,我们是想租你们的,不是白用。租费你定个标准,有损坏我们负责赔偿。”

乔力心想,这种电乐器淘汰很快,放时间长了很快就贬值,有送上门来找补损失的好机会,还在拽,拽个球啊!

他把自己一直拎着的酒和茶递过去,“王团,这点东西不成敬意,请笑纳!”

王团朝乔力漫不经心瞟了一眼,没搭理他。乔力两手举着东西,缩回来不是,一直举着更不是。他干脆走过去,把东西放到王团座椅后的空地上。

王团眼皮都没抬,乔力明白他是收下了。

徐朝歌跟他一番讨价还价,终于商定了租金,一天三十块钱。跟着剧团后勤处一个老头去库房取琴,走廊上整面墙都是镜子,乔力漫不经心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再看看徐朝歌,终于明白王团对他和对徐朝歌态度不一样的原因了。

“狗眼看人低!”乔力心里有气。徐朝歌穿得西装革履,大模大样,自己穿着三十块钱的夹克衫,二十块钱一条的裤子,四十块钱一双的运动鞋,浑身上下的行头不值一百块钱,像个地地道道的民工。也难怪人家对他另眼相看。

两人从乐器库房里找到这个家伙,发现上面蒙着的琴套灰尘都厚厚一层了。

“就这个样子,还拿巴人不借,活该他们剧团没饭吃!”乔力小声嘟囔。

徐朝歌微笑,“这是人之常情,谁不想能捞的时候,多捞一点回来!”

拉回电钢,上手一试,徐朝歌和乔力都觉得电钢手感、音色差一截。排练的时候,还是用钢琴伴奏。不过乔力得抽空用电钢练练手,以免正式比赛真用电钢,不称手。乔力不太愿意,担心电钢会把他的手法练坏了。徐朝歌也为他担心这一点,可又没有别的办法。

排练到第五天,乔力端详出一个新问题。三十八人的大合唱,分男声部和女声部,小学男生都还没有变声,硬分男女声部,听上去男女声音差别不大。徐朝歌这些天一直为这一点伤脑筋,老埋怨男声部声音不沉实。被乔力一点,徐朝歌恍然大悟,马上重新排队型,打乱男女声部,分成高低音部。下午一练,效果凸显出来,人人都松了一口气。下午排练结束,徐朝歌高兴,请所有排练的老师去稻穗特色餐厅撮一顿。

相关文章

  • 《向左向右》上卷28:听戏

    原创/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即墨柳腔剧团是个老文化单位,八零年以前风光无限好,演出常年爆满,走到哪里都是大爷,要讲待遇...

  • 《向左向右》上卷18:新章

    原创/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李昆山跟汤小蜜约会回来,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即墨要撤县划市了。乔力正趴在床上,咬笔头。去田横...

  • 《向左向右》上卷16:跟踪

    原/那年夏天的流星雨创 车门旁站着的两个,声音不高不低的讨论起卖蛏子。靠海的人对蛏子都很熟悉。田横濒临黄海,田横一...

  • 《向左向右》上卷14:恶念

    原创/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真是个怪人,大概以为进的是盘丝洞,被妖精缠上了,吓得不敢多停留一会儿。 林晓敏从外面回来,...

  • 《向左向右》上卷15:乘车

    原创/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看见他站在桥上,林晓敏从自行车上跳下来,“某些人不是走了吗,干嘛站在这里?” “因为对面楼...

  • 《向左向右》上卷17:缘分

    原创/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码头上散着很多人,走着,站着,蹲着,在礁石上坐着,不时对海上张望。男人们抽烟,女人们聊天,...

  • 《向左向右》上卷06:陪练

    原创/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你是在看我的牙齿吗?” 老戴听到于蓝问了一句。她视线既没看老戴,也没看乔力,是看着奔腾不...

  • 《向左向右》上卷05:争吵

    原创/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乔岩伸手拍打他脸颊,他从熟睡中醒过来。太阳斜射在窗户上,让他睁不开眼睛。 父亲哮喘犯了,三...

  • 《向左向右》上卷11:花样

    原创/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原来乔力迟到是有原因的。吃完晚饭,从餐厅出来,秦老头碰见他,说正打算去找他。乔力跟着他去了...

  • 《向左向右》上卷12:聚餐

    原创/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去曾石南小学实习的有六个人。林晓敏也在这六个人里。她和乔力是音乐班的,普通班的有男生刘晨,...

网友评论

  • 三湖之春:现状的确如此,大部分靠国家拨款
    凭栏仙后:@三湖之春 国粹地方戏都是这样。
  • 近忆华:中西乐曲的确差别很大,确实很难一下转型
    凭栏仙后:@近忆华 是的,遭遇瓶颈了!
  • 妖怪来也: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
    凭栏仙后:@妖怪来也 这也为下文做铺垫的
  • 繁花朵朵开:一句戏文都不懂,唉,孤陋寡闻啊😂😂😂
    凭栏仙后:@繁花朵朵开 这算什么孤陋寡闻,地方戏我都有很多不知道的。:smile:
  • 臆无说:想见识下即墨柳腔,虽然听不懂(=_=)。不过,要是隔着河水,隔着月色,来上一段,想必是很带感的✊🌷
    臆无说:@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这才夜深沉啊!😋
    凭栏仙后:@李寻欢怼李逍遥 哎呦,这个即墨柳腔隔着月色,隔着河水,听起来也是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的味道。
  • 疯哥哥l:干嘛呢?在偷懒吗?:angry::angry::angry:
    疯哥哥l:@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哼哼
    凭栏仙后:@疯哥哥l 完了,怎么到处都有你围追堵截啊!😰
  • 疯哥哥l:好几天没更新了哦
    凭栏仙后:@疯哥哥l 我就偷了两天懒啊
    疯哥哥l:@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你以为呢
    赶紧滴
    凭栏仙后:@疯哥哥l 哇,又来催啦!黄世仁啊!😭
  • 林子奇:支持!
  • 华笙宴:棒!
    凭栏仙后:@华笙宴 🌺🌺🌺
    凭栏仙后:@华笙宴 😀😀🍵🍵
  • 疯哥哥l:电钢是不是就是电子琴
    疯哥哥l:@那年夏天的流星雨 哦!要为下一次出彩铺垫了
    凭栏仙后:@疯哥哥l 不是,电子琴和电钢琴是两种乐器。区别很大!

本文标题:《向左向右》上卷28:听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ik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