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存在。
聚会时,人人低头,手指飞快的在手机屏幕上跳跃,沟通俨然从现实转向虚拟。
很多话,网上聊的火热,现实中却略显尴尬,有时候直接简化为点赞。
去餐厅吃饭,一定会问店主,有没有wifi,密码多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这wifi,远了就断了。
爷爷奶奶家在乡下,别说wifi了,连网络信号都很差,每次回家,都几乎处于失联的状态。
没网的日子,简直不可以想象,农村的生活又甚是枯燥,因此,很是不愿意回奶奶家。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不情愿的跟着爸妈回老家呆几天。
但就是这样,每次都会提前在手机上下载一堆的视频,各种游戏的APP,生怕在老家无聊。
大多数时间都在抱着手机玩,和爷爷奶奶的关系也是越来越疏远。
昨天,看到这篇微博时“泪奔!放假到爷爷奶奶家玩好吗,我装了wifi”心里猛地刺痛了一下,酸酸的。
是呀,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陪陪他们,好好和他们聊聊了。

记忆如同洪水,席卷而来。小时候,去爷爷奶奶家,奶奶总是会找出来一大堆好吃的,还偷偷的把我拉进屋“这都是你喜欢吃的,你别吱声,吃完再出去。”
小时候,喜欢吃桂花糕。奶奶每次都会在花开时节,摘些桂花,晒干做给我吃,直到今天,还是很喜欢,只是再也吃不到了。
考上大学那会,奶奶已经80多岁了,临走时,去看奶奶,奶奶颤巍巍的拿出一个用手帕层层包裹的布包,掏出一万多块钱,说,这个你收着,拿着花,一个人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
这些钱基本上都是奶奶自己做廉价的手工活,一块一块积攒起来的。我执意不收,奶奶固执的握着我的手。她的手布满深厚的褶皱,粗糙而又艰涩。摸上去,满满的都是时光的厚重感。
奶奶说着让我不要委屈自己,该吃吃,该喝喝,可是陪伴他们的分明只是桌上那碟干枯的咸菜。
时隔两年,现在的自己只顾玩手机,却忽略了太多。过年的时候,还因为老家信号不好,拒绝了和爸妈一起回老家的要求,仅仅只是因为老家网络信号不好!
现在想起来,甚是惭愧,之余便是心酸。是呀,爷爷奶奶80多了,一年回家见他们两面,在他们的有生之年,也不过只能再见面十几次而已。
你又有多久沉迷于手机,而没有和爷爷奶奶打过长长的电话,聊聊天。有多久没有回家陪陪他们,和他们一起晒晒太阳。
在他们的有生之年里,还有多少个十年能让你再错过,回家看看吧,无论有没有wifi 。
网友评论
对不起
从小和爷爷奶奶长大,他们溺爱我,要什么给什么。
慢慢长大以后,对待他们,没有耐心,脾气变得暴躁起来。甚至开始觉得他们的小心翼翼溺爱的样子难看。不交流不说话,埋头到手机里。
现在上大学了,很少能见面。难得会回去吃饭。陪着一起看看电视,他们都笑着不行。
隔代人的爱,好像更难被理解。被时代隔断,我们不懂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赶不上时代的快速发展。交流起来,有的时候,会没有共同话题。于是,他们从其他方面溺爱我们。在奶奶家,你总是吃很多,穿的暖。他们爱你爱的更生活。这种日常琐屑的爱,更容易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厌烦。
趁着现在,有时间,多陪陪他们。奶奶我好想你。
因为我突然想到我奶奶了
可是我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她。
老实说这句话我非常赞同:农村的生活又甚是枯燥。我小时候在县城长大对于农村小时候的还有些玩乐,大了以后就不愿意回去了,不是因为不孝顺老人,而是回去以后实在无事可做,整个村里没有几个认得的人,都是陌生的面孔。过年那点事在我看来也越来越变成应付。但即便如此我一个人也要开车回去,只是为了看看老人。
很赞同你说的,因为不是在老家长大,回家时老家的人,都认识不了多少,除了年长一些的,都是陌生的面孔,也不知道说什么,的确有点尴尬。
不过,觉得你经常开车回家看看老人真的挺好的。以后,我也会多回家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