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力沉默不是弱心理
那是别人的经验,不是你的

那是别人的经验,不是你的

作者: 一月的neko | 来源:发表于2015-03-06 17:06 被阅读1097次

好吧,我是来唱反调的。

之所以要来唱这个反调,的确是因为这几天被简书上的某些热门文章恶心到了。这话说得有点重,其实我也不过是10天前才来到简书的一只菜鸟,没有人介绍,只是自己在逛知乎时的发现,过来看看,就喜欢上了在这里码字的感觉。

“很高兴地告知您,您的文章《XXX》被XXX喜欢了,我们相信好的作品总是不会被埋没。”

“我们尊重每一个用心写作的作者,真诚希望这样的鼓励能让您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收到这样的邮件时,心里暖暖的,有一种终于回家了的感觉。

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简书真的秒了其他相似产品几条街。但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这里却让我有些失望。这么说吧,朋友圈充斥着代购和谣言,微博全部是转发抽奖和猫猫狗狗,网易新闻的评论看多了,觉得自己三俗得不行不行的。但上帝保佑,我还可以去Quora和知乎逛逛,现在又多了简书让我可以随意写写东西,而且这里还有很多和我一样只是想用心写作的人,棒棒哒。

每天都会来刷一刷简书的热门文章,第一天,我看见了一些书单。我想,嗯,挺不错的,跟豆瓣的豆列有点像,但看起来更舒服。第二天,我又看见了一些书单和其他经验帖,我很欣慰,嗯,这里的同类真是多,大家都是书虫和生活的有心人。第三天,第四天……我渐渐发现势头不太对劲——为啥有这么多所谓的“干货”,而且很多看起来还都不像是原创的?特别是那些标题特别励志特别燃的经验帖,总占据着首页的热门,而那些机智的小故事和真实的心情却难觅其踪?

其实我说的这些,很多朋友也都感觉到了,这两天也陆续看到一些吐槽的文章——值得欣慰的是,简书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至少是宽容的,这些异见者的文章同样可以在首页被看见——给它一点时间,简书一定可以变得更好。

吐槽简书的部分就到这里,下面来说说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其实标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是我对自己的告诫,也是对各位的善意提醒。有没有发现,那些书单、经验和励志帖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你很想去点开看一看?

有没有发现,当你看完了之后,会有那么一瞬或一段时间,你觉得深受鼓舞,浑身都是力量,恨不得马上花90天去成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恨不得每周读四本书,直到自己也能列出一个很有逼格的书单?

有没有发现,这些经验帖总给你一种错觉,好像看完了这些东西,你就有所领悟了,有所成长了,收获颇丰了,至于要不要去照做,能不能照做,还是等等再想吧……

然后你又有没有发现,点完赞关闭帖子后,就没有然后了……

你还是你,你既不能每天都去健身,也无法保持恐怖的阅读量,更别提戒掉你的拖延症。下一次,当你看见这些经验帖,你又抑制不住自己的点开它,给自己再来一管鸡血……

不要觉得我在传播负能量,因为真相就是如此,我自己也曾经是极大的受害者,直到我终于认清这个事实。别人的书单再牛逼,那也是别人看的,那些书你没有读过,也未必适合你读。别人的经历再励志,那也是别人的,你没有体验过,也未必能被你复制。

更何况,有好多正能量经验帖只是被人从其他地方转过来骗赞的,你看到的都未必是一手经验。更何况,这些打着干货旗号的东西,其实根本就是水货……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他人的经验,亦然。退一万步讲,如果你真的想改变自己,想培养良好的习惯,就让你的决心成为最大的驱动力,而不是别人的经验。

当然,我的这个论断,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经验——这在哲学上是个悖论,非要抬杠那就真的没完没了了。我只能说,各位看看就好,也欢迎你吐槽我的吐槽。

相关文章

  • 那是别人的经验,不是你的

    好吧,我是来唱反调的。 之所以要来唱这个反调,的确是因为这几天被简书上的某些热门文章恶心到了。这话说得有点重,其实...

  • 那是别人的光芒,不是你的人生

    文/十二 记得高中的时候我喜欢听企鹅FM电台,听主播讲一些很励志的故事,然后会莫名的感慨许多。也喜欢看那些看起来很...

  • 别人说的那是别人的感受,并不是你的……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比如我们要去做一些事之前,身边会有很多声音她们会以过来者的身份对我们说,你要做的这件事我以前也做...

  • 经验

    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

  • 尊重——

    切记;别人对你的尊严 那不是因为你多么的优秀 那是因为 别人的谦虚与大度 尊重—— 那是做人的常识 那不是下级对上...

  • 那是别人“奇特的一生”,不是你的!

    如果你在荔枝FM、喜马拉雅FM上听《冬吴相对论》或者《罗辑思维》,你一定听说过这个本书,如果你学习时间管理,看李笑...

  • 关于些…什么

    1.关于自己 我们都在被经验指引着去生活,有的时候不是“你”骗了我,而是,别人按照世间常理说,TA那是在骗你。我这...

  • 不要执着这个身体"我"

    当别人赞美你 不要放在心上 因为那是假的 当别人诽谤你 不要放在心上 因为那是假的 因为这个身体不是"我" 我不是...

  • 2020-10-30

    2020.10.30 别人说孩子,孩子很生气,别人那么说你你就是那样吗?你觉得不是为什么那么生气,那是别人的看法,...

  • 那是别人的故事

    “那些回忆里的时光 再想念 那些朝朝幕幕 彼此纠缠的日子 再美丽 也无法倒带了 那时那分 你还是你 那秒那刻 我也...

网友评论

  • 岱黛:对的,当初我也是非常愤怒地写了一篇《干货够了没?(对干货爱好者的警告)》http://www.jianshu.com/p/6298c5f5fff3 非常希望在简书上看到优秀的小说、诗歌、散文……而不是整天被这些看似有用的“干货”刷屏。“干货文”越受欢迎,就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越浮躁。
  • 239de55be040:你吐了一个好槽 心有戚戚
  • 2f9c80d9cb14:更多的感悟我觉得来自于自己,别人的推荐只能参考
  • 384bf65ac095:很真实的感受
  • 一月的neko:@RoxiSu 嗯,我反对的其实不是经验本身,而是那种自欺欺人的态度。
  • bc94efe756e6:我觉得 若视这为 一种过程也蠻好的,从前毫无体会的人或许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向、熱力所在,只是所费时间有长有短,收获有多有少,体悟有深有浅。如许多艺术创作或生活模式也是从参照 良莠不齐 他人经验中再提炼出自己的步调至发展自己的风格。
  • Sandy的小屋:当初也被那一封邮件感动得不行呀~

本文标题:那是别人的经验,不是你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xv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