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页看到一篇文章《父母吵架会把你变成什么样》,以下是我在原文下方的评论:
初高中的时候,我父母每周一吵,都在周末(我只有周末在家)。过去二十几年来,每个春节都吵,去年是个例外。不是一般的吵,《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电视剧相信你看过,状况和那个差不多。
一开始,是他找我妈,后来开始找我们姐妹。有一年春节,我们三姐妹被他用刀威胁着赶出了家门。所以,我们姐妹都不喜欢过年,我平时会打电话,过年一定不打。
有一次我不在家过年,他甚至威胁我妹妹、我妈不许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作为比你虚大几岁的人,唯一可以和你说的是,在选择自己家庭的时候,不要重蹈覆辙,避开某一类人。
父母吵架会把你变成什么样最终取决于你自己。Good luck!
以下是正文:
小时候,我们很少反抗,有很多难以想象的场景都在我家发生过。后来稍微大一点点了,开始反抗,但是反抗无效,他只会加倍暴力。
他状态好的时候,我试图和他讲道理,但是没有用。酒喝多了、心情不好,他就会失控。后来Lijun读了心理学,从他的童年经历去分析很多事情,我们渐渐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当你没有能力去反抗去改变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长大、静静变得强大、保护好自己,告诉自己状况不会永远这么糟糕。听起来很心灵鸡汤是不是?
我上了大学之后,经济就部分独立了。然后等着毕业,经济完全独立。等我毕业之后,我们全家就都不依赖他了。完完全全经济上不依赖他。
现如今,他没有资格发飙,因为我们三姐妹加上我妈都不靠他,没什么他可以指责的。但是,你信么?他还是会找茬。现在他唯一需要照顾的就是他自己,而且他事实上还没能把自己照顾好,最后还得依赖我们。
说到父母吵架对我们的影响,最大的一个影响是,我们都学会了远离有暴力倾向、脾气暴躁的人。我对脾气暴躁的人非常敏感,我身边的好朋友都是脾气特别好的,无论男女。对Lijun的影响是,她去学了临床心理学,五年。我们从懂事开始,一直就在寻找答案,印象最深的是毕淑敏的一篇文章,讲到我们的文化都在说父母怎么好,却忽视了那些被家庭伤害的孩子。对Yajun最大的影响是,她比较内向,一看就不是那种健康家庭长大的活泼孩子。
父母吵架在别的家庭是怎样我不知道,但是在我们家,吵了就是吵了,打了就是打了,事后不会有坐下来沟通的环节,也没有道歉。大家就这么过下去,除了忍耐还是忍耐。
所以一开始,我很极端,觉得在爱情中,两个人不能吵架,一吵架就得分手。我把吵架这个事情定义得非常狭窄,就是闹小矛盾在我看来都不行。这应该也是家庭对我的影响。和男友第一次闹矛盾的时候,我们压根就没有吵架,我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分手算了。后来这个想法也慢慢改变了,遇到矛盾,好好沟通,解决矛盾就是了,不能解决的,就是大家各退一步,妥协一下。重要的是好好沟通,彼此都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而事实上,过了那个磨合期,两人之间有了信任,矛盾就少了。
无论家庭环境如何,为人处世,人际交往,恋爱婚姻,这些东西都是要不断学习的。如果以静态的观点来看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那就永远不会进步了。以动态的观点来看,你会长大,你会变得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原生家庭是你没法选择的,未来你自己的家庭你可以选择。
网友评论
自己过好了 一颗善解人意的心 让身边的人过好起来 一切顺其自然都变得美好
如果自己过不好 也没能力过好 加上 父母劳累一生没有终点 过不好 没好日子过 这日子就没发过了 长期活在争吵中 矛盾放大 最后支离破碎 一盘沙
强忍着 努力吧少年 跑起来 让自己强大 灼烧自己 温暖一家人 幸福一家人
有尊敬的人的确会有一些作用,但是本质还是个人愿意去改变,有能力去改变自己。以前有个很尊敬的爷爷,也会在闲时和他沟通,后来这个爷爷也死心了,知道说也没用,什么都改变不了。
其实不仅仅是“对门的吵架”,在我们这里,吵架的夫妻多了去了。有一对老大夫夫妻,甚至吵了一辈子,70多岁还在吵。
而父母有时候会说这些吵架的事情当个乐子。今天谁谁吵架了,明天谁谁吵架了。
看的多了,他们会总结吵架的原因,虽然有时,最终谁和说服不了谁。冷战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正好因为评论而说到尊敬。回头我会写一个有关尊敬的文章。人的脾气是否能抑制,有时候,认识一个或者多个尊敬的人,会对人的思考有很大帮助。
而我,看到过比父母吵架更严重的吵架:对门的吵架。对我来说,还是挺受益的。呵呵。
你说的对,父母的影响,只是一个人的起点。而一个人会选择什么方向,用怎样的方法和方式走自己的人生,多半还是靠自己的人生境遇和自我调节。
其实,就在刚不久,纽约州的一个公司的总裁,被他自己的儿子,一个19岁孩子,枪杀了。原因据说就是因为父亲对母亲和孩子的(多年的)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