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惠书屋论语读书
《论语》讲堂留影194

《论语》讲堂留影194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4-04-23 05:27 被阅读0次

2024-4-22 一百九十四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8.7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语音整理
《泰伯篇》从第3章到第7章都是曾子的言论。从这几章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君子进行修身养德的大致的过程:先是谨小慎微的保全意识,到如沐春风的修养风度,再到谦虚谨慎的学习能力、强大的忠诚与信任度,和博大刚强的意志力。我们从中大致可以看出一个君子成长的基本历程,以及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伟大人格的形成是需要长期的修养和锻炼的。所以曾子的这段话,对后世人才的成长影响很大,其中“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更是成为成语,为大家经常引用。
我们回到文本上来看。“士不可以不弘毅”。春秋时代的“士”就是指文士,也就是读书人。它与“儒”的含义基本是一样的。但是这个“士”还不是“仕”。读书人读到一定程度,“学而优则仕”,学成以后才会入仕做官。无论是“士”还是“儒”,其中的人员组成还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君子儒,也有小人儒。也有一些志士仁人,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无耻小人。我们认为,曾子在这里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不是对普通的读书人来说的,而是对那些胸怀天下为实现“仁”这样的远大理想而努力的“志士仁人”提出的要求。
类似的话,孔子也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所提到的志士仁人,与曾子在这里边提到的“士”应该指的是同一群人,同一个概念。
什么叫“弘毅”?有一种说法,“弘”是个错字,应该是“强”。在古文中,“弘”和“强”的字形是相近的,有可能写错。但是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不够合理,因为“强毅”这种说法很少用。“弘”代表着宏大广博,“毅”就是强而持久。“士不可以不弘毅”,就是作为志士仁人,意志要足够坚强,同时还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也就是说既要胸怀天下,还要脚踏实地。
“任重而道远”,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正是因为任重,所以需要全力以赴,需要坚韧不拔,需要走的路程还很远,否则的话就会半途而废。
因为“任重”,所以需要弘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够承担其重,才能够胜任其重;因为“道远”,所以需要刚强的意志力才能够坚持其愿。
随后曾子又对这个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乐乎?”
孔子的一生以“仁”为目标,不仅要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仁德之人,还要把天下变成一个仁德的天下。所以“仁以为己任”。对于志士仁人来说,心里想的是“仁”,肩上扛的是“仁”,他行动的目标也是“仁”,所以“任重”。
如此重大的使命,如此崇高的目标,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呢?“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个目标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需要许许多多的人经过几代的努力,才能够完成。难道这个道路不够远吗?
曾子的这段话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能不能像曾子一样,让自己具有使命感?既能够心怀天下,又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钱穆注解

弘毅:弘,弘大。毅,强毅。非弘大强毅之德,不足以担重任,行远道。

仁以为己任:仁,人道。仁以为己任,即以人道自任。

死而后已:一息尚存,此志不懈,而任务仍无完成之日,故曰死而后已。

李零注解〔摘〕

“弘毅”,“弘”,也可能是强字之误,杨伯峻引章太炎说,读为“强毅”。“强毅”即“刚毅”。《子路》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这段话是说,士不可以不坚强,任重而道远,任重是因为追求仁,这个任务很重;道远是因为要一辈子追求,到死方止,路很长。“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现在都是成语。

铎罡 书

相关文章

  • 《论语》讲堂留影62

    2023-10-10 六十二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

  • 学习《论语》(194)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

  • 欢迎关注《论语大讲堂》和《三笑集》

    《论语大讲堂》发表友友们关于《论语》的解读和学习笔记,各抒己见,一起学《论语》。 《三笑集》发表友友们关于儒、释、...

  • 子厚论语讲堂

    语文百群读书会讲座076期 主题:《论语·八佾第三》上 时间:3月29日周四20:00-21:00 主讲:子厚(博...

  • 20181203第194《论语乡党》

    乡党篇第十论语目录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10.2 朝,与下...

  • 每天读论语-193~194

    读论语-193 原文(8-6):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 《论语》194◇君子人也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本章出自:泰伯篇 【注释】 ①...

  • 读《论语》有感

    高中语文老师酷爱读《论语》,还曾多次赴北京听《论语》讲堂,即使在高三那样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还抽出几节课来给我们讲《...

  • 道德讲堂开课有感

    河南长垣 朱利民(2019.3.4) 昨天在众人的努力下,大张庄村《论语》一百公益读书会和道德讲堂成立。按...

  • 【新月《论语》小讲堂】为政篇1

    新月论语小讲堂 学而篇小结1至7 据上次洋洋洒洒一日万言,冒着灵感的小泡泡,写完《论语》学而篇小结,已经足足半个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19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bi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