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美文园地文艺家
北京人真多,我悠闲自在地去了地坛

北京人真多,我悠闲自在地去了地坛

作者: 尊敬的王二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00:11 被阅读443次
地坛公园的树藤

第一次遇见地坛是在史铁生的文字里。

地坛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阴晴晨昏以及窸窸窣窣的草木鸟虫和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都被史铁生参破了生死,变得熠熠生辉。

我走进地坛公园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皇袛室和方泽坛都落了锁,进不去,看不见,只好从门口的简介牌上略作了解。这倒也是很符合《我与地坛》中的情况,有几处锁着的殿堂史铁生也没进去过。

地坛在日暮时分依然冷清,很有许多年前史铁生描写的样子。我顺着古柏藤木掩映的小径游弋,果然还是会看到蚂蚁、瓢虫似有所悟转身离去,听见鸟儿扑棱棱飞起又去而复返。

等候了四百多年,无数个落日余晖里,每一个载满光辉的坎坷中,方泽坛告诉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大宝在一棵老柏树上发现了一个鸟窝,他便坐在树下的木条长凳上,说要看一会鸟。

我便带着二宝在不远的拐角处玩,小路边的树林里有一位老太太,她对着一棵树站着,双手在腹部摸索着,似乎是在给自己做按摩,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出悠长的一声,起初我以为是喜欢京剧的票友在吊嗓子,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今天巧遇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很好奇地在林边的长凳上坐下来,一边看二宝玩土,一边看人家吊嗓子。

没注意什么时候,一位老者推着一辆三轮的儿童车,带着一个小男孩出现在了我跟前。

二宝看到童车就凑上前去了,二宝也有一辆差不多样子的童车,两个孩子玩到了一起,老者便和我搭话:“现在养个孩子不容易呀!”

“是呀,花费太大。”

“你两个儿子?”

“是呀。”

“买两套房子就得两千万呀!”老者感叹。

这个从昌平搬到地坛附近的老者打开话匣子说,八百万一套七十平米的三十年高龄的旧楼房,这就是六个人(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为一个人的未来辛苦奋斗的目标,孩子才两岁,上幼儿园一个月八千,这才是普通人家的花费。

老者正说着,家人打来电话,他便急急地离开了。

“长安米贵,白居不易!”陌生人的几句搭讪表明,挣钱是一个迫不及待的事情。

我再回头看吊嗓子的人,这才发现她不是在吊嗓子,只是在做某种练习,显然是关于养生的,发出的声音也没有一点点乐感,纯粹就是一种排出体内浊气的声响,如同高压锅气阀的鸣叫。

再往前走,看到球场上一群老人,他们刚刚结束了一场门球比赛,正在相互夸赞对方,我看不懂,所以没搞清楚谁输谁赢,场边红色横幅上的字表明,这是两队海峡两岸的门球交流比赛,输赢的确是无所谓的,在我离开时我听到“呀,还不到六点,我们再打一局吧?”

“好呀,好呀,再向你们学习一局。”

我也见到一对散步的老夫妻,两个打羽毛球的人,几个游孩子的女人。

除此之外,地坛还是那个文字里的地坛。

回程,我先坐五号线,在终点站宋家庄换乘十号线,一站后换到四号线回马家堡,在十号线第一节车厢,能看到驾驶室地铁司机的操作,也能从正面看到地铁的行进,感觉像是在穿越时间隧道。

我似乎就是穿越了,回到了史铁生笔下的地坛。

方泽坛

相关文章

  • 北京人真多,我悠闲自在地去了地坛

    第一次遇见地坛是在史铁生的文字里。 地坛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阴晴晨昏以及窸窸窣窣的草木鸟虫和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

  • 北京人真多,地坛独寂寞

    第一次遇见地坛是在史铁生的文字里。 地坛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阴晴晨昏以及窸窸窣窣的草木鸟虫和行色匆匆的各色人等,...

  • 地坛的主人

    今天终于可以恢复中午地坛遛弯儿的习惯了。几天不见,地坛里的鸽子和小猫,还是那么地悠闲自在。果真不愧为地坛的主人们。...

  • 13/70-小力班103 地坛

    上面的照片相信北京人都认识,对,是地坛!来北京很多次了,去过天坛,那里有让我意想不到的美。可地坛,除了史铁生对它充...

  • 7月14日

    今天去了趟北京西站,进地铁买票就排了半小时的队,大北京人真多! 明天休息了,哈哈哈哈

  • 借调小记19 我与地坛

    看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对地坛留有莫名的念想。今天不想窝在家中,索性带上一杯茶、一本书和半个面包,去了地坛。 地坛离...

  • 命运•态度•地标

    《我与地坛》阅读笔记 一 我首先仔细地阅读了《我与地坛》的第一章,作者回顾自己与地坛的渊源...

  • 赶庙会

    李嘉伟 七六班 今天,我和妈妈去北京地坛庙会,赶庙会的人真多啊!你挤我,我挤你,像潮水一样推着我们向前走去...

  • 涅槃与重生 ——读《我与地坛》

    我常想,《我与地坛》就是我的“地坛”,九年前我无意地翻开了这本书,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无论中学、大学甚...

  • 过年

    老北京人过年具体怎么过?我在北京过了2个春节依然不很明白,初一早上很多人去雍和宫烧香,去地坛祈福,或者逛公园...

网友评论

  • 罕奇辣母:下次也去看看地坛公园,找找蚂蚁和鸟窝。
  • 村头愚农:跟着你的文字,我也算去过一次地坛,只不过你不是一个好的向导,浅尝辄止,两股痒痒,好久没有关外野游了。
  • 琴独栀酒:地坛。。。去北京我只去过天安门和长城。。
  • 彩缤:王老师好!😄
  • 年伢:信手来拈来皆是人生。
  • 刘笑东:王老师,好久没更文了,放假了也不能把笔放下啊:smile:
    尊敬的王二:@三脚猫学功夫 是呀😄,是呀
  • 邱士舰:欣赏佳作!👍🌺🌸
  • 深山女巫一:我没去过,争取有生之年去一趟。😂️😂️
    尊敬的王二:@深山女巫一 我也第一次来看天安门😀
  • 驿路花开:喜欢史铁生写的地坛,同样喜爱老师写的地坛,浓浓的生活气息!
  • 井底女蛙:哎呀,我那天也去了😂
  • 杜木土:很多年前我也去过,那时还不知道史铁生,只记住了天坛里很多两人都搂不过来的,见证了历史变迁的柏树
    尊敬的王二:@度拾 哈哈😄
  • 冯真理:没,又认真看了一遍。看着是在写地坛,其实写的是生活,看着是写生活,其实写的是随笔,看着是随笔,其实是,您的感叹
    尊敬的王二:@麻也 一点点感想
  • 冯真理:粗略的看,都能看出文笔功力的深厚
    尊敬的王二:@麻也 细看就发现问题了
  • 典典的蟹妈:很多年前去过地坛,去逛那里的书市,没有像你一样静心体会一下史铁生笔下的地坛,该补课了。
    尊敬的王二:@典典的蟹妈 人多,天热,不易居。
    典典的蟹妈:@尊敬的王二 北京欢迎你!😄
    尊敬的王二:@典典的蟹妈 第一次来北京,居然溜达到了地坛

本文标题:北京人真多,我悠闲自在地去了地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ah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