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一起写7年教育
管好情绪 不做吼叫父母

管好情绪 不做吼叫父母

作者: 黄承和昊宁的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7:03 被阅读332次

    前几天在一家快餐店,陪儿子吃中饭,恰好和一对母子坐在一桌。

    孩子大概5岁左右,身材微胖,拿着手机看动画片。母亲在一旁给他盛饭夹菜,一副打满鸡血的模样。起先还挺安静,但孩子的眼睛始终不离开手机

    这位母亲就像小马达开动一样:“儿子,好好吃饭,等会再看。”

    儿子说:“等我看完这一集。”

    母亲又说:“别看了,饭菜凉了。”

    儿子的小脸显出有些不耐烦:“哦”

    母亲提高音量:“快吃啊,快吃饭呀”

    儿子:(低头不语)......

    母亲吼了出来:“你还不吃饭,一天到晚就是看动画片,能当饭吃吗?你到底听进我说的话吗?......”

    儿子被妈妈的吼叫声吓着,赶紧吃一口饭,眼睛还是不想离开手机...

    妈妈看到孩子开始吃饭,笑了。

    显然对自己刚才的做法是满意的......

    我和周围的人都被这位母亲的高分贝音量震到了。

    我理解这位妈妈的苦衷:原本也不想发火,开始都是好好说的,一遍两遍三遍,孩子没有给到想要的回应,那只好发火。

    试想想:我们到底有没有做到好好说?

    我们到底用了什么方式说导致孩子不听呢?

    是不是像唐僧念经一样简单机械的重复着我们要求孩子做的事儿?

    这所谓的每一次的“好好说”其实火气都在叠加。

    直到当我们看到孩子没有预期中的反应,就采取简单粗暴大声吼的方式,情绪也紧接着大转变。

    所以这个“好好说”其实是个假象。

    我们没有耐心,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找到更有效的沟通方式,

    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说:当我们在行为层面和他人互动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到他。

    只有当我们看到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感受时,我们看见他了。

    有些父母会认为:吼骂是很管用的,孩子被镇住,会乖乖就范。

    还有人会说:我家孩子天生就是贱,吃硬不吃软,孩子就得打就得骂。

    行为的表现来看,孩子是顺从的,可是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心感受是什么,你知道吗?

    孩子真的心悦诚服吗?孩子害怕,赌气,无奈.....

    怕比他大好几倍的大人真的打他,也不想让大人生气。

    那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他会主动自发地做吗?估计还得依靠更大的吼声才有效。

    吼骂的方式可能在短时间内效果明显但

    在更长的时间里面,吼叫其实是无效的。

    我们问问自己:我们到底希望养育出怎样的孩子?

    如果你想养育出对你言听计从的孩子,那也许用这样权利式压制性管教是可行的。

    但是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20年以后依旧需要对我们的指令言听计从吗?

    提醒父母要小心用这种方式管教,孩子和我们的关系将会走向对立的位置。

    有不少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家长跟我反映:

    要么是孩子根本不与父母说话,要么就是都对着干!

    我明明就是对TA好,为TA好,但孩子就跟我反着干,太气人了。

    说不到三句话就要吵架,比我还凶了!孩子大了,不好管了......

    孩子天生是要跟父母本能是亲近的,而且孩子从小都知道自己做什么,父母和身边的人会更爱他。

    到底是我们做了什么让孩子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们

    孩子们都知道这么做,会被父母不接纳也不喜欢。

    想要更多地去了解孩子,就得去看看孩子跟父母的关系状况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孩子对父母从顺从走向对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分为四步

    一、情绪表达

    二、挑战行为

    三、报复行为

    四、关闭心门

    第一步 当孩子需求没有被满足,会用情绪表达

    比如说一直缠着大人,哭闹不止。

    孩子用这种方式来发出呼唤:爸爸妈妈,我需要你们的关注。

    许多时候父母们会认为孩子就特别闹,不省心。所以父母想到用更多严苛或者远离的方式想让孩子安静下来。

    第二步如果第一步哭闹没有用,孩子会用挑战行为来给我们发出警报。

    比如说饭不好好吃;作业不好好做;故意调皮捣蛋把家里东西弄坏或者把东西撕碎;或者跟别人打架;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考试故意考得差......

    这都是孩子用他的挑战行为来呼唤家长,对他更多的关注。

    第三步如果此时的家长对孩子是不闻不问或者用打骂吼叫的方式,只会把孩子推得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孩子挑战行为愈演愈烈,升级为报复行为。

    进入青春期孩子的生命力量在不断强大,有完全的自我自主意识的之后,想证明自己是个独立自主的人,跟父母反着干,对着干。

    如果在孩子六岁之前,我们没有跟他建立好关系,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报复性行为。

    第四步如果在青春期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于是孩子彻底把心关上。

    请各位父母,我们扪心自问一下,你跟孩子现在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近,还是慢慢走向疏远?如果是走向疏离的话,现在处于哪一步呢?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要看到孩子一切的挑战行为都是在他们需求没有被满足,没有被听见或者没有被看见,实际上是对我们父母的一种呼唤。

    既然父母吼叫会导致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断走向对立,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怎么说呢?

    先从“不发火开始”,父母在管理好情绪之后,自然生出智慧管教孩子。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曾经提到过的情绪管理四步法吗?

    第一步理性的调控 

    提醒自己已经是几十岁的成年人。用理智脑去管理我们的动物脑。在这个时候我们给自己更多的允许接纳,我们也给对方更多的允许。

    第二步表达情绪

    看见、接纳、一致性表达我们的情绪。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实则表达某种需求。

    当情绪来的时候,其实我们是跟自己走的最近的时候,是最真实的,

    第三步感受需求

    除了需要看见情绪表达情绪之外更深的一步是要去看到情绪背后自己的需求

    我们到底是向外索取,是要让孩子要让身边的人来配合我们呢?

    还是向内看。看的时候问自己。我到底要什么?

    第四步表达请求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需求,我们就可以去更好地去表达出来。

    比如,当父母下班回来,身心感到疲惫,孩子来找我们玩,我们可以很坦诚告诉孩子:“妈妈现在感觉很累?需要休息,妈妈需要你支持。”

    要相信,孩子绝对是可以来支持到父母做小帮手。我们是在给孩子赋能,赋予孩子能量和力量,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用的,当孩子可以支持到大人的时候,孩子是很愿意敞开。

    那我们是不是愿意去敞开自己,坦诚地告诉孩子我们的需求?

    类推到我们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有时候可能双方的话题聊得不愉快,那么我们可以真诚地表达:此刻觉得心里有点难受,我蛮需要你来关心我。

    当我们可以坦露内心最脆弱的部分,同时很真诚发出请求,而不是要求所谓的“请求”是给对方权利既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我们说出请求的时候,并不要带着控制。

    我们对自己提出的一个请求,我们自己就会百分百会答应并做做到吗?

    比如。我们邀请自己每天晚上在十点半之前睡觉,我们自己肯定都会做到吗?

    所以我对别人也不要有控制。

    表达请求,而不是发泄情绪:不是说我对你太失望了,你太糟糕了,我们都过不下去了...

    当下,可能有些父母对于探索自己的需求,是有困难的。

    我们从“知道”做“做到”,是一个过程,只有在通过不断的觉察反思:看一看,我们来情绪的时候,背后的需求那一个或者多个需求到底是什么?

    管理情绪,从陌生到熟悉,从被控制肆意发火到做它们的主人,这就是通过觉察并记录达到的。不断践行,终将成为温和智慧的父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好情绪 不做吼叫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fn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