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叫了几十年的“豆腐店”,其真正的名称叫“水作店”。
至于豆腐店为什么叫水作店?问了镇上的老人,只给了一句话:“豆腐水做,阎罗鬼做。”我顿时无语,就因为制作豆制品需要大量优质的水源吗?
上网查了半天,居然还是一无所得。不过网上也有文章说,将二十斤干黄豆加工成豆制品,称一个水作。据说能出四五十斤豆腐,名副其实是水做的。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通元镇上有且只有一家豆腐店。当然,它的官名是:水作豆制品合作商店,是1956年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六户水作店组成。
它的店面,在集镇岳庙老街中市西青龙桥东堍,合作商店最西面的二个门面。它的工场,在店北100米左右,西开门,临冯家桥港,通过一条河边小道与其店面沟通。
其建材,据说来自宁海寺。《通元镇志》第十编“社会”第三章“宗教”第一节“佛教”二、“宁海寺”载:“1963年底,拆除寺残屋5间,作修建茶店、水作商店材料。”
每天的早晨,豆腐店总是特别的热闹,顾客盈门。不过是因为在当年,整个镇就只有一家豆腐店,产量有限。而豆腐又价廉物美、营养丰富,需求旺盛。
所以,当年豆制品凭票供应。城镇居民每月有定额的豆腐票,村民没有豆腐票,却可以用黄豆来换,土话叫“调”。有人回忆说当时每斤黄豆可调八块豆腐,再加一角钱加工费。但不知这是什么时候的行情,我那时还小。
在我的记忆里,豆腐店出售的豆制品的种类并不多。只有豆腐、豆腐干、油豆腐、千张,当然还有副产品——豆腐渣、豆腐泔水。
至于这些豆制品是怎么做出来的,不外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凝固、成型等环节。
清人汪日桢《湖雅》中说:“豆浆点以石膏或盐卤成腐;未点者曰豆腐浆;点后布包成整块曰干豆腐;置方板上曰豆腐箱,固呼一整块曰一箱,稍嫩者曰水豆腐,尤嫩者……成软块,亦曰水豆腐,又曰盆豆腐;其最嫩者不能成块,曰豆腐花,也曰豆腐脑;下铺细布泼以腐浆,上又铺细布交之,施泼交压成片,曰千张,亦曰百叶;其浆面结衣揭起成片,曰豆腐衣;干腐切成小方块油炖,外起衣而中空,曰油豆腐,切三角,曰角豆腐。”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但当时通元的豆制品,应该是用石膏卤点的。记得少时走进豆腐工场,院内有一堆石膏。
那时,还没有盒装豆腐,豆腐是做在豆腐板上的。据说,当时的标准是十二斤黄豆做四板豆腐,平均每板用黄豆三斤。出售时,每板豆腐用豆腐刀划成二十四块,论块出售。
至今记得当年小葱拌豆腐的味道,这是再也没有遇到过的。后来即使选用了各类豆腐,添加了各种调料,始终无解。
豆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材。但是却不登大雅之堂,在重要节庆或喜庆的酒宴上是见不到豆腐的。因为豆腐一般都是白事标配的食物,甚至丧事的饮食也被称为“吃豆腐饭”。喜庆酒宴,把豆腐端上桌,难免有些不合时宜。或许,豆腐店不叫豆腐店,而叫水作店,这也有一部分原因。
网友评论